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京围剿“化学火锅底料” 港多款零食含致癌物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年12月16日04:19

  南京昨起围剿“化学火锅底料”

  本报报道引发多方关注,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将对火锅底料进行专项检查

  廉价火锅成“化学锅”

  本报昨日关于火锅底料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市民纷纷通过网络、电话等表达了对此事进展的关切。面对记者买到的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昨天省质监局食品处以及省质检院的相关专家亲自对这些产品进行会诊,与此同时,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将在全市范围内对火锅底料的生产、使用、添加等环节进行专项检查。

  网友揪心 火锅究竟还能不能吃?

  本报昨天关于火锅底料的报道见报当天就进入某网“热评榜”,截至昨天晚上8:00,共有5358名网友参与评论,留下言论591条。

  网友评论中,有不少人显得很是忧心,网友yisugu001表示,现在除了自己在家里所有原料自己搞,基本上不在外面吃类似的东西了。网友 “chouchoumao”留言说:都吃了这么十几年的火锅了,才发现火锅底料有问题,多郁闷啊。现在可以不吃火锅,那以前吃下去的可怎么办呢?网友waka则无奈地打趣说:十几年没出事?说明你有免疫力了。没事,继续吃啊!网友chtj2k“追悔莫及”:真后悔当初没学化学,这东西现在太有用。

  更多的网友则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监管到位。网友“主力洗盘”留言说:食品安全关乎人的健康,人的生命,职能部门为什么说不好监管呢?职能部门只要认真去监管,没有什么监管不了的。网友“沧海一粟”也表示,有什么不好管的?是处罚力度不够!发现一家就把主犯判刑,他 要赚钱吗?那就没收全部家产,搞他个倾家荡产,看他还敢来冒这个险!

  江苏省质监局 昨日组织专家现场查验

  面对记者前天在市场上买来的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昨天省质监局表现出了高度重视,该局食品处以及省质检院的相关专家,亲自对这些产品进行了现场查验。

  省质检院技术人员表示,这三种标称为山东的产品存在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其产品配料表中,只是简单标注了诸如食用提取物、色拉油以及丙二醇三种物质,而其具体提取物的名称和种类却没有提及,这是违反食品添加剂标识的有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在其中的产品包装中,竟然出现了两个标准文号,这种做法显然不规范,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正规产品都应该是按照一种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

  不过对于这三种产品是否含有违禁物质,质监部门的人士表示,这必须要通过检测来进行。针对媒体报道的事件,质监部门已与标称为该产品的生产厂家所在地的省质监部门进行联系,对这批可疑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核实,全力弄清该批产品实际原材料添加情况。同时,对凡涉及到我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涉嫌假冒伪劣的,坚决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涉及到外省生产企业的,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省质监部门,以切实保障全省食品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食用安全。

  南京市食药局 牵头开展全市统一行动

  “我们将会牵头相关执法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火锅添加剂市场进行检查。”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昨天主动致电本报表示,面对本报披露的火锅底料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非常重视,并已经与包括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相关部门也在当天,拿出了各自应对方案。例如,工商部门将会要求销售环节做好索票索证工作,对来源不明的,立即进行下架处理。而该市质监部门则将对当地生产火 锅底料的企业进行源头管理,卫生监督部门则会对餐饮企业产品的进货进行把关。

  该人士表示,针对火锅底料的专项行动,将会是一次各部门联动的大行动,并贯穿“两节”期间,也会在第一时间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布出 来,净化火锅底料市场,还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火锅消费健康环境。

  陈郁 薛玲

  相关新闻>>>

  港多款零食含致癌物

  省质检专家:食品外包装上要做风险提示

  本报讯  昨天有媒体曝出,香港消委会公布测试发现,香港市面多款香脆零食被验出含可致癌物“丙烯酰胺”。在昨天公布的信息中,香港消委会连同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测试了市面90个香脆零食样本,当中包括薯片、饼干和谷类早餐等。结果发现,这些样本普遍含可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其中“珍珍”烧烤味薯片的含量高达每公斤3000微克;“明辉”印尼虾片是唯一没被验出“丙烯酰胺”的样本。

  昨日下午在南京华侨路一家超市,记者翻看了多款香脆零食,均未发现成份中标有“丙烯酰胺”。记者昨天与省质检院的相关专家进行了联系,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其实业界对于“丙烯酰胺”的物质并不陌生,早在多年前对该物质争论就曾有过,和别的可能致癌化学添加剂不同,这种物质是自然形成的,含有淀粉的物质在遭遇到超高温的时候,就会产生“丙烯酰胺”物质。

  专家指出,很多国家对该类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提示,希望相关部门也可以采取类似举措,在面对部分不直接带来身体危害,但会潜在危害健康的产品,提前在外包装上进行风险提示,尊重消费者的健康知情权。(陈 郁)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