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俄罗斯频频亮相于国际舞台 向世界强国冲刺(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12月17日06:29
俄罗斯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
俄罗斯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

  有些人不会甘于平庸,有些国家不会甘于平淡。如今,美国经济衰退,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出现减弱势头;而主权债务缠身、内部矛盾此起彼伏的欧盟也颇有些自顾不暇。梅德韦杰夫和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则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开始向世界强国的地位冲刺。

  频频出手惹人注目

  近来亚太地区热闹非常,俄罗斯也不甘寂寞。这厢,梅德韦杰夫刚刚登上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那厢,俄罗斯反潜机又飞临美日史上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的上空,令参演双方被迫中断演习。俄罗斯这样“观摩”他人演习,并表示要复兴太平洋舰队,其目的很简单:不断提醒世人自己是一个亚洲大国。虽然暂时尚无人把俄罗斯视为亚洲的一支强大力量,但是俄罗斯媒体明确指出,在亚洲这个将成为21世纪主要政治舞台的地区,俄罗斯不应仅仅充当配角。

  举世瞩目的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中也闪现着俄罗斯的影子。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表示,因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温,俄罗斯远东地区部队已进入警戒状态。马卡罗夫称,俄罗斯军方将“继续监控”朝鲜半岛局势。在此背景下,朝韩打起了外交战:两国分别派遣高官访问俄罗斯,争取俄罗斯对己方的支持。俄外长拉夫罗夫还对到访的朝鲜外相朴义春称,朝鲜上月炮击韩国延坪岛应受谴责,但也指出,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加深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不过,专家指出,俄罗斯要重申自己在亚太问题上的重要发言权,但是朝鲜半岛的局势里,俄罗斯很难起主要作用。而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它是主角。在这个有关领土的问题上,俄罗斯有重大发言权。这是它非常重要的表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总统梅德韦杰夫登岛还不到一个半月,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12月13日又登上了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和泽捉岛。当晚,日本首相菅直人立刻做出回应,表示这样的举动令人非常遗憾。而且说,外务事务次官已经和俄罗斯驻日大使通了电话,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俄方表示,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领土的立场不会改变。

  此外,俄罗斯还用一个庞大的数字再次让世界注意到了它:总理普京日前宣布,俄罗斯在接下来10年将投资20万亿卢布(约合6460亿美元),用于购买武器和使军队现代化。据《联合早报》报道,在2011-2020年国家武器采购会议上,普京告诉多个政府部长和军队高官:“我们将拨出庞大的资金,用于重新武装军队计划,我甚至害怕宣布这个数字,20万亿卢布。”普京还表示,此采购计划是一个“庞大数字”,但也是“合理的”。

  俄外交逐渐强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未能找到当年苏联的辉煌。自普京上台后,俄罗斯逐渐苏醒。随着世界传统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及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这个疆域横跨欧亚、蕴藏巨大能源资源的国度,在外交上逐渐强势。

  “除了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需求外,亚太地区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也逐年加大。”美国战略预测公司专家蔡汉认为,俄罗斯国内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资源极大丰富,其中许多资源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使俄不依赖外界,又赋予莫斯科有效投放力量的能力。

  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第三次国情咨文,宣布俄罗斯经济已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成功复苏。2009年,俄罗斯GDP下滑7.9%,创下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跌幅。2010年,俄罗斯经济实现V型反转。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预测,2010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接近4%。

  2010年,经济底气十足的俄罗斯在外交方面也收获颇丰。

  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在这一年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年4月,俄美签署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重启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6月,两国首脑的一场轻松的“汉堡外交”向世界显示了俄美关系回暖。10月,俄政府官员宣布,俄罗斯已与美国完成入世谈判,美国表示将竭力帮助俄罗斯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在评论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时,俄新社的评论文章用了“最甜蜜的一年”。12月7日,俄罗斯与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俄罗斯-欧盟峰会上签署了有关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扫除了最后一个障碍。

  因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发生军事冲突而倒退的俄罗斯-北约关系也在今年得以“重启”。北约在今年11月的里斯本峰会上通过了用以规划今后10年发展的战略文件,明确写道“北约对俄罗斯不是威胁,希望北约和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对此,俄罗斯作出积极回应,同意研究与北约在建设反导系统上合作的可能性。此外,在阿富汗问题上,俄罗斯同意拓展北约途经俄境内的运输通道,加强培训阿富汗禁毒人员。

  重振雄风并不容易

  “熊”居欧亚大陆多年的俄罗斯要重振雄风自然无法一蹴而就。普京任总统的8年加上梅德韦杰夫任总统的两年已经让这头“熊”逐渐强壮,不过,要想做到叱咤风云,真的不容易。

  据《俄罗斯之声》电台报道,12月12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总理普京下台,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这是今年爆发的针对普京的第三次大规模游行示威。报道称,集会地点距克里姆林宫只有一墙之隔,游行示威的有5000多人。警方镇压激怒了游行的人们,双方发生冲突,导致34人受伤。另外,南部城市罗斯托夫还有1000多名学生举行无声游行,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被抬至沸点。

  游行表达的是民众情绪,情绪背后则是俄罗斯国内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后院并不宁静的俄罗斯要想在世界上发挥大国影响力还面临着国际社会的种种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尽管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合作有所加强,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双方长期互不信任,俄与西方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俄罗斯一方面积极与西方接触,一方面仍保持高度谨慎。双方在战略上以及现实利益上的博弈还将长期持续下去。专家对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防务谈判持悲观态度。一个关键原因是俄欧之间还没有形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实体,双方的信任感也就无法建立。另外,俄美今年4月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在美国参议院搁浅,目前仅获得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批准。美国共和党一直批评奥巴马政府在此问题上急于求成,称新条约的谈判未充分考虑美国利益。中选后美国的“跛脚鸭”国会让条约的通过更加困难。条约如不能获得批准,“重启”的俄美关系必将受挫。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版图有了一次重新组合的机会。“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将如何在群雄争霸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