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瞭望》文章:凝聚“十二五”发展力量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0年12月18日15:20

  对各级党政干部来说,关键是要讲清楚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要点和怎样具体落实;对广大群众来讲,关键是要说明白未来五年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切实的变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袁元

  实习生潘佳

  从12月16日开始,围绕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主题,中央党校将以专题形式集中授课。作为授课人之一的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教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听课学员多为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省部级、地厅级干部。这样的关于政策的深度讲授一共安排了20多讲。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不仅是中央党校,各地面向基层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也已陆续展开。

  而此前,从11月底到12月初的十多天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已奔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开展宣讲。宣讲团成员在各地共作了33场宣讲报告。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听众达5万多人,通过分会场收听收看宣讲的听众达100多万人。

  “中央高度重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特别是围绕未来的五年规划,采用宣讲团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宣讲,尚属首次。”中央党校教授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教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剩10年时间、两个五年规划期,“十二五”时期恰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宣讲旨在取得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群众的理解和认同,凝聚发展共识”。

  韩保江认为,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在2011年的经济工作实际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在确保明年的经济平衡、稳定增长的同时,使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实质性的突破。”他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五中全会精神,对2011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系统安排。同时宣传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于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有效途径

  “五中全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宣传全会精神,既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五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理解掌握其丰富内容,又可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中央党校资深党建专家叶笃初教授说,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和宣讲活动,是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的有效途径。

  对于此次宣讲活动,党中央高度重视。11月30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并讲话。而在中央宣讲团的成员名单中,亦囊括了来自中央党校、社科院、中央政研室、国务院政研室、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中宣部、央行等十多位中央主要智库、重要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及研究者,他们理论造诣高、实践经验足,且大多处于重要的决策岗位,直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焦点。

  受访权威专家认为,“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另一方面,“十一五”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继续发生着新的变化。此时,以宣讲形式深入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作出的各项部署,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说明白、讲透彻,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潮流,更符合党心民心。

  叶笃初分析,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对未来五年发展的要求、期待也并不相同,这就更需要在思想和认识上达成统一,形成共识。“这次学习宣讲,既会从全局上进行把握,又将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解读。”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各地党委正在研究提出指导当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各地政府也正在开展当地“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因此,叶笃初认为,宣讲活动同时也可视之为一次提出和反映各地区、各行业的具体问题的机会,既有助于中央更广泛地征求意见,为“十二五”规划的最终形成建言献策,也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全国和各自实际制定好中长期规划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围绕热点答疑释惑

  围绕宣讲活动的开展,目前中央已下发相关文件对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全面部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也已陆续下发。同时,各地的宣讲活动已全面启动。

  本刊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此次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展开。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全国“两会”前为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十一五”时期取得巨大成就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内容。从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到“五一”前为第二阶段,主要是集中学习宣传全国“两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围绕‘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谢春涛分析说,广大群众更关注民生问题,对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物价、楼市股市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发展和问题尤为关心。

  各级领导干部,则更关注如何将中央的整体部署和发展思路落到地方的实际工作中去,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因此,宣讲活动要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将清楚,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谢春涛说,要通过宣讲,让老百姓明白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使他们充满信心;也要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央的部署安排,认同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并能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落实执行。

  叶笃初认为,各地可以借鉴中央举办高层次形势报告会、组织宣讲团等形式,结合地方实际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着力析事明理,举办好形势报告会,由领导干部带头宣讲,组织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党委讲师团深入企业、农村、机关、社区和学校开展宣讲。

  谢春涛说,各地还可面向基层群众,广泛开展成就展览、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文艺表演、座谈交流和富有特色的网上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校、市民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阅报栏、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特别是宣传内容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五年规划与其自身生活的关系,以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将改善民生作为抓手

  综合多位受访专家观点,经济发展各个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的组合是否有效,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如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合和需求结构是否协调,经济发展规模和成果是否扩大,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是否公平公正,这些问题不仅各界广泛关注,更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合理,也将是“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来看,受访权威专家分析,对照“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以发现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但结构性指标完成情况仍存差异,一些指标完成的难度较大。

  比如,2001年~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已经超过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翻两番的速度要求。但同时,服务业比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与规划要求相比仍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仍相当艰巨,特别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为明显,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正因如此,‘十二五’时期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解决结构性问题和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受访专家看来,这直接关系到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同时,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也将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

  这样的思路和部署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开始显现。

  韩保江分析,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开局、怎样起步,关系重大。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保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有机结合在一起”,韩保江认为,稳定物价具有稳定经济全局和保障民生的双重意义。

  同时,新一年经济结构调整也将进入一种全面深度的调整,着力激活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而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亦被受访专家视为值得关注的亮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明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保障等几件实事,这备受群众关注。“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转变还是要落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和普惠全民上来”,叶笃初分析,最重要的是不断促进社会财富的真实累积和经济福利水平的真实提高,使人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韩保江认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中不能再单纯追求GDP这种数量指标,而要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到2011年的经济工作中来,各地应在保证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增长的基础上,注意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改善民生为各项工作的切入点,这正是地方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具有切实操作性的抓手之一。”□

  

(责任编辑:孟德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