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追寻城市升华的太阳(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2月21日11:1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南宁城区一角。 南宣 摄
  2009年1月20日,北京。一个检阅并展现全国文明建设成果的盛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有“中国绿城”美誉的壮乡首府南宁,作为此次获得殊荣的三个省会城市之一,领享了大会由衷祝贺的热烈掌声!

  当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从北京带回这个沉甸甸的荣誉时,面对亮闪闪的奖牌,南宁人激情欢庆之后,在沉思中认同着一个理性判断:南宁的文明建设跃上了一个新高点,同时处在又一个新起点上!

  从最初设定奋斗目标到实现目标,从原有的起点到更高的起点,南宁经历了十多个春秋……

  贵在锲而不舍

  1994年,南宁被赋予实施沿海开放城市政策两年后,一个简称为“创三城”的新决策迅速传播到市民中: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把南宁创建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

  当时南宁与国家文明城市距离有多远?从领导到市民,大家都说不清。但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者,在此生活大都有此感慨与难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另一个事实也刺痛着南宁人的心:在那之前的全国大中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南宁竟落了个倒数第三!

  知耻后勇,奋起攻“城”。三“城”之中,先获两“城”:“创三城”目标提出的第二和第三年,南宁相继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和 “全国卫生城市”称号。

  然而,“文明城市”却难见踪影。2005年,好不容易盼来了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最终也与南宁擦肩而过。

  “有过落榜的苦痛,才会倍加珍惜上榜的珍贵,也更能激励锲而不舍、万众一心的创城精神!”当时市委主要领导的感受,成了南宁人不断砥砺奋发的共识与动力。

  南宁奋起直追,前行的脚步走得坚定而沉稳。

  从1997年至今,围绕“创三城”,南宁市先后开展了“三个一”、“五个进”、“五个绿”、“和谐建设在基层”、“一个全民、三个百万”等一系列活动。其中,1997年,南宁以“三个一”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成效显著。2006年,南宁以更大的广度与力度开展了“一个全民、三个百万” 的创建活动。结果既获得了12.32万条极为珍贵的意见或建议,又使百万劳动者即文明城市主体建设者的素质有了新飞跃。2008年,南宁开展了“百万市民学礼仪”、“百万市民守礼仪大行动”、“百万市民能帮就帮志愿服务”活动。以文明礼仪和志愿服务为主的“三个百万”,与2006年以培训为主的“三个百万”相互辉映,前后承接,极大地实现了“人”的充实与升华。

  回首溯源,南宁市市长黄方方有感而发:这些年来,尽管市党政领导人有变更,但在文明创城达标方面锲而不舍,“一把手抓到底”的领导机制、“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机制、“一个规划落实到底”的运行机制,始终没有变更。

  功在合力联动

  在南宁,创建文明城市,从来都不是孤军独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离不开文明的引领与助推;而文明的提升,又总是与全社会的合力奋发紧密伴随。

  对此,南宁市历任领导班子都有清醒的认知和共识。正如车荣福所强调的:文明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这个认识与国际权威的定义大体吻合。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将 “文明”一词释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为着这个“特征之总和”,南宁这些年所采取的措施可概述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及申报国家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进而有力推动全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这种结合,需要领导者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远的前瞻眼光。

  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指挥部组织架构细致严密,职责分明。对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七大环境系统及相应10个配套工作组,全市从担负总指挥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到分别负责各个环境系统的其他领导,以及参与的各部委办局负责人,人人各有其责。

  这种为着攻坚克难而设置的组织结构,在2001年南宁与百年罕见特大洪水的搏击中,充分展现了不同寻常的作用。当时,在穿城而过惊险万状的邕江大堤上,每50米就有一名街道或城区干部,每100米就有一名处级干部,连续作战,昼夜不歇。当多日高出城街数米的悬河逐渐退去后,满城群众面对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声音沙哑、眼睛充血、皮肤黝黑的公仆群像……

  正是从这样的干部作风与公仆作用中,群众深刻认识到坚强的领导对战胜艰险、创建文明的重要示范与引领价值。百万市民从活生生的实践中获得的共识与感悟所产生的力量,是难以估算的。一年多后,邕江两岸总长超过百里的具有防洪、交通、景观综合功能的全新邕江大堤,便奇迹般巍然屹立。不久,一个被表述为“136”工程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六年一大变”的城建工程,因有全市人民的广泛认同、理解和支持,进展之好之快令人惊叹。

  凭着这样的城建和城市文明基础,2004年秋,区位独特的绿城南宁才更有条件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从这一年起,中国与东盟10国的政要、商界、银企界、记者等,一年一度聚首绿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南宁,一举成为中外瞩目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南宁多年来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大量投入与建树,为迄今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打下牢固根基。而这个联动世界、面向未来的博览会,又对南宁的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为城市的文明升华创造了难得的环境与条件。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南宁全部实现了其提出的创建目标。其中极为不易的,是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南宁继第一个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后,又于2007年第一个以全票摘取了“联合国人居奖”。

  此次文明城市折桂后,南宁更是开创了含义深远的“第一”:成为我国迄今第一个同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省会城市。

  乐在百姓心头

  城市文明依靠谁,城市文明为了谁?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的哥的姐,大都能提供准确的答案。

  正因为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建城市文明有益于大家与自家,因而他们越来越自觉地创新着、丰富着和推动着城市文明。

  “能帮就帮”,这句质朴的话语,既是南宁市望州南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社区居民精神品格的朴素体现。

  听听该社区居委会主任黄伟玲的诠释:“都是一个社区的,能帮就帮呗。今天你帮人,明天人帮你,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既然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能帮就帮”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每天大量发生的“好人好事”,在这里成为生活的常态。难怪社区中大家自发组成的“老妈妈服务队”,人人从早到晚,帮扶不停笑声不断。

  这种源于群众自发创造的“能帮就帮”,经南宁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引推,很快被弘扬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城市荡漾起温馨的春风。

  当广大群众强烈意识到自己成了城市文明创建的主体,并又享受着日益浓郁扑面而来的城市文明时,群众参与建设城市文明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可曾听说过环卫工人分期参加培训的新鲜事吗?南宁就有。2008年农历大年初一上午,到广西考察冰雪灾情的胡锦涛总书记特地看望了南宁的环卫工人,深情地称赞他们是“城市美容师”,指出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的清洁环境。由此深受鼓舞的“城市美容师”思考着如何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便萌生了通过“充电”以提高素质的想法。去年7月,南宁首批环卫工人的培训正式开班。重点内容是保洁员行为规范、文明保洁操作技能等。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发给《保洁员证》。

  受过培训后的环卫工人,更懂得保洁也更精细保洁了。一次在兴宁步行街,一根牙签陷入地砖缝隙中无法扫除,一位女保洁工毫不迟疑,硬是用手指将牙签抠挖出来。

  还有大批业余义务保洁员,主动自觉忙碌在街头巷尾,默默地自愿参与到“创城”的无私奉献中来。

  老百姓每天在创建文明的同时也受惠于文明。八旬老人伍莲芳,是望州南小区联防队队长,她自豪地抒发心声:“我在南宁生活81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南宁越来越漂亮,居住环境越来越安全,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不仅是本地人,就是外地人也感同身受。一位生长在广东,读书在北京,先后实习和工作在武汉、杭州、济南、南宁、广州、深圳等市的人士在网上撰文说,在他游历过的城市中,感到有两个城市最舒坦,其中之一便是南宁。

  曾亲临南宁考察过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这样深情赞美:“南宁是一座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绿色之城,是微笑之城、美丽之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确实,南宁,这座不断追赶文明太阳的城市,人们因城市的美丽而微笑,城市因人们的微笑而更加美丽。

  如今,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最高荣誉的南宁,没有过多停留于对已有成绩的流连咏叹,而是迅速把目光投向作为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所应有的更高文明目标。

  于是,为着追享文明太阳更加诱人的和煦清辉,南宁又昼夜兼程,手握红绣球,擂响金铜鼓,大步前行……

  《人民日报》(2009年1月22日 13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