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洁 制图 |
小说中武林高手用“腹语” 现实中这些人说“食道语”
武侠小说中,高手都用“腹语”交谈,一般人学不会。和普通人靠声带和喉咙发声不同,46岁的何朝华会“食道语”。他并不是武林高手,而是一名切除了喉咙的喉癌患者。
像何朝华一样曾患喉癌,靠学习“食道语”恢复了发声能力的,我市约有30人。昨日,他们相聚重医附一院无喉者语言康复中心,唱歌、吟诗、摆龙门阵。
他们吟诗唱歌,说话像打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昨上午,重医附一院一间会议室,68岁的柴光栋一口气朗诵了两首诗,又唱了一首《打靶归来》,在场观众都纷纷叫好。他们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低差别较小,带着浓重的爆破音。
“他们都用食道说话,和打嗝的方式差不多。”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主任胡国华说。在场的10余名观众和表演者,都是曾经罹患喉癌、做过全喉切除手术的病人。切除喉咙后,无法再说话,一部分人通过安装电子喉发声,但并不自然。“若学习用食道发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能发出声音。”
患喉癌,手术后靠写字交流
何朝华是市公交五公司职工。8年前,38岁的他查出喉癌。做全喉切除手术后,他成了“哑巴”。“以前和同事有说有笑,后来只有一个人躲在一边,好像被社会抛弃了。”他说。
在家里,贤淑的妻子每天都通过写字来和他交流,这样的情况持续了3年。在妻子鼓励下,他挺了过来。
做过全喉切除手术的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从一个正常人变成残疾人,工作、家庭、生活都会随之变化,有时候很残酷。”一个患者用不太清晰的“食道语”对记者说。他刚学习了半个月。
学会“食道语”,教会30人
2006年,听说株洲有种食道发声训练,何朝华便过去拜师学艺。“先练习打嗝,再学着发a、o、e。”每天早晚,他都花半小时练习,一开始,喉咙不适应,有些疼痛,一个月后不适感消失了。半年后,他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当时感觉就像是从外星回到了地球。”何朝华说。
在一次复查中,胡国华发现何朝华的“食道语”水平不错。医院立刻将他和另一名患者柴光栋送往北京学习,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当时,国内只有北京和株洲有“食道语”训练机构。两人学习回来后成了志愿者。一年来,帮助了近30人开口说话。
想学“食道语” 请到这里来
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主任胡国华介绍,该院无喉者语言康复中心于去年成立,是西南地区首个训练“食道语”的机构,而且是一个公益性组织。目前每期培训时间为一个月,参加培训的患者要缴纳一定费用,用于志愿者老师的补贴以及他们聚会的花费。医院正积极与市残联等部门联系,今后将免费向患者开放。
听起怎样
就像患了感冒
“食道语”和正常喉发出的声音较为接近,一般初学者都可以和他人正常交流。学习得较好的,打电话也没问题。
记者发现,使用“食道语”听起来音调高低差别较小,爆破音较重。医生说,说得好的,有点瓮声瓮气,“听起来就像普通人得了感冒。”
好不好学
八旬老都在学
“食道语”好不好学?据介绍,20~40岁的患者,成功率为100%;40~60岁的患者,成功率为93%。在我市参加食道发声训练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80岁的老人。
有啥好处
自然省钱安全
据介绍,全喉切除后,“食道语”被认为是最便利和人性化的发声方式。“食道语”不用辅助工具,容易掌握,接近正常喉发出的声音,但需要老师专门培训。
■记者 谈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