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评:送水老太利用媒体赚快钱 政府未尽救助责任

来源:东方网
2010年12月22日11:10

  从“送水老太”事件看媒体和政府责任

  这两天,北京一位古稀老太靠运送桶装水养活残疾儿子和智障孙子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市民,短短三天就收到10万多元捐款,而她的邻居却称其“骗钱”。对此,其所在的街道办发布情况说明称,高家月收入3000元,基本生活有保障。由此,引发了一场爱心是否关乎真假、道德是否要求洁癖的大讨论。不少赶去送钱的热心网友表示,高老太家的困难情况确实存在,虽然可能不是最贫困的,但至少为她的坚强所感动,即使“被骗”也心甘情愿。而另一方面,街坊邻居却纷纷爆料,称高老太一家嚣张跋扈,并非善弱之辈,与街坊邻居关系也不好。且老太送水有作秀成份,平时都由其儿孙运送,因而有利用媒体“赚快钱”之嫌。

  尽管事后老太自己也承认了这种动机,但好心人们还是原谅了她。不同于以往对明星“诈捐”的厌恶、对慈善机构处理善款方式的怀疑,这一次,人们选择了理解和宽容,因为高老太毕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施以关爱同情,诚然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的另一面在于,如果人人都像高老太这样,利用媒体来骗取善款,届时人们还会一次一次地原谅吗?这样终会给社会带来信任危机,从而缔造一座人心冷漠、情感疏离的城市。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不仅是老太该不该得到捐助的问题,更应该是她有没有必要通过社会捐助这种方式来达到目的。在采访中,老太向记者透露,以现在的物价水平,“低保户吃得起饭,看不起病。”以前她曾多次找过妇联和政府部门,可都没有解决问题,才联系了媒体。面对这样一群城市里的孤寡老人和特殊残障人士,如果能有相应的官方或社会组织及时上门了解情况,消除老太对残障儿孙的后顾之忧,那么她还会以这样的非正常渠道来集资吗?

  另外,媒体在这件事中起到的导向作用也不可小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记者在报道时能对事实细节稍加核对,而不是轻易相信被采访者的一面之词,那么这样一篇夸大其词、误导大众的报道也就不会诞生了。媒体的责任是登载中性、客观的消息来引发社会思考,促进社会制度完善,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眼球经济”添油加醋,甚至不惜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