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记者重返舟曲探访受灾群众:屋外寒冬 心里暖冬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2月23日08:47
  【提要】“风雨同舟,舟曲不屈”主题展览22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开幕。中国之声记者重返舟曲,见证受灾群众如何度过温暖冬天。

  中广网舟曲12月23日消息(记者张磊 刘黎 王娴)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风雨同舟,舟曲不屈”,此时此刻,在舟曲县城,灾难过去已经四个多月,舟曲人的生活是否已经恢复常态?一年最冷的季节到来,他们如何抵御灾后的第一个寒冬?

  昨天是冬至节气,当千家万户把饺子、元宵端上晚餐的饭桌,记者重返舟曲,带来受灾群众安置的最新情况。

  12月22日,甘肃舟曲,难得的冬日阳光。

  在舟曲县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寻着歌声,记者敲开了周爱明的家门。他和妻子、1岁半的女儿正在家里听卡拉OK歌曲。虽然是临时安置点,周爱明两室一厅的房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新添置的木质茶几还特意盖上一块印花的塑料桌布,小家显得格外温馨。

  记者:你这屋收拾得挺干净的。

  (周爱明笑)

  记者:这个是自己买的吧?还买了一个塑料桌布。洗衣机是买的吗?

  周爱明:新买的。DVD也是新买的。 刘明香一家五口也在集中安置点分到了一套两居的房子,卧室里一家人的被褥、米面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窗台上还摆着她和丈夫的结婚照,再过几天他们的宝宝就要出生了,这可是家里的大喜事。

  刘明香:现在什么东西都发了,过得还可以。

  记者:怀孕几个月啦?

  刘明香:这就快生啦。

  记者:营养什么没问题吧?

  刘明香:没问题了,面都发了,自己做饭吃,就是刚开始那会儿在帐篷里住不方便,到这儿就方便多啦。

  为了受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舟曲县政府把今年竣工的廉租房暂时作为了一处集中安置点,10月份,90余户受灾群众搬进了新居,一家1个炉子,1吨煤,每人1件棉衣、1套保暖内衣,1床电热毯。北关村村民薛关英家的床上,铺着1床棕垫、4床褥子和电热毯,他说,吃的喝的,过冬的物品,政府全都发给他们了,每人每天还有10元钱的生活补贴。

  薛关英:过去是装卸工人,现在我有时候还是上街,街上有卸车装车的,还要干点活。 县里让房屋冲毁的群众自愿选择建房地点,薛关英已经决定把新家安在王家山,2011年春天新房就能动工。

  薛关英:我啥要求没有。给我分多大房子都行,无所谓,住下就行,不要太多。有水有电,有卫生间就行了,没有其他想法。

  现在,受灾群众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不仅短期生活有补贴有保障,民政部门还做好了长远的安置规划。

  舟曲县民政局局长杨恩茂:群众安置主要是投亲靠友为主,当初我们在沙坪安置点安置了145户470人。冬季来临,天气特别冷,群众到廉租住房、舟曲二小、一中学生宿舍这三个地方。每天10元钱(生活补助)发6个月,生活不成问题。6个月以后把受灾群众纳入临时救助。2011年,如果家庭还特别困难,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城乡低保保障以后生活。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