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4日电 2010年,有一个人必定将被载入史册。纵然他背负的争议颇多,但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他和他的机构追求“真相”。不需过多修饰,他们向我们展现出“赤裸裸”的价值;不必大张旗鼓,却足以吸引亿万眼球。
维基解密引爆全球
内幕:数十万份机密文件公诸于众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曝光逾25万份据称是美国国务院的机密文件,将诸多美国外交内幕和盘托出。
其中,文件爆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2009年7月签署命令,要求美国外交官暗中调查联合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收集他们详细的“生物信息”(DNA、指纹和眼球虹膜)、通信密码、信用卡号、电子邮件地址、电话与传真号码等令美国务院与国防部如临大敌、如坐针毡。
解密文档还曝出,美国外交人员对多个国家领导人有“独到”看法: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被指“相当软弱,且容易相信阴谋论”;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就是个“疯老头”;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像(纳粹领袖)希特勒”;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则“太自负且无能;生理上、政治上都很软弱;常在深宵开派对,没能充分休息”等等。
作为一家专门揭密的网站,维基解密今年7月和10月还曾分别公布9万多份阿富汗战争机密文件和近40万份伊战机密文件。这些被认为是往来于美国国务院和美国约270个驻外使领馆的机密文件,记录了诸多外交内幕。
在外泄的“阿富汗战争日记”文件中,共揭发144宗由北约部队造成的滥杀、误杀平民事件,总共造成195名平民死亡、174人受伤。报道还称,文件并未完全反映联军滥杀的实况。
对于在战争中死于非命的6万多名伊拉克平民,文档描述的一些死亡场景相当令人震惊。2005年9月,一个伊拉克家庭驾车驶向巴格达南部一处美军安检站,由于在接近检查人员时出现慌乱,美军士兵当即开火,致使车上父母被打死,两名儿童被打伤。
此外,维基解密公布的这批美国外交机密文件中,已经发现有5697条发自东京,其中1660条属“机密文件”。日本首相官邸怀疑,在日本政府各机关中,可能潜伏着一些替美国政府出力的情报人员。
影响:“要命”信息遭公开 美恼羞成怒 除了以上信息,维基解密还公开了一份据称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清单,详细列出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处重要设施,涉及输油管道、通信基地、钴矿等。这些设施包括:位于西伯利亚的输油管道、位于刚果(金)的钴矿、位于澳大利亚的一个抗蛇毒工厂、位于丹麦的一个胰岛素工厂、分布在英国康沃尔郡和苏格兰的卫星通讯基地,以及位于英国爱丁堡的航空工厂、事关核动力潜艇的海军工程企业等。英国媒体警告称,这些信息如若被恐怖分子所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维基解密的举动,“受害者”美国几乎恼羞成怒。一方面,数名政坛和军方高层人士出面严词抨击并大加威胁;另一方面,包括众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也对维基解密采取了“封杀”。英国《卫报》的评论员称,美国政府的反应类似于“精神错乱”,一个所谓自由的民主国家竟大吵大嚷、动用一切办法封锁维基解密网站,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此外,《柏林日报》也写道:美国的名声已经受损,而美国领导人想尽一切办法压制维基解密,名声更臭。
特写:创始人成焦点麻烦不断 一个前网络黑客,一个被各国镜头捕捉的人物,一个影响力已足以“晃动地球”的人,他就是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尽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朱利安自己的生活却完全隐秘。随性的背包客和环球旅行让别人难以企及他的内心,朱利安也成为人们印象中遥不可及的人物。
2010年,这个澳大利亚人用他的行动书写着属于他和维基解密网站的传奇。
他被称为“黑客罗宾汉”,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他则是十恶不赦的头号敌人。
今年11月18日,瑞典总检察长玛丽安发表英文声明称,已经要求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拘留阿桑奇,他被指强奸、性骚扰及非法胁迫他人。随后,国际刑警组织也以涉嫌性骚扰和强奸罪向阿桑奇发出了红色通缉令,令后者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美国民主党议员贝克尔在福克斯新闻台向美国民众宣称:“此人(指阿桑奇)是美国的敌人,驻阿美军特种部队每天夜间采取的那些行动最适合他。” 就连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公开抨击阿桑奇,指他是危险的高科技恐怖分子,表示美国正在研究合法拘捕阿桑奇的途径。
12月7日,阿桑奇主动向伦敦警方自首,但英国高等法院最终裁定阿桑奇获保释。他在获释后第一时间表态:要将揭密进行到底。
在2010年的《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的网络票选中,阿桑奇入选前五名。他们给阿桑奇的入围理由是:“维基解密”事件影响深远,一方面改变了美国行政机构的行事习惯,另一方面又引来广泛的法律争议。无论阿桑奇命运如何,他的行为和其引发的文化谁也无法阻止,阿桑奇已经制造了一台“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
思考:引爆信息技术革命争论 作为一家专门“爆料”政府秘密和敏感文件的网站,2010年无疑是维基解密网站声名大噪的一年。
可以说,维基解密网站以风暴般的“无情”揭秘方式,横扫21世纪信息保密的腹地,震惊了各国信息和安全技术专家。
实质上,维基解密也在向我们证明,有多少数据可以“失窃”,其传播范围能有多广。过去,转移如此多的纸质信息可能需要一队卡车。如今,互联网让这些信息瞬间传遍全球。
正如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皮莱12月9日在日内瓦回答记者提问时所称,该网站泄密事件正是媒体所称的一场“网络战争”。
2010年中,还有一群人注定要被铭记。他们视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为大忌,却总是能在揭开面具之时惊煞众人;对旁观者来说,他们是竭力想要探究的对象。现在,当如此多的镜头的和视角对准他们,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希区柯克式的大戏中一探究竟。 美俄“间谍战”掀波澜
事件:间谍“曝光”激起美俄纷争
2010年6月28日,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称,他们逮捕了11名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并指控他们在美国境内从事非法情报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俄外交部发言人随即指出:“在我们看来,类似的行动没有任何依据,并且追求不良目的。”并称,这与冷战时期的间谍事件一脉相承。
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在华盛顿的一场吹风会上说:“我认为这不会影响我们与俄罗斯关系的重置。”美国国务院还认为,美俄关系不断变化,两国并不总是一致,事件是这种关系的一部分。
美俄双方高层都尽力淡化事件影响,对此事讳莫如深。双方都公开强调,这不会影响美俄之间的合作关系。
有分析称,美国和俄罗斯相互派遣了大量间谍,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只不过对存在于本国的间谍,有的反间谍部门已经掌握,有的并不清楚。因此,抓捕间谍时机、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司法斗争,而是外交手段。
从此次美俄“间谍门”发生的时机、结案速度以及双方表态可以看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并非出于奥巴马及其安全顾问班子的意愿,而是美国司法部独自导演的“一场戏”。
俄罗斯总理普京当地时间12月1日接受美国CNN脱口秀节目王牌主持人拉里·金的采访时说,他认为俄罗斯间谍并没有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伤害”。他指出,俄罗斯这样的秘密机构并没有建立秘密监狱,没有抓捕人质,也不存在严刑拷打人质的现象。因此,俄方这样的机构及其卧底人员没有对美国的利益造成实质上的伤害。
虽说案件当事人似乎都在刻意淡化事件带来的影响,但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对此却一片哗然,同时不免有一丝担忧涌上心头:冷战时的场景要重演?除了旁敲侧击地搜寻信息,世界舆论也想从间谍事件中捕捉到一些深藏背后的玄妙故事。
特写:美女间谍的“闪耀”人生 现在来看这11人的“间谍生涯”:他们的生活听起来就像是部“惊悚小说”,他们想尽办法“美国化”,与平民百姓为邻,掩饰身份。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说法,10名被捕俄罗斯间谍利用假名已在美国东海岸生活多年,目的是“长期深度潜伏”打入政府决策圈,向俄罗斯情报部门发送情报。
他们都有普通工作,会购置楼房,让人感到他们在实践自己的“美国梦”。他们利用咖啡馆、书店和街角与接头人联系,有时也用隐形墨水等传统手段。在事件发生后,有邻居表示,涉案的夫妇都很“普通”,对他们被控是俄罗斯间谍大感震惊。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白宫官员爆料,美国情报部门10年前就已盯上10名俄罗斯间谍。今年早些时候,美方获悉10人中有人打算今年夏天离开美国,于是决定采取动作。
而来自俄罗斯方面的消息称,导致今夏这出美俄间谍“大戏”的罪魁祸首,是潜逃到美国的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一名特工,正是他出卖了这10名被捕的俄罗斯间谍。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这11名俄罗斯间谍中,有一名让全球惊艳的28岁“辣妹”安娜.谍查普曼。她拥有经济学硕士学历,通俄英德法四国语言,天使脸蛋外加有如内衣名模的魔鬼身材,让她瞬间爆红。
那段时间,《纽约邮报》、《纽约每日新闻》、英国《太阳报》、《镜报》与《快报》头版都是查普曼的倩影。她究竟是谁?007情报员庞德女郎式的蛇蝎美人,穿梭在纽约曼哈坦的上流社会派对和最高机密的会议,还是苦干实干的的科技创业家?对此,各界众说纷纭。
在被遭遣返回国后,查普曼不但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从参加火箭升空活动到成为银行顾问;从设立个人网站再到登上男性杂志的封面;如今还要走上政治途。曾经的隐秘角色,如今成了聚光灯下的亮角,未免让人感叹这世事无常。
思考:“潜伏戏”何去何从? 对美俄间谍事件,俄总理普京证实,是叛徒出卖导致了俄罗斯间谍被美方逮捕,但俄特工部门不从事消灭叛徒的任务。
普京在与民众进行直接连线交流时称,俄罗斯特工部门不会去执行消灭叛徒的任务,并补充到:“他们自己会死掉的。”
随着美俄完成间谍交换,美俄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场“谍战风波”也告一段落。
间谍事件让原本只存于记忆中的冷战,再次荡漾出意想不到的波澜。媒体的渲染和小说的杜撰,让人们认为现实的和平已经远远超越那个充斥着“消失的墨水、安全脱身或是别名”的危险时代。
但无论是情报官员,媒体记者还是传记作者,他们一致认为,虽然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终结,但间谍却将永远存在。如同美国佛罗里达圣里奥大学的教授乔·纳瓦罗所说,事实上,和平年代的间谍数量较之战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像一句切中要害的话说的那样:“只要还有人们想知道的秘密存在,间谍就将一直发挥作用”。
这出间谍大戏的结局终究莫衷一是,它或许是要给人们设定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究竟“潜伏”走向何处?一切还要交由时间来定夺。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