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绍兴西南招工首吃闭门羹 不缺工人因待遇跟不上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年01月06日05:23

  这几天,张浩的心情有些纠结。“真有些想不到,居然吃了个闭门羹。”

  让这位绍兴市就业管理局副局长感慨的是,前些天,该局和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联系,想在春节后带一些企业去招工。不料却遭到对方婉拒。

  “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张浩说。

  在他的印象里,以往都是对方政府来拉关系,希望能将他们当地的农民送到绍兴来打工。可如今,想主动去招对方不欢迎了。

  “这是今年招工遇到的新难题。”张浩这样告诉记者。

  这个故事似乎透露着一个信息,今年的招工形势或许更加严峻。

  想去西部招工,第一次吃了闭门羹

  这几年,用工荒在我省比较普遍,绍兴也不例外。今年,绍兴就业部门提早做起了准备。

  “应该说是部分企业招工比较难,一种是普通操作工,如印染工、缝纫工、餐饮业服务员等,这个缺口相当大;另一种是高技能人才难招。”负责了多年就业管理工作的张浩介绍。

  为了缓解这个现状,去年底,绍兴就业部门就向中西部的几个劳务输出大省抛出了橄榄枝。“我们想提早联系好,春节后就可以带着企业去那边招工。”张浩说。

  但让他们吃惊的是,这几个地方都谢绝了绍兴的好意。“当时确实觉得有些意外,因为以往都是他们来拉关系让我们去的。”参与联系的一位负责人说。

  而且他们还发现一件新鲜事:现在四川、重庆等地的劳动部门还派人到长三角一带来看望进城农民工。

  “目的是做农民工的思想工作,让农民工回乡。”张浩感慨地说,“原来他们是拼命联系要让农民工出来,现在呢,是劝说农民工回去,此情此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待遇跟不上,将导致今年招工特别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点反常的招工现象?

  张浩分析说,一方面,当地也引进了很多大的项目,需要一大批工人。

  更大的原因是待遇。“其实缺的不是人,而是待遇”一位业内人士如此直言。

  他介绍,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村劳动力价格也“水涨船高”。国家惠农政策使农业有利可图,许多农民工已回到老家,在当地走发家致富的路。

  “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张浩认为,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这是导致“招工难”最直接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2010年,绍兴市劳动保障部门作了一次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75%以上的农民工希望月薪能包吃包住1800元以上,每周能休息一天,尽量少加班,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

  而在绍兴,要满足这样的要求还有些差距。

  用工荒,倒逼企业产业转型

  “这样新的劳动关系变化,从另一方面说也是好事,它将更加有力倒逼企业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院长李生校认为。

  纺织产业是绍兴的优势产业,但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已成为制约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不转型升级,利润空间就会很小,劳力者待遇不可能得到提高,‘招工难’也就不言而喻。”一位纺织行业人士说。

  位于绍兴县的越王控股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用工紧张现状,促使公司加快转型升级。”

  该公司拥有多条无纺布生产线。每条无纺布生产线,年产值1亿元,只需工人20人,而同样产值的纺织织造线,则需工人300人,足足相差15倍。公司充分尝到了转型升级带来的甜头。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