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文明阮占江
向恩林,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14年来,他背着9.5公斤重的国徽走遍了200多个村寨,行程数万公里,在群山中建立起“流动法庭”。与此同时,“背篓法官”将司法为民触角延伸至网络。有法律问题,到网上咨询“背篓法官”在邻近市县已是成风气。
“流动法庭”覆盖两百多山寨
14年前,29岁的向恩林在桑植县河口人民法庭担任助理审判员。刚上任,一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他:河西坪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由于子女赡养问题,带着几个熟土豆,走了40多公里山路,花了两天时间才赶到镇上“讨说法”。由于太疲惫,老人蜷缩着走肿的双腿,手里捏着半块土豆,在法庭门外睡着了。
桑植县是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有很多不通车的偏远村寨,群众到乡镇法庭打官司,都得翻山越岭跋涉几天。这让向恩林下定了进山办案的决心。
下乡办案,十分艰辛。2003年,向恩林在扒拉坪村办理一件离婚案件,到当事人家要走5个多小时的山路。向恩林背着沉重的国徽先后去了三趟。最后一次碰上大雨,调解结案后,向恩林高烧不退住进医院。
据了解,像这样的案件,每年占向恩林受理案件的70%。在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环境中,向恩林设立在山寨屋场、田间地头的“流动法庭”,覆盖了200多个山寨。
“自从到县里工作,下乡次数少了,但每月还会有十几天下乡,不然总觉得少点什么。”向恩林说。
“背篓法庭”传播法律尊严
向恩林说,不少山里人个性耿直、彪悍,但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以往,解决民间纠纷依赖对祖宗神坛的敬畏和家族“长老”的威信。随着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家务琐事、邻里纠纷乃至冲突日渐增多,向恩林觉得,解决这些矛盾开始越来越多地依靠去基层办案。
在河口乡两岔村,村民黄某因还款纠纷,和借款方争执不下。向恩林背着国徽在村里开庭调解此案。结果案子刚结束,旁听的村民向年山和另一位村民就突然走到向恩林面前,在国徽下当场写下了3000元的借据。围观的村民们纷纷议论说,今后借钱还钱一定注意凭字据“说话”!向恩林的“背篓法庭”无形中成了一堂有关债务纠纷的法制课。
“背篓法官”与时俱进网络普法
2005年,在农村法庭工作多年的向恩林调进了县院,任民事审判一庭庭长。
条件改善了,事情也多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经常进村入户开庭办案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泥腿子上了岸,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闲暇时间,向恩林学会了使用电脑,通过浏览互联网论坛,他发现论坛里有很多网友交流的话题都是些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摩擦和纠纷,大多是希望寻求法律帮助。于是向恩林积极探索司法为民的新方法,他用“背篓人”做网名,创办了普法专帖,与网民们进行法律知识交流,接受网民的法律咨询,为其解答法律疑难问题。论坛上的网友一传十,十传百,“背篓人”的“粉丝”越来越多,每天网页的点击率达近千次,问题也五花八门,向恩林都一一解答,深受网民们的喜爱。有网民发帖感叹道“时代在进步,老百姓可以通过网络向法官咨询问题,许多小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据了解,在网络上给向恩林留言咨询的除了本地人外,邻近市县一些当事人也经常慕名留言咨询。
“我感觉现在的压力更大了,一方面要继续干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打字速度,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储备更多的法律知识,更好更准确地回答网友们的咨询。”向恩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