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湖南鹤城曾以父母身份招聘 已收逾20万报名费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1月08日07:13
——————————————————————————————

  6日,曾报道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在招聘73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时,要求报考者须符合“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鹤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等条件。6日,当地修改有关规定。有鹤城当地人士称,鹤城的招聘还趁机收取大量报名费。

  “问题出在人事部”

  1月5日,有长沙读者反映,湖南怀化鹤城区的事业编制招聘有猫腻。在当地官网发布的招聘简章规定:招聘对象要求具备鹤城区户口,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鹤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鹤城区所属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纯村(居)民;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中央、省、市属驻鹤单位工作。

  6日,鹤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儒金解释,如此规定是为了照顾本区人的就业,“要怪就怪人事部,对事业编制招考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定。”

  报名费已超25万

  7日,有当地知情人士报料,鹤城此招聘,每个报名者必须交报名费300元。该招聘将收取数十万元的报名费。鹤城区人事局局长岳洋对媒体介绍,2010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已有853人报名参考。

  知情人士称,按853人算,每人交300元报名费,收取的报名费已经超过25万元。而鹤城区将报名时间延长到1月10日,还将收取一定的报名费。

  数十万的报名费怎么花?记者相继联系鹤城区人事局局长岳洋和鹤城区区委宣传部,截至发稿没有得到答复。(记者褚朝新)
中共元老之子怒斥“我爸是某某”仗势欺人欺负老百姓
段家的清白干净让许多网友动容
看到报道,段存让十分高兴。

  家住范县白衣阁乡白衣西街村的段存让老人,一下子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是因为,他是原中顾委(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铁道部部长、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段君毅的大儿子,但他直到离休,官帽也没有大过副科级,而他的三儿子,也还是个村干部。

  1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看望他时说:“ 难能可贵,这与最近舆论直指的"我爸是某某"形成了鲜明对比。”

  昨天,年过八十、思维仍清晰敏捷的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段君毅 (1910年3月13日~ 2004年3月8日)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铁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河南省委原第一书记。

  2004年3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80年7月23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河南时同段君毅同志在一起。
1995年11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时与段君毅同志亲切握手。
  1994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30周年大会上与段君毅同志交谈。

  “老革命的家庭都这样啊”

  昨天下午,天气依然寒冷,见河南商报记者推门进来,段存让老人双手扶着一个特制钢管架子,弓腰从里屋慢慢踱步出来,又是让座,又是让老伴倒开水。他行动不便,家里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多在里屋看书或者写回忆录。

  当记者把昨天的河南商报(上面刊登有省委书记卢展工看望他的报道)放到他手里时,他仰着脸凑到明亮处看了几分钟,又高兴了,说,这么快就上报了,真神速。

  段存让看报纸的堂屋是他和老伴的饮食起居场所,摆设简单,两张旧式沙发,一张木头矮桌和条几,光线不甚明亮。

  与这般摆设形成对比的,是条几上摆放着的那张大尺寸遗像——那是他的父亲,2004年在北京逝世的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同志。四周墙壁上,挂着的也是段君毅同志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合影。

  作为段君毅同志的大儿子,他并没有先谈父亲,而是说了省委书记卢展工来看望他时的一些情况。

  “他就是坐在这里和我聊天的。”他用手指了指沙发的一端说,“很朴素,一点官架子也没有。”

  记者将关于他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转告他时,他显得有点茫然不解,说,这有啥大惊小怪的,老革命的家庭都这样啊。

  “到乡下学校工作还用父亲帮忙?”

  河南商报记者:作为段君毅同志的大儿子,您的青少年时代是怎么度过的?

  段存让:抗日战争开始后,父亲为了革命工作,居无定所,那时候我已经十五六岁,我们老家(范县)也发生了灾荒,我就作为随军家属,四处辗转,没有过过安稳生活。这期间老家的房屋财产都被毁坏了。

  河南商报记者:有过危险吗?

  段存让:那时候到一个地方在一个农户家住几天就要走,我经历的房东无数。头上是飞机,地上是坦克马队,危险得很。

  河南商报记者:您是哪一年参加工作?

  段存让: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回到老家,入了党,也上了高小。新中国成立后,我正式参加工作,在家乡一个学校做青年团教师工作。

  河南商报记者:这时候您父亲在哪里任职?

  段存让:父亲在1952年从重庆调到了北京工作,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他亲自领导和指挥建设了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等大型企业。

  河南商报记者:您的第一个工作父亲帮忙了吗?

  段存让:到乡下学校工作还用父亲帮忙?

  “父亲从来没有照顾过我”

  河南商报记者:后来呢?

  段存让:我在教师岗位上干了好多年。

  “文革”后期,我调到了县农业局做股长,再到1979年左右,我到了县委统战部工作,主要负责“文革”期间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

  我是在统战部离休的,不过那也不算啥副部长。说实在话,我的级别还不到副科级,直到1991年离休还是单位的一个普通干事。 河南商报记者:父亲对您的工作有影响吗?

  段存让:父亲是在1978年10月到河南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1981年1月离开。他对我们的要求太严格了,从来不让我们找他办事,就是你给他说了,他也不会帮你办。父亲回到河南工作期间,还专门给我来了几封信,告诉我,他还在招待所住,老家的人千万不要到省里找他,去了影响他工作,也没有地方住。

  河南商报记者:单位的领导会照顾您吗?

  段存让:可没有人照顾。父亲不但自己不照顾我们,也不让他的下属照顾我们。因此虽然单位领导知道我的父亲是谁,但工作上对我该怎么就怎么,不搞特殊化。

  河南商报记者:家里有人找老人家办事吗?

  段存让:找过,可都碰了一鼻子灰。我三儿媳在县城上班,时任中顾委常委的父亲到濮阳视察,我儿子求他说句话给媳妇换个工作,他就说,濮阳他一个领导也不认识,给顶了回来。

  “动不动就说老子是谁,这股风不正”

  河南商报记者:您私下里靠着父亲的影响做过事吗?

  段存让:我要能利用父亲的关系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说有,就只有一件。上世纪50年代初,就在父亲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因为地方购买不到稀缺的拖拉机,公社领导托我到北京帮忙。考虑到父亲不让“走后门”,我没敢找他,而是通过父亲的秘书,购买了两台拖拉机,也没有让父亲知道。

  河南商报记者:您觉得父亲苛刻吗?

  段存让:他只对公不对私,我理解他。再说,这要看你心态正不正。

  河南商报记者:有没有想过要利用父亲的身份办些事?

  段存让:没有。离休后我就回老家生活了,三儿子买断工龄也回来了,我们把老宅基地的房子盖了盖,一家三口住这里。我和老伴都有工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给地方领导添麻烦,我现在连县里主要领导是谁都不知道。

  河南商报记者:可您听说过没有,这些年,社会上时不时出现“我爸是某某”?

  段存让:当然听说过,我天天看新闻。前段时间河北不是有个官员孩子,把一名大学生撞了,还说他爸是局长。你把人家撞死了,就该负责,却说爸爸是谁,这是仗势欺人,欺负老百姓。

  河南商报记者: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段存让:这是不正之风,说明做长辈的也不好。
段君毅工作照
平时,段存让就在这里读书看报

  估计很多人都被昨天的一则新闻震住了,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市民。

  1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行走进了范县白衣阁乡白衣西街村,在范县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段存让家,他们看到,堂屋里最显眼的摆设不过是“两张旧式沙发、一张木头矮桌”。而段存让之父段君毅,曾任中顾委常委、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第一书记、铁道部部长等职。

  作为“官三代”,段存让的三儿子段启学一度从中原油田下岗,现为东街村村支书。

  “感慨中!!!!”大河网一网友如是说。

  “但愿段存让家的清白干净能照亮现实。”一名新浪微博网友如此留言。

  【围观】

  “我们这里一个小科长都比他家强”

  “但愿段存让家的清白干净能照亮问题官二代的黯淡现实。”一名新浪微博网友如此期望。

  事实的确让人感慨。

  大河网一网友在认真了解了我党高级干部段君毅的事迹后说:“段君毅的级别那么高,但作为"官二代",段存让一直是个副科级,到"官三代"时,竟然"混"成了村官。”

  这位网友说:“我相信只要段老爷子说句话,改善段家的生活条件还是轻而易举的。他想住别墅,想把家里搞得奢华一点,想弄个县处级或者享受更高一点的待遇,还是有这个可能的。至于把下岗的儿子安排进好点的单位,就更不是啥难事了。”

  而另一位大河网网友看过这则新闻后表示 “我们这里一个小科长都比他家强”,因为小科长“也要安排很多人哩”。之后,这位网友写下“感慨中”三个字,在后边缀了4个感叹号。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此也是深有感触。

  据报道,当时,卢展工在段存让家望着墙壁上挂着的段君毅同志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合影说:“他这么赫赫有名,你们却一点也不搞特殊,老段,你干了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儿子也就是个村干部,与普通村民一样,住着这么简单的房子,用着这样旧的家具,难能可贵。”

  随后,卢展工说:“这与最近舆论直指的"我爸是某某"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边是段存让一家的清白干净,一边是“我爸是某某”的黯淡现实,读此新闻,在一条“敬仰”的评论之后,大河网一网友写下了“无语中”三个字。

  “但愿段存让家的清白干净能照亮问题官二代的黯淡现实。”一名新浪微博网友如此期望。

  【现实】

  56.9%的受访者身边有“傍傍族”

  因为老爹是官,于是儿子、女儿也成了官,见得多了,“拼爹”这个词顺其自然被总结出来。

  期望是有原因的。除了少数诸如段存让这样被人赞誉的“官二代”外,今年,还出现了更多被人诟病的“官二代”。

  翻检这几年的新闻报道可知,“官二代”在这个社会已比比皆是,而2010年因为冒出了太多的“官二代”,这个群体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2010年年初,首先是一条有关“官二代”的传闻得到官方承认: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监察局几年前联合发文招录公务员,红头文件的名字很坦率——《关于考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的补充规定》,该文件明确提出,“高校在读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可列为这次报考对象”,最终,55名“官二代”中有22人被录用了。

  而这一年年末,要到2011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曹博文,竟然已被安排进了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享受事业编制。曹博文之所以能够“通天”,恰因其父为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

  老爹是官,然后儿子、女儿也成了官,见得多了,“拼爹”这个词顺其自然被总结出来。

  于是,社会便形成了一种很诡异的风气:看到年轻官员就忍不住怀疑他是“官二代”,充满了冷漠的不信任。

  就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丁伟岳说:“人们之所以先入为主地产生怀疑,是因为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类似事情。”而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群众的联想是正确的”。

  据报道,在曹博文的事情出来后,作为当地官场中人,冷水江市一位副局长曾对媒体毫无愧色地说:“如果这种事你们查,还多的是。”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傍钱、傍权、傍关系)。

  【探查】

  “问题官二代”触及了社会制度的底线

  它还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因为“问题官二代”等于当官的把公权变成了私权。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世界上,任何行业皆有二代、三代,何以“官二代”在网上几乎骂声一片,在人们的讨论里被鄙夷和仇视?

  “为什么?因为不公平。”昨天下午3时,河南省纪检系统一位张姓官员对河南商报记者如是说,“我看到了卢书记去段存让家的这个新闻,感到心情非常沉重。”

  他说,他们内部曾就“官二代”有过讨论,“因为现实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公平现象,比如弥漫性的腐败、豪华办公楼和豪宅以及其他,所以老百姓仇官。"问题官二代"只是仇官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还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因为"问题官二代"等于当官的把公权变成了私权,触及了社会制度的底线。”

  他说,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官本位”传统,一直以来官场的裙带关系和“近亲繁殖”现象是相当严重的,而“问题官二代”这一现象就是权力腐败的衍生品。

  “这非常不公平,人们怎么不痛恨呢?”他说。

  但是,现实正是如此——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就催生了每年热得发烫的“公务员热”。

  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只有12万,到2010年,激增到了141万。

  因为当官的好处实在是太显而易见了,互联网上,有人就此总结了5条:光宗耀祖;享有特权(如私人保健、警车开道、一级警卫等);可以编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其他违法乱纪的蝇营狗苟。

  就此,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说,“问题官二代”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当前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一大短板。

  【说法】

  “官二代”必须加强道德自律

  “官二代”也不乏优秀者,他们是“问题官二代”的受害者,为了获得认可,他们往往需要比普通干部付出更多。

  “问题官二代”已成“过街老鼠”。

  昨天,张姓官员特意向记者推荐了官场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他说,这部小说就描写了一个叫刘坤的“官二代”,一毕业就进了县政府,后来任副镇长、政府办主任等。“这部小说是署名为"小桥老树"的作者写的,他在西南某省的一个厅局任职,是官场中人,说的是实情。”

  “一个问题"官二代"不明显,两个不明显,然后慢慢身边出来一大堆,老百姓当然非常恐慌和痛恨,这非常容易理解。”他说。

  接受媒体采访时,习惯将“官二代”称为“权贵二代”的林喆教授说:“从法律意义上讲,"权贵二代"不仅与现代宪法精神背道而驰,而且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一种背离。”

  林喆认为,“权贵二代”问题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由于官场职位稀缺,竞争人数众多,就造成只有当地权贵子弟才能被选拔到比较重要的岗位的局面,这是对宪法中平等权的一种否定。

  但一个基本的现实是,我国现行的垂直任命制的管理体制,是对“官本位”的强化。而“官本位”不除,关系网还在,又没有相应制度制约,寄望“问题官二代”不再刺激人们的神经,大概短期内不会实现。

  昨天,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纪德尚对河南商报记者说,“官二代”里边也有非常优秀的,不能一概而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优秀的“官二代”也是“问题官二代”的受害者,他们要想获得认可,往往比普通官员付出更多。但不管怎么说,作为 “官二代”必须要自强, 加强道德自律,而不能“拼爹”。“另外,在这个事情上,我们的党内纪律和行政方面也有必要出台办法,最好形成法律法规,形成制约。” (记者王向前/文田仲煜/图)
卢展工赞中共元老之子生活朴素 批"我爸是某某"现象
  1958年5月22日,周恩来总理在段君毅(右一)等同志陪同下,视察北京农业机械厂和农研所。新华社发
1980年7月23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河南时同段君毅同志在一起。
1995年11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时与段君毅同志亲切握手。
  1994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30周年大会上与段君毅同志交谈。

  1月4日,农历腊月初一,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便冒着严寒风尘仆仆赶赴濮阳走访慰问、体察民生。

  卢书记批“我爸是某某”

  下午2时50分,卢展工走进范县白衣阁乡白衣西街村一个朴素的小院。这是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同志大儿子的家。

  段存让老人已经83岁高龄,而且患有腿疾,看到卢书记来到家中,很激动,扶着东西艰难地要从里屋出来,卢展工连忙迎上去,一边向老人问好,一边把老人扶到沙发上坐下。

  两张旧式沙发,一张木头矮桌,是段家堂屋最显眼的摆设。卢展工关切地询问段存让的健康状况、生活情况和工作经历,得悉1945年便入党的段存让一直在老家范县工作,离休前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老伴杨素月是普通教师,在身边照顾老人的三儿子段启学原是中原油田的下岗职工、现在东街村任村支书。

  卢展工环顾段家四壁,望着墙壁上挂的段君毅同志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合影,深有感触地说,“段君毅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我党高级干部,他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鞠躬尽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这么赫赫有名,你们却一点也不搞特殊,老段你干了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儿子也就是个村干部,与普通村民一样,住着这么简单的房子,用着这样旧的家具,难能可贵, 这与最近舆论直指的"我爸是某某"形成了鲜明对比。新的历史阶段,弘扬革命传统不是一句空话,大家都要像段君毅同志那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像你们一样,不搞特殊、不计得失、默默无闻地工作,以实际行动发扬段君毅同志的革命精神、继承段君毅同志的崇高品质。”

  “全社会都应该向这些老英雄学习”

  随后,卢展工还来到该村老军人李文祥家。这位1947年入伍多次荣立战功,从战士、班长、排长一直干到副连长,1956年转业后到福建三明市省直企业工作,1962年又返乡支援农村建设甘当农民的老革命,一生功勋卓著,现虽已87岁,依然耳聪目明、神清气爽。

  望着李老年轻时英姿勃发、身戴一枚枚军功章的军官照,卢展工十分敬重地问,“李老,您被授予那么多荣誉,您都立过什么功,能不能拿出来让我们看看?”

  老人家连声说好,忙从里屋捧出了一个已经泛黄的旧布包。卢展工小心地打开布包,一个个老旧的小本本,一枚枚功勋章呈现在面前。卢展工一一细看,“这是济南战役中荣立的二等功勋章,这是淮海战役中立的特等功勋章,这是进军福建时立的一等功勋章,这是渡江战役中获得的荣誉勋章,这是在参加渡海战役、平潭岛战役时被评为战斗模范的证书,这是1945年颁布的党章……”卢展工一边看,一边一一辨认并念出声来。

  “这一包东西,了不得!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啊,革命战争年代你们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你们又这样安贫乐道不问索取,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这就是你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全社会都应该向你们这些老英雄学习,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好这些老同志。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表示慰问!”

  临走前,李文祥的老伴用满口地道的河南话送别卢书记,这位出生于福建的老太太,因为随李老回河南老家后,一直生活在河南的小乡村,已经完全没有了闽南口音。(记者 平萍)
:段君毅巧解“非法占有私房”问题
  资料图片:2010年3月16日,纪念段君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这是座谈会后,习近平与段君毅同志的夫人陈亚琦握手。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段君毅同志与北京结缘于1981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和他搭班子、任第二书记兼市长的是焦若愚同志。1981年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组部部长宋任穷送段君毅、焦若愚到北京市委、市政府上任。

  欢迎会上,万里专门提出了北京面临的一些困难,如住房、治安、烧煤、交通、水电、副食供应等,这些困难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万里风趣地说:“首都无小事。今天是农历腊月十九,再过十天就是春节了。在北京,市民吃不上花生米、买不到炖肉的大料,市政府就要挨骂。”

  当时的首都北京,各项工作已显露生机。但“文革”造成了严重影响,广大市民的衣、食、住、行仍面临很多困难,段君毅真抓实干,很多民生问题都是亲自抓,解决非法占有私房问题便是其中一例。

  “文革”期间私房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此时农村的“资本主义尾巴”已平反正名,京城里的平反却不彻底,非法占用私人的房产仍未归还。“文革”期间全北京市共占自住房72000间,退房工作虽然从1972年就开始,但到1981年初才退还12000间,照这速度完全退回还需50年。房主纷纷上访,要求加快退房速度。

  北京市委于1980年下发140号文件,限期各单位到年底全部退完。这么短的时间里,占房单位到哪弄这么多房子去?这不切实际,能办的索性也不办了。有的单位发牢骚,说:“市委许愿,基层作难。”

  市委曾在《北京日报》发文催促退房,但占房单位仍不予理睬。宣武区落实私房办公室向有关单位发出3300多份退房通知书,被退回400多份,拒绝执行。有的占房单位甚至在退回的通知书上写:“国家不给工厂一间房子,退私房问题找国家解决,不能把矛盾推给工厂。”
  资料图片:2010年3月16日,纪念段君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不退房,房主不答应,有些房主直接找住房单位和个人交涉,常常发生冲突、殴斗,有的房主趁占房户不在家撬锁、在墙上打洞,进屋把东西搬到外面去,强占住房。

  北京市客车装配公司四厂的崔氏兄弟和自动化仪表五厂的6位职工,联合给市委领导写信说:1981年3月1日前,仍不把占用我们的房子还给我们,我们就将用自己的方式抗议。

  面临这种局面,新上任的段君毅感到这不是个小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他一方面责成赵鹏飞、陆宇澄、叶子龙等有关领导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一方面亲自深入到退还私房的后进单位调查处理。

  段君毅指示客车装配公司四厂,先给崔氏兄弟解决两间住房,以缓和矛盾。然后又下达切实可行的文件,要求占房单位从1981年起,每年在新建住房中拿出20%作为退房用,逐年完成。

  可有的单位错误地认为,这是第二个140号文件,也可以不执行。段君毅决定抓典型,杀一儆百。他来到北京市交通运输局和公交总公司检查私房退还落实情况,这两家单位的退房面积比规定差了很多,不到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

  段君毅当场作出指示:先写检查,等候处罚;今年少分的部分,明年补上。再不改就执行纪律。第二天,两家单位都紧急召开党组会,制定落实措施,写了检查。市落实私房办转发给全市各单位,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私房落实工作。退还私房需要资金,段君毅亲自找国家有关部门请求拨款,加快了退还私房的进度,从1983年到1985年,每年退还私人住房近万间,到1992年共退还6.7万余间,占应退房的93.3%,私房退还政策得到了基本落实。
1942年,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部分领导人合影,后排为段君毅(时为行署副主任)。
1965年,段君毅同志在长春第一汽车厂蹲点时与工人交谈。

:河北大学发生校园车祸1死1伤 肇事男子高喊"我爸是李刚"
16日晚,河北大学校园内的事故抢救现场。
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校园内的事故抢救现场。

  河北省保定市急救中心10月17日晚间证实,位于此间的河北大学新校区16日晚被肇事轿车撞伤的两名女生中,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重伤者脱离危险转院治疗。

  据目击者介绍,16日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易百超市门口,一辆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撞倒两名穿着轮滑鞋的女生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该李姓年轻男子却高喊“我爸是李刚!”

  事发现场,肇事车辆前挡风玻璃当场撞碎,两被撞女生一人昏迷,一人倒地不能动,昏迷女孩头部有血迹。事发后,有学生去通知校警卫室,有学生去通知校医,有学生拨打了110、120,也有学生记下肇事车辆车牌号。

  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百楼派出所17日下午向记者证实,16日晚该所确有值班民警出警到该事故现场,但称对肇事者身份不清楚。随后记者来到保定市交警二大队事故中队值班干警处,被告知当晚处理事故的两名值班干警还未回来,具体情况仍不清楚。

  17日16时30分许,记者来到保定市急救中心。在三楼ICU重症监护室外,有近20名男女学生焦急等待。据一女生介绍,正在抢救的女生为河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一新生,姓陈,20岁,现在仍未脱离危险。另一名女生左腿骨裂,已脱离危险并转院治疗。当现场一男生约记者出来介绍详细情况时,遭一自称学校老师的男子阻拦,并称等有结果再说。

  另据河北媒体报道,两名女生被当场撞飞,随后落在车的挡风玻璃上。在被拦截后,该肇事者口出狂言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两日来,该事件引起此间网民广泛关注,网民纷纷在论坛和贴吧中声讨肇事者。经记者多方了解,该肇事男子的父亲确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记者 吕子豪)
中国网事:温州惊现“我爸是李刚”相似版
  这是百度快照里保存的网友zongzi3《“我叔叔是金国友”——永嘉惊现“我爸是李刚”》原始帖子(1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新华网温州12月21日电温州惊现“我爸是李刚”相似版:酒驾又打警察者扬言“我叔叔是金国友!”

  “中国网事”记者张和平

  日前,温州爆出“我爸是李刚”的相似版,酒驾又打交警的肇事者扬言:“我叔叔是金国友!”此事经当地网站703804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日傍晚,肇事者金建兄慑于警方压力投案自首,警方认定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和阻碍执行公务,对其处以行政拘留20日。

  12月18日,网友zongzi3在703804网站发了一篇题为《“我叔叔是金国友”——永嘉惊现“我爸是李刚”》的帖子称:12月17日晚,一名起亚轿车的驾驶员金建兄与一辆奥拓车发生刮擦,温州市永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瓯北中队一名民警接警带领2名协警赶到现场处理。当交警发现金建兄身上有浓重酒气,要求双方驾驶员配合进行酒精检测时,金建兄随即对民警破口大骂,后又电话召集多人对3名民警、协警殴打,并宣称:“我叔叔是金国友,跟老子作对的话非弄死你们不可!”同时贼喊捉贼大叫:“警察打人了,警察把我打死了!”,随后,这伙人打砸奥拓车,造成该车车顶与右侧车门全部损坏。当其他民警赶到时,他们逃离现场。
"我爸是李刚"曝温州版 酒驾男叫嚣"我叔是金国友"

  该网友称,此人口中所称的“金国友”是永嘉县公安局副局长。

  这个帖子发出后,引起众多网友“围观”、“顶帖”。截至12月20日晚11点,访问量15000多人次。许多网友发表网评网议,对金建兄的行为提出质疑。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向永嘉县警方核实网友报料,永嘉县警方告知:网帖内容基本属实。
  这是处警人员被肇事者殴打的表皮伤痕(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俊才 摄

  据当时在现场处理这起交通事故并被打伤的协警麻怀宇说,起亚轿车驾驶员当时非常嚣张,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就破口大骂,还声称:“我叔叔是金国友,跟老子作对的话非弄死你们不可!”混乱中还听到旁边有人故意起哄,叫着“警察打死人了”。

  目前这起事件已引起温州警方高度重视。20日上午,温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叶寒冰要求:立即组织警力控制肇事者,认真调查,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在内部查一查,永嘉县公安局副局长金国友平时有没有给肇事者作后台。

  永嘉县警方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调查此案,并通过金国友敦促肇事者、其侄子金建兄接受警方调查。金国友表示:积极配合,支持警方严格依法处理。20日下午5时许,涉案人员金建兄在金国友动员下向警方投案自首。

  永嘉县警方称,经初步调查,金建兄承认自己喝酒、骂人、打人、砸车及声称“我叔叔是金国友!”等事实,根据笔录,他说抬出叔叔身份的目的是想让民警放过他,不要追究酒后驾车一事。

  20日晚,警方认定金建兄的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和阻碍执行公务,决定将其行政拘留20日。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案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是处警人员被肇事者殴打的表皮伤痕(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俊才 摄
  这是处警人员被肇事者撕破的警服标识(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俊才 摄
黄山事业单位被指招多名领导子女 笔试最高仅仅55分
  近日,网友曝光安徽黄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最高成绩为55分,被质疑“完完全全为当地领导子女解决就业所专设!”有多名领导子女进入面试名单,招聘人员称“这很正常”。

  记者从2010年12月20日发出的《2010年黄山市徽州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中了解到,此次招聘,20日发出通知,考生需在21日至23日报名,26日进行笔试,30日公布面试名单,2011年1月3日开始面试。总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按5:5的比例合成。

  前日,记者采访了徽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据介绍,时间仓促是因为年底必须解决一部分编制指标。

  据网友爆料,此次进入面试的,有徽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范茂彬、徽州区纪委副书记谢其进、徽州区一中校长朱子冰、徽州区教育局副局长余秋红等多位领导的子女。网友还补充道:“以上还不是完全领导子女名单。”记者在政府网站上核实到这些官员的职位均属实。

  参与招聘全过程监督的徽州区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对名单中有领导子女回应称“这很正常的”。徽州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对此解释为:“面试名单中领导子女只有几个,大部分都是非领导子女。领导子女和其他老百姓的子女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大家都可以报考。我们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记者在《面试入围名单》中看到,进入笔试环节的29位考生,在这场百分制的考试中,最高只有55分,最低31分。其中50分段的仅两位,分别为50分、55分。有网友质疑说,“难道,事业单位真的无人愿意去,要招如此素质之人?”对此,徽州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解释为:“这次题偏难,专业知识大家不一定考得好。”

  :湖南“局长之子未毕业直接当公务员”遭网民质疑
  位于左上角的公示栏照片,是冷水江市人事局原局长曹长清的照片。现在曹长清已经退居二线(12月26日)摄)。

  新华网长沙12月26日电(“中国网事”记者明星、袁雪莲)一名在校大学生,被安排进家乡湖南冷水江市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上班,享受事业编制。12月25日,一份名为《请求安排子女工作的报告》的复印件在网络流传。写报告的人,正是时任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而在报告上面,还附有冷水江市委书记刘小龙、市长何志光、常务副市长陈伟志的亲笔批示。

  局长之子未毕业 领导特批“公务员”

  这份报告中写道:“市委、政府领导:在即将退出工作岗位之时,特向领导提出将儿子安排到市财政局工作的报告。为党工作了几十年,从未因个人的事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儿子大学本科毕业,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请组织上给予关心照顾。报告人:曹长清 8月16日。”

  其中,刘小龙在9月2日批示:“请志光、伟志同志予以关照,研究解决。”陈伟志则在10月11日的批示中写道:“拟同意安排到市财政局事业单位,请何市长批示。”何志光在同一天作出“同意”批示。

  网帖同时曝出,曹博文是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7级本科班学生,2011年才毕业。作为证据,发帖者同时附上一份《冷水江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使用通知单》影印件。该影印件内容指出:“市财政局:经研究,如符合进入条件,同意曹博文等壹名入编,其工资从全额事业经费中列支。落款为冷水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时间为2010年10月18日,同时附有该单位公章。

  发帖者称,湖南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领导小组于2010年7月28日发文《关于批准娄底市蔬菜管理局等108个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通知》)规定,冷水江市财政工资统发中心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官二代大学未毕业就直接安排当了公务员”的帖子被网友曝出以后,立刻引发关注。网友“pippochen007”说:“这是明明白白的不平等、双轨制,要严惩以权谋私之辈。”
  这是从网上下载打印的网帖,有曹长清的报告原文和市领导批示,以及市编办盖章的冷水江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使用通知单(1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明星 摄

  取消聘用资格 政府着手调查问责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26日赶赴湘中工业城市冷水江,对网帖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

  何志光对记者说,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了解,这个网帖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市里召集人事、编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初步处理意见。组织上也对曹长清进行了批评教育,他表示虚心接受组织的批评教育,愿意接受组织的处理。

  陈伟志介绍,冷水江市地处湘中丘陵山区,工资待遇并不高,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导致人才缺乏,“用人荒”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财政局专门就此事向市里报告,经市里相关领导开会研究,认为可以在毕业大学生中择优录取,选几个专业技术人才,“特事特办”。时任市人事局局长的曹长清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曹长清后来就打了报告给市领导,请求将儿子安排进财政局工作。“接到报告后,我们研究认为,财政局下属的工资统发中心当时属于事业单位,急缺人手。曹长清的儿子是大学本科学历,所学专业是经济管理专业,也比较对口,就批准了这个人事安排的方案。”

  陈伟志说,在批示曹长清报告的时候,工资统发中心确实仍是“事业单位”,冷水江市是11月30日收到湖南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领导小组发过来的相关文件,告知冷水江市工资统发中心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今后也将“凡进必考”。陈伟志表示将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市编制办需要对所进人员的身份和档案进行审核。冷水江市编办主任钟萍说,市编办没有把好用人关。相关的经办人员以为曹博文已经大学毕业了,就开出了冷水江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使用通知单。

  就在记者采访当日,冷水江市对此事作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鉴于曹博文仍系在校学生,没有取得大学本科文凭,不符合聘用条件,市人民政府决定责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编办取消其聘用资格。

  二、鉴于相关部门在此事件中存在资格审查不严的失误,责成纪检、监察部门组成调查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将以此为教训,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人事编制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人事编制工作纪律。

  在冷水江调查采访时,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多次电话和通过市委有关部门联系曹长清采访,但是始终无法联系上。

  中国青年报:"史上最强政府招考" 财政局为副厅领导女儿"量身定做"招聘

  “招聘名额1名。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

  这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人事局“关于县收费票据管理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通知”中提出的招聘条件。这份通知强调,“若报名数等于计划数免于笔试,只进行面试与考核。”

  结果,只有一个叫陈晨的女青年报名应聘。她“经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和体检”,已于11月初被聘用。

  日前,这个招聘过程被网友发至网络论坛,发帖网友戏称:“恐怕只有××领导的女儿才符合报考条件。”该网帖引发网上热议,网友称这是“史上最强政府招考”,怀疑该职位是为某人“量身定制”的。

  此次招聘是否存在暗箱操作?是否量身定做?招聘对象有何背景?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前往屏南县调查采访。

  据了解,屏南县收费票据管理所是县财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然而,在屏南县财政局办公大楼内,记者没有找到“县收费票据管理所”的牌子。该局综合股一位郑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局里就他一个人做票据管理工作,票据所的其他工作人员都被分到局里各股使用。问及新聘用的陈晨在哪个股上班,他说不知道。

  今天下午,屏南县财政局局长室、副局长室、纪检室的门都关着,负责人事的人秘股股长也不在。开门办公的内设机构有国库支付中心、外经股、行政执法股、教科文股等,记者在每个办公室询问“陈晨在不在”,得到的答复都是“不认识这个人”。记者打手机问“正在外地培训”的人秘股陆股长“新招聘的陈晨是否来上班了”,他说了声“不知道”就匆匆结束了通话。

  记者随后来到屏南县人事局,局长不在,一位郑姓副局长以“不是我分管”为由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该局办公室林主任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招聘的条件是用人单位提出的,人事局只是负责发布。

  傍晚,记者与宁德市人事局局长刘信华取得联系。他表示,这个招聘在设置条件和程序上都存在问题,“关于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招聘人员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说明”将很快上网。之后,记者从“宁德人事人才网”上看到这份说明。说明称,网络上有帖子对屏南人事人才网公布的关于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招聘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条件提出质疑。经查,网上对这一岗位设置条件的反映情况属实,同时,屏南县也未按规定将招聘计划报经宁德市人事局核准,程序上明显违规。经研究决定:取消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今次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已聘用人员取消聘用资格,并要求屏南县人事局、财政局对此事件认真吸取教训,做出深刻反省。

  晚上,在屏南县一位县委副书记的协调下,屏南县财政局局长游代进、县人事局局长张功成先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游代进介绍说,县收费票据管理所有8个编制,只有3个在编。今年六七月份,财政局向县政府提出以票据管理所的编制进一个人,准备放在国库支付中心使用。拟聘人员首先要懂得财务知识,由于涉及世行贷款等业务,所以需要国际会计专业的人员。

  记者询问为何设置引发网友争议的“国外学士学位”这个条件,游代进解释说,“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误,想不到引起网上这么大的反响。”他表示,“这是我一个人定的,没有经过集体研究,所有的责任都在我。明天一上班,我就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对我进行严肃处理。因为工作不称职,我准备提出辞职。”问及被聘用者陈晨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读书,游代进称,“招聘条件是我设置的,但她是在哪个学校读书,我真的不知道”。游还说,自己没有参加对陈晨的审核,而且她至今还没来单位报到。

  屏南县人事局局长张功成说,县财政局提出进人要求后,经县政府领导研究同意,9月20日在屏南县人事人才网刊出招聘通知,整个程序是公开的,符合有关规定。之所以设置那样的条件,是因为财政局的国库支付中心工作量大、业务多,需要英语上等级的人,“最好有双学位,有国外、国内两个学位更好”。女同志比较细心,所以就设定了女性一人。

  张功成表示,现在看了网上的热议后,才察觉“当初设置的条件确实高了些、窄了点,有些不妥”。

  记者问,在10月25日开始的7天公示期内,是否有人对拟招聘人员陈晨提出异议?张回答说,没有,“要是有的话,我们早就改了”。据张功成介绍,在公示期结束后,陈晨已持人事局的介绍信到财政局报到。

  关于陈晨就读的学校和家庭背景,张功成表示不了解,因为“我没有参加具体的审核,也没有对她的档案进行很好地审阅”。他说,对陈晨的审核是由县财政局和人事局的经办人员进行的。

  晚上9点多,记者电话采访了屏南县委书记林共妙。林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招聘设置的条件显然不符合有关政策的要求,这种“量身定制”的做法是肯定不对的。第一步先取消掉,第二步请纪委和监察局介入调查,查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调查结果要尽快向社会公布,并依法依规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新华网:“官二代”招聘咋就能“非诚勿扰”

  新华网长沙12月26日电 湖南冷水江市“局长之子未毕业直接当公务员”遭网民质疑,当地政府取消其聘用资格调查问责。这是一起披着合法程序“特事特办”,打着美丽招牌的“用人荒”,以权安排“官二代”接班的闹剧,可以看到基层一些权力部门是如何用活用足政策,谋取权力之利。

  是打着人才招聘的幌子,上演“官二代”“非诚勿扰”的最新版本。新华网同一天报道,同时在湖南的另外一个城市武冈市卫生系统2009年以来以“人才调动”“双向选择”等方式,免试招进了一批工作人员其中有十多名新进职工既无医学教育背景,也不具备调入事业单位的资格,唯独有的是单位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的马甲。其前由福建平南县上演的“量身度作”的招聘,南京下关区的集体狂欢,招聘四人有三人就是“官二代”。这类“挖坑”是招聘,借着人才的幌子,在各地频频上演“官二代”接班的“非诚勿扰”似的闹剧,无需坐在宝马后面哭,只需有一个好爹,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就会在“官二代”面前轻而易举的到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舐犊情深,官一代为“官二代”谋取好前程,不足为奇,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代在官场,就能春江水暖鸭先知,可以从不同渠道早获取信息,这就让那些“官二代”占据了有利地位,“官二代”能有较好发展也就不足为其,这还是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从权力的角度上剖析,他们还是用公权自肥,置党纪国法度外,在利益面前不惜不换各种手段,或直接插手,或利益交换,或变换花样,让自己的“官二代”尽可能的在残酷的的社会竞争中,赢得先机,这种用权力谋私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信力,败坏了党风党纪,理应按照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给予严惩。

  从制度方面来看,这些“官二代”接班的闹剧,凸显了我们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还比较普遍,剖析这些典型案例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打着人才招聘的幌子,或集体牟利,或权力交换牟利,都是以尽可能的合法外衣出现,表明他们是知道法律制度的威严,但是在一己私利的驱使下,还是削尖脑袋,变化花样,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更有欺骗性,损害了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甚至扭曲、颠倒黑白,对社会公平的损害是巨大的,对党的执政基础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

  以招聘的形式安排“官二代”接班现象,必需得到遏制。我们不否定“官二代”中引起先天的优越条件和接受的良好教育,有杰出人才,但是如此使他们“脱颖而出”更有欺骗性,他如此选拔的“人才”会后患无穷,容易形成新的官僚阶层,他已不仅仅是权力腐败的怪胎,他的泛滥演变成了社会公平、创新发展的障碍,阻碍社会进步发展害莫大焉。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