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评论:严打管治互联网是下策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1月14日11:48

  严打管治互联网是下策

  【作者】廖保平(资深评论人士)

  出格言行固然会给这条河注入一股浊流,但河流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它可能被快速污染,但也会快速除污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最近,有媒体在谈“网络炒家”的问题,说是像“奥巴马女郎”、“兽兽门”、“阎凤娇裸照门”、“凤姐”等这样原本籍籍无名的人物在一夜之间成为热点,背后大都有“网络炒家”的精心策划和推动。因此,有舆论认为要对互联网进行严打、管治。

  有论者将“网络炒家”比喻成股市里操纵股价的大户,以及雇人排号的开发商。这确实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全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网络炒家炒作的“产品”不是股票和房子,而是“人”,所有的精心策划和推动,都是想让自己的“产品”受到关注,受到推崇,然后卖个好价钱,从中渔利。只不过,卖主将产品由物变成了人,把现实的吆喝变成了网络的吆喝。

  对于卖主的吆喝,哪怕吹得天花乱坠,你可以“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当然也可以瞟都不瞟一眼就走开。这些炒家卖的“产品”好与不好,会不会畅销,最终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能走多远,能不能被市场持续热捧要看“产品”的质量本身,并不是光有“卖点”就够了。炒作还只是第一步,炒家能不能赚钱,还要看红不红,有多红,红多久,这也是有风险的投资,并非总是只赚不赔。

  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网络炒家”看得像洪水猛兽,为此而高举大棒。某些时候,炒作只是一种广告手段,是为了引起“购买关注”,激起“购买欲望”。一个在网络上精心策划、用所谓的“网络水军”制造出的市场热捧效应,与开发商雇人排号制造热销效应异曲同工。但是,我们又要相信,人们的购买行为多数时候却是理性的,多半会三思而后掏钱。

  当然,这样说并非完全赞同“网络炒家”的炒作合理性。有些出格的炒作,比如违背法律,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就要制裁,该受到舆论谴责的就要谴责。网络已经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网吧实名制等一系列手段,都可以最大限度将人规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没有必要对之提心吊胆,欲打压之而后快。

  其实,网络的特点是开放流动,像一条流动的河流,出格言行固然会给这条河注入一股浊流,但河流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它可能被快速污染,但也会快速除污,它制造谣言,也平息谣言。网络上制造了种种传闻和虚假信息,种种的炒作和污蔑,但因为它是公共的平台,人人都是参与者,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很快地将虚假不法行为揭露得体无完肤,受到应有的惩罚。

  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开放、文明、进步的晴雨表,网络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映照着社会的自由和开放度。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已经成了公民表达意见的有效手段,有人说“上访不如上网”即这个道理。网络将“原子化”的公民联结成共同体,自觉参与到公共事件中来,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有重要作用,是社会进步的推手,这是网络的主流。我们没有理由要自以为是地站在“绝对正义”的立场,以“网络炒家”、“网络水军”来抵毁和妖魔化网络,让人觉得网络十分险恶,对网络生出恐惧感,从而为所谓的严打管治提供借口,这是下策。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