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中美各种问题相扣 靠反应式应对或逐一解决很难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01月15日14:18

  《瞭望》文章:中美贸易失衡的症结

  美国借口中方贸易顺差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压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做法,完全掩盖了中美贸易的真相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延棠

  驻华盛顿记者刘丽娜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全年,中国对美出口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中国自美进口1020.37亿美元,同比上升31.7%。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国。

  在投资领域,2010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利用美资金额24.19亿美元,同比上升18.75%。截至10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5.9万余个,实际投入646.25亿美元。中国对美投资步伐也在加快。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企业在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42.2亿美元,涉及工业、科技、旅游等领域。

  在全球经济仍未彻底走出危机阴影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不但是互利双赢,对于世界经济复苏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但是,过去一年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竞争、摩擦、博弈同样引人关注、令人担忧。“贸易战”、“货币战”等词汇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展望2011年,在财政和货币双重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增速将加快,但原有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化解。而中国经济虽先行复苏,却面临通胀预期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压力等众多难题。中美经贸关系将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顺差美国得利

  中方顺差,常常成为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引信。在过去一年中,美国联手欧盟等经济体在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稀土出口等问题上,频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对华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限制措施也层出不穷。据统计,2010年美国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共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6起,“337调查”18起。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出口利益,恶化了中国外贸发展环境,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给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向常态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但事实是,美国借口中方贸易顺差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压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做法,完全掩盖了中美贸易的真相。前不久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顺差,美国获益》的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即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虽不断扩大,但得利的主要是美国。

  文章说,2009年,中国全部出口的56%是外资企业创造的,拿走了65%的中国贸易顺差。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产品结构。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接近一半是加工贸易。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1月到11月,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83%。

  也就是说,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在中美贸易中,中国的加工贸易是顺差,一般贸易是逆差;货物贸易是顺差,服务贸易是逆差。统计显示,2004年至2008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年均增长35.4%,远高于同期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的增幅。

  摩根士丹利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接近6000亿美元,并帮助美国企业降低成本和控制通胀,而在同一时期中国获得了2291.8亿美元的顺差。

  拿当今市场上颇受欢迎的个人电子娱乐产品苹果“iPod”播放器来说,它是由苹果公司委托富士康在中国的代工厂组装。据记者调查,每台播放器在美国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美国本土企业获得163美元的附加值,中国只获得4美元工人工资。但是每向美国出口一台播放器,账面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

  综观之,美国企业通过在华投资设厂、委托代工等方式,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效提高了竞争力,并且收获了产品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中国在此过程中,尽管账面上有巨额顺差,却实际只收获了少部分利润。这表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恰恰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受益者。

  2010年圣诞前夕,本刊驻美国记者走进美国超市,一位母亲购物车里除了一棵松树,其他所有商品都是“中国制造”。可以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给美国人带来巨大利益和实惠。当然,中国通过扩大出口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所需要的“原始积累”,但中国为此支付的廉价劳动力成本、资源和环境代价却异常高昂。

  经贸冲突常态化与复杂化

  针对中美经贸前景,受访专家认为,在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国内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心态和舆论可能会积极膨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华贸易政策。中美双边经贸冲突可能出现常态化和复杂化的形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认为,经贸利益目前仍然是中美双方最重要的共同利益所在,但继续扮演“压舱石”或“润滑剂”角色面临挑战,有成为两国关系最大摩擦源的风险。

  他说,中美两国目前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美国强调五年出口倍增、实体经济再造计划,中国则在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双方既有的经济互补优势为此可能遭到削弱。经贸关系政治化的倾向,给既有的经贸关系发展增添变数;金融领域的明争暗斗,已演化成两国全面战略较量的主战场。

  根据美国国会民主党领袖斯滕尼·霍耶日前发表的讲话,2011年国会的主要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国会的经济政策将从危机应对转向推动增长,包括减债、创造就业、重塑美国制造业、扩大出口、提高中产阶级生活水平、改善监管、进一步改革税制、改进教育和加强研发等。届时,两党将寻求妥协,争取把美国经济带回更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复苏的路径。

  专家指出,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美国对华倚重点,同时也是压力点和冲突点,将主要集中在市场、资源和人民币汇率三方面。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中国市场。2010年美国以中国“自主创新”政策为突破口,要求中国改变产业政策,给予美国企业同等待遇。美方近期的一个特点是更多诉诸多边机制解决争端。近3个月,美国两次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而且可能还会有新的诉讼。2010年12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声称已就中国政府对风能产业补贴一事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二是继续施压对美出口战略资源。近期最突出的例子是稀土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010年底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对中国政府今年“干预经济”感到不安,称美方督促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但“中方迄今不愿意改变政策”。

  三是在分担危机成本方面,将继续抓住汇率问题,要求人民币升值。在汇率问题上,不排除在中国领导人访美后形成新一轮压力。特别是如果美国的失业情况得不到明显缓解,国会可能会有新的动作。

  此外,美国还利用多边国际机制对华施压。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加大对亚洲的投入,防止中国实力增长威胁美国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辛格强调,2011年世界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主要政策,重点仍是中国。

  在竭力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美国也在加强对本国市场的保护,最新措施是加强法律壁垒。国会参众两院2010年12月先后通过关于食品安全法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权限有所扩大,这意味着来自中国等国家的食品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检查。

  为何美国对中国出口太少

  1月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参加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中美科技创新与合作发展论坛时表示,中美经贸合作正面临新机遇,双方在新兴产业、高科技和资金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他说,中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也正在推动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实施出口倍增计划,新建和改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电网等基础设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经济是结构性互补关系,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蒋耀平认为,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不能只靠中国自身的努力,美方应正视两国的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特点,在放宽对华出口管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所言不无道理。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对美出口占中国对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9年的6.6%增长到2008年的17.7%。与此同时,尽管美对华出口总额在不断上升,但其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却从1989年的9.7%降到2008年的7.2%。因此,中美贸易失衡的准确描述应该为:为何美国对中国出口太少?

  美国对华出口份额下降,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加强了高技术行业对华出口管制,放弃自身比较优势向中国大量出口低端产品。以2005年为例,在出口到中国的6000余种商品中,美国在其技术含量最高的15种产品上对华出口额共计30.7亿美元,占当年对华总出口额的10.6%,而这15种高技术产品共占美国对印度出口总额的18.1%,显著高于中国。令人惊讶的是,废钢、废铜和废铝对华出口占其全球出口的份额分别达到75%、61%和61%,位列美对华出口份额的第一、二、三位。

  另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高技术产品仅占中国进口的全部高技术产品的6.9%,这一数字2001年是18.3%。

  足见,对华出口结构扭曲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失去广阔的中国市场,最终也会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这是中美双方和企业界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需要中美双方从战略高度共同谋划互利共赢的未来,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步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