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突尼斯骚乱事件 > 11突尼斯骚乱消息

西方称突尼斯革命将扩散 埃及被西方的干预激怒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1月18日14:58
  “突尼斯式剧变将在阿拉伯世界扩散是一派胡言,我们应该警告西方,休想干预我们的事务。”这段明显愤怒的话是埃及外长阿布·盖特16日在阿盟一次会议前夕对媒体说的。西方舆论当天预测了将被“茉莉花革命”传染的多个国家,埃及首当其冲,埃及因此被激怒。现在突尼斯事变在西方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完全不同的情绪,西方的赞扬是无条件的,一些评论家似乎没搞清下任突尼斯总统是谁,已在称赞这个北非小国是“开启阿拉伯民主化浪潮的变革先驱”,有人提出阿拉伯世界的国王、埃米尔和总统们都应倾听“为独裁者敲响的警钟”。阿拉伯世界则流动着不安,西方与阿拉伯国家出现复杂的舆论冲突,一些国家的社会内部出现舆论分裂,整个中东的社会动向及外交动向都受到高度关注。

  埃及被推向漩涡中央

  过去两天,“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仓皇出逃”的意义被西方舆论不断引申,各种评论给阿拉伯世界当前的政治现实形成强大压力。有人说它像引发东欧剧变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有人说它像柏林墙倒塌,是“颜色革命”名单上新添的一朵“茉莉花”(西方称突尼斯剧变为“茉莉花革命”)。法新社说,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次经历国家领导人被街头抗议赶下台的剧变,英国《金融时报》则称赞突尼斯是 “变革的先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是阿拉伯人办的,它也说,突尼斯剧变警告了“阿拉伯世界的暴君”,“他们将不再免疫于人民的怒火”。

  “突尼斯革命给中东所有独裁者敲响了警钟。”《华盛顿邮报》以此为题的文章说,发生在突尼斯的这场起义不仅对北非国家、甚至对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是大地震,它说明在人民的意愿面前,阿拉伯世界那些国王、埃米尔和总统们都不再是刀枪不入的。文章认为“茉莉花革命”首先会向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约旦扩散,这些国家面临与突尼斯同样的经济困境:食品价格高涨,许多青年人失业。文章特意点名提醒83岁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应汲取本·阿里的教训,尽早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 这种一边倒的评论还有很多。“饥饿革命。”这是美国《时代》周刊16日给此次突尼斯剧变创造出的新词。文章说,突尼斯爆发革命的根源在于失业和高物价让人们挨饿,现在阿尔及利亚人、埃及人和也门人也在挨饿,说明“饥饿革命”很可能扩散。最近,类似言论在西方舆论上很多,德国《汉堡晚报》的说法是“北非统治者害怕突尼斯病毒”。

  英国BBC称,此次突尼斯剧变的导火索据说是26岁的菜贩博阿兹因抗议摊位被警方取缔而自焚,他将被作为反对独裁统治的标志和烈士记入历史,而现在每一个阿拉伯人都是博阿兹。法新社称,上千名受到突尼斯剧变鼓舞的也门年轻人在首都萨那示威,要求总统萨利赫下台。此外,过去一周阿尔及利亚有4名年轻人效仿博阿兹自焚,一名埃及年轻人17日也在人民议会前自焚,但未遂。

  突尼斯剧变发生后,阿拉伯世界官方的反应被西方形容为“谨慎而沉默”。沙特解释称,收容本·拉里流亡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科威特和阿联酋呼吁突尼斯恢复稳定,哈马斯借机警告“腐败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小心本·阿里的下场,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则埋怨突尼斯人被网络上的谎言蒙蔽,太急于赶本·阿里下台,他称赞后者将突尼斯建设成旅游胜地,为国家做了不少好事,起码应执政到2014 年任期结束,甚至终身执政。

  16日,埃及外长阿布·盖特发出了阿拉伯世界迄今最强硬的声音。这位正在埃及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为本周三开幕的阿拉伯联盟经济峰会作准备的外长说,埃及建议与会阿盟国家发表一份声明,警告西方国家,“休想干预我们的事务”。他还说,那种认为突尼斯发生的事情会扩散到其他国家的说法是“一派胡言”。法新社分析说,阿布·盖特很可能是在回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周对阿拉伯世界政治的干预。她就突尼斯局势警告说,阿拉伯国家的执政基础正在沉入沙中.各国领导人必须与人民合作。

  埃及《共和国报》17日说,埃及总统府发言入阿瓦德还驳斥了半岛电视台传出的一个谣言。该台称穆巴拉克为防止 “茉莉花革命蔓延到尼罗河畔”在开罗召开紧急会议。但阿瓦德说,穆巴拉克人在沙姆沙伊赫,半岛台的报道缺乏新闻道德。

  阿拉伯媒体中也出现反思声音。阿联酋《海湾新闻》说,突尼斯事件将是阿拉伯世界的拐点,阿拉伯国家应该明白,世界变了,他们必须倾听人民的声音。

  “我们的政府是不好,但总比没有政府强”

  16日至17日,突尼斯国内局势依然动荡。突尼斯军队与支持本·阿里的武装 16日夜在总统府附近发生激战,政府军到 17日清晨才控制总统府。总理加努希称,将在17日晚宣布成立过渡政府。当日有消息说,本·阿里多名亲属遭逮捕,法国情报机构还怀疑本·阿里的妻子特拉贝尔西在逃亡前从突尼斯带走了1.5吨金条。

  “耐心,是美德。”17日,这句话成了突尼斯《早报》头版文章的大标题。文章呼吁民众冷静克制,不要卷入不必要的纷争,要安心本职工作,少上街闹事等。文章援引突尼斯《宪法》和《选举法》分析了继任总统应该具备的条件,而对于街头革命这种形式,文章表示了不认同,认为它使一个稳定的国家顷刻间处于无序和混乱中,让许多无辜者成为牺牲品。

  一些西方媒体也在质疑西方是否高兴得太早了。美国《外交政策》题为“为什么突尼斯革命不会扩散”的文章说,一些人认为突尼斯剧变是开启阿拉伯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催化剂,觉得它很像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但从人类历史来看,革命并不是那么容易扩散的。文章说,阿拉伯国家彼此间情况不同,阿里没有挺过挑战,不代表其他阿拉伯领导人也无法做到。受到警示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未来反而会更加谨慎应对,避免革命重演。此外,如果突尼斯局势陷入长期混乱,阿拉伯人将更不会倾向于挑战他们的领导人,他们会说:“嘿,我们的政府是不好,但总比没有政府强”。

  “阿里被赶走了,但突尼斯会改变吗?” 提出此问题的BBC说,阿里1987年正是通过政变推翻此前执政多年的前总统布尔吉巴上台,如今,他又在政变中下台。两次政变中,军队都起了决定作用。现在的问题是,突尼斯将迎来怎样的前途,是走向自由民主之路,还是它不过是军方一个策略,最终权力还是被该国政治精英攫取。文章说,目前来看,两种可能性的信号都有,而且突尼斯反对派的势力非常弱,总理加努希本身就是引发民怨的经济政策的参与制定者,是“本·阿里的人”。

  “这恰恰说明突尼斯事变与颜色革命有本质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l7日对《环球时报》这样说。她告诉记者,“颜色革命”是一个有着明确指向的政党通过煽动街头抗议推翻另一政党的过程,是颠覆性革命,有很强的组织性。可突尼斯的民怨指向的是总统个人,而非他所在政党。如今总统虽走了,但其执政党和政府人员并没变动。

  强人政治与街头政治的搏斗

  17日,多数俄罗斯媒体将“茉莉花革命”归为“颜色革命”的新品种,有人担心 “颜色革命”卷土重来。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突尼斯剧变更像是阿拉伯 强人政治与街头政治的搏斗。在西方舆论对本·阿里的诸多非议中,23年的独裁统治成了其主要罪名之一。然而西方舆论很快发现,本·阿里的任期并非最长的,他的前任布尔吉巴执政31年,也门现任总统萨利赫执政32 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执政也接近30年。

  一位熟悉阿拉伯事务的中国专家说,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任期长与这些国家有强人政治传统有关,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是战斗英雄出身,在民间具有很高威望。在过去几十年中,阿拉伯很多政治强人与欧美国家政府的关系不错,本·阿里本人也曾被西方视为“反抗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堡垒”。突尼斯剧变后,有法国媒体甚至质疑政府抛弃了多年来无条件支持的老朋友。

  为什么街头政治此前在阿拉伯世界成不了气候?英国《金融时报》说,这个星球上其实有两个阿拉伯世界,一个是人口稀少、资源富足的海湾阿拉伯国家,那里家长式的管理和福利体系让人民生活富足、政治温顺,而3.5亿阿拉伯人中的3.2亿人生活在另一个阿拉伯世界,那里经济压力大、贫富差距严重,政治紧张,比如拥有1000万人口的突尼斯。但文章认为两个阿拉伯世界的共同点在于人们的委屈都受到强大社会保守势力的抵制,而这是街头政治推翻政府此前在阿拉伯很少发生的原因。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