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图书馆就这样成为天堂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20日13:36
  声音导读

  自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1月18日,杭州市图书馆馆长楮树青在微博上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微博被转发了5000多次,不少博友直赞这位馆长有北大遗风(1月19日《青年时报》)。

  乞丐不等于素质低

  在不少人的眼中,乞丐的生活就是讨,就是向社会乞求施舍。殊不知,不少乞丐的知识水平并不低,只不过由于机缘巧合,成为了一名乞丐。这其实可以从杭图办公室主任刘丽东的话中得到印证:“我感觉一些拾荒者和流浪汉的素质一点都不差,他们经常会在看书前主动洗手,甚至有些人读的书报层次比普通读者都高。”

  作家沸程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想博尔赫斯这句话的指向应该是这样的: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场所,应该是静谧、温馨和幸福的所在,在这里读书求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贫富职级之别。这种“图书馆的天堂模样”在辐射平等观念的同时,更折射出一道格外美丽的人文风景。

  教师辛木

  社会的大门是否依然“庭院深深”

  图书馆的大门开了,连接图书馆的社会之门是否依然“庭院深深”?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萝卜招聘”、权力家谱,诸如此类,足以毁灭图书馆的开放价值。一个多元的社会,在承认先赋差异的基础上,应淡化后赋的区别而所谓“分享”理念,也许就是摈弃市场功利思维,心存悲悯地让每个人都能自由流动、让每颗心都有梦想去安放。

  读者邓海建

  给予公平,穷人也会成功

  诚然如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本来得到的资源和信息就相当有限,如果社会再剥夺他们本应该享受到的权利和服务,我们的社会阶层流动就会凝固,造成更大的不公。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太阳不会因为乞丐和拾荒者的身份而拒绝给予他们阳光,只有真正懂得平等和尊重的社会才是真正文明、成熟的社会。

  媒体人廖水南

  图书馆的开放性是制度设计

  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设计。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保障了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1997年,美国政府还颁布了“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案”,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图书馆之间以及与教育性机构之间的网络化建设;对享受不到图书馆服务的人,特别是对贫困家庭中7岁以下的少儿提供图书馆和信息服务。

  媒体人石川

  常识在实现中往往变得稀缺

  正如杭图办公室刘丽东主任所说,“这也算新闻?这是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正常的东西之所以成为“新闻”,承担“应然”责任的杭州图书馆之所以获得广泛赞誉,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固然离不开微博的强大力量,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应然”价值在“实然”的事实层面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太多的图书馆都对读者有所选择、有所限制,所谓公共、开放、平等的服务理念,其实都是打了折的,不够纯粹。

  读者陈尧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