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王玉勤在为顾客称量蔬菜的重量。菜贩王玉勤是合肥市芙蓉农贸市场的一个蔬菜零售商,近期的蔬菜价格上涨并没有给王玉勤带来相应的收益,相反,由于菜价过高,他的生意并不太好。菜价高涨的月份,也是他菜摊利润较低的月份。“尽管相对于合肥市区的农贸市场每月五六百的摊位费来说,自己的摊位费已经很低了,但是如果按照下降20%的标准来算,每个月也能少支出60元”。对于每天凌晨2点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货的王玉勤来说,60元是他和妻子辛苦一天的收入。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2010年经历一轮“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粮高宗”、“苹什么”后,“物价高”无疑将会是本届广东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20日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这个话题已经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今年广东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的提案都和物价有关。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纲军表示,不能只让油价飞、菜价飞,也要“让工资飞”。他今年的提案主要是关注物价,不仅提出要提高纳税起征点,也提出要调整纳税结构,建立合理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和一般工资增长机制。
省政协委员陈日远则建议政府尽量减少蔬菜销售的中间环节,让菜农与超市直接对接。
省政协委员张平功指出,文化消费太贵,他建议政府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文化推动不能以赚钱为目的,要加大投入,补贴及时到位…… (许静 鲁钇山 董枊 余颖)
“还是工资增长最幸福” 20日上午,来自深圳的省政协委员陈纲军,带来了关于工资话题的提案,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陈纲军认为,生活日用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增长,是目前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最大问题,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非常必要。
“我们可以参考物价的增长指数,作为制定工资增长机制的参考标准。”陈纲军称,物价增长,让老百姓生活质量下降,但可以用工资增长的方式补回来。另一方面,GDP增长了,也应该让老百姓从中获得实惠。他还指出,日本虽然物价高,但是“十年收入倍增计划”让国民的收入不断增长,抵消了物价上涨的影响。“我们也应该有勇气制定收入倍增计划。”
在具体提案上,陈纲军认为,一方面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同时还要调整“个税”增收重点。他说:“统计数字表明,70%的"个税"是广大工薪阶层提供的。大量高收入人群中免税者比较多,并且他们还通过各种方法逃税。”
钱越数感觉越薄 羊城晚报记者 侯恕望 摄 另一方面,陈纲军强调,要建立正常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和“一般性工资增长机制”这两种机制。“不能物价一上涨就再加点补贴。一定要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
陈纲军认为,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最低工资指导线,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的关心和爱护。不过对于最低工资标准,他明确表示:“这个标准不会带来幸福感。”
有一种争论认为,对最低工资设限,是干预经济自由。对此陈纲军认为,要允许不同国情、不同经济实体间实行不同制度。“我认为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放任对工资的管理,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伤害后找不到依据来维权,就很可怕。”他表示,在现阶段干预,对弱势群体来说,有一定必要性。
陈纲军直言:“虽然各级地方政府有很多措施,像平安广东、法制广东、安全广东等,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工资增长最幸福。”
鸡蛋也涨价,一位广州阿姨差不多要将它奉若神明了 何奔 摄
“涨价潮”调查 现象1 农产品 天气、农资、运费……推涨因素仍多 一场霜冻,合作社农民两天损失十多万元;从化一万斤菜运到广州路费就要600元
这一轮通胀中领涨的是菜价。去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但记者了解到,今年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上旬50种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显示,1日-10日,除白条鸭外,其他食品价格环比均未下降,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豆角环比上涨达13.4%。
寒冷天气,是造成菜价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广州市从化清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张灿新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以来,广州郊区霜冻频发,仅12月16日一场霜冻,合作社农民两天就损失了十多万元。
日渐高企的人工、不断上涨的肥料和农药价格,都有可能推动菜价上涨。广州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营销发展部副部长马振艺告诉记者,去年农资价格走出“U”形。以尿素为例,年初每吨1900元,5-6月降到约1500元,10月以来又升至1900-2100元。预计今年在国家调控下,价格可能会稍降。
除此以外,油价上涨造成蔬菜运费水涨船高。记者调查了解到,广州郊区的菜农,将从化的一万斤菜运到广州,眼下光路费就要600元。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日远提出的“农超对接”,是广州市正在大力推进的“降菜价”的主要措施之一。去年年底,广州大型连锁超市采购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表现场签约,“敲定”鲜活农产品1850万吨、金额562万元。今年将有更多蔬菜通过“农超对接”渠道进入市场。
现象2 日用消费品 大范围涨价潮正从农产品蔓延过来 羽绒服标价,去年600元今年1000元;香港“坐地起价”,老广赴港“打酱油”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下半年发端于农产品的涨价,现已蔓延至日用消费品。
在诸多涨价的消费品种类中,这个冬天另一个“涨”点是羽绒服。原材料价格翻倍,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大增,以及商家炒作“千年极寒”概念,使羽绒服价格大涨。最近想买羽绒服的网友“楚小鸭”抱怨:同牌子同样的衣服,去年标价600多元,今年则是1000元左右。
据了解,原材料方面,今年羽绒基价从三四毛钱涨到一块四毛左右;含绒量90%的羽绒价格,从最低时每吨8万元,涨到每吨近30万元;面料价格约涨了一倍。与此同时,厂家人力水电成本涨了近80%。
饮料、方便面等消费品价格,都正在不同程度上涨。“康师傅”日前表示全线上调饮料和瓶装水出厂价,每箱上调0.5元-1元。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大饮料业巨头,也都可能将其可乐产品价格上调一成左右。此外,2011年第一批绿茶进入市场,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国内日用品价格飞升,老广甚至跑到香港“打酱油”。不过,不少经常往返粤港购物的市民反映,今年这一招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大量内地游客赴港购物,购物天堂香港也“坐地起价”了。从2002年起每年圣诞都赴港“血拼”的广州白领Nicole告诉记者,2010年圣诞节香港商户折扣多为七折左右,往年则会打到五折甚至更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现象3 工资收入 市民普遍反映:工资涨幅跑不过CPI 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但工薪群体和夹心阶层其实也难以承受通胀的巨大压力
与全面飞升的物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民普遍反映:工资涨幅“跑不过CPI”。事实上,“涨工资”、提高个税起征点,多年来一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由于通胀侵蚀工薪阶层钱包,涨工资将成为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
距上次上调仅仅过了10个月后,广东宣布再提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达18.6%。一年多时间内,全国已有31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这固然能解决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燃眉之急,但不少市民反映,中低收入人群和工薪阶层在通胀中也难以承受巨大压力。网友“真实话好”说:“如果物价每年涨3%-5%,工资涨1%-3%有何意义?老百姓最大宗消费是看病和买房,就算是工资平均每年涨10%,但如果房价同时再涨5%,老百姓受得了吗?”
有媒体披露,近几年珠三角企业平均发展水平超过10%,一些加工贸易企业从10年前的“手工作坊”,变身为拥有工业园区和先进生产线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然而,农民工工资增长十分缓慢,有的一线工人工资还停留在10年前水平,形成强烈反差。
对比物价而言,职工工资的“相对下降”引起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称,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靠政府下令来提高企业职工收入,而要靠建立“谈判机制”。
资料图片:2010年12月6日,市民在山西省运城市一家大型超市选购蔬菜。运城市在市区各大超市开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供菜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成本,以低价菜供应市民。新华社发(薛俊摄)
专家分析此轮物价上涨:成因最复杂影响面最广 “涨价”并不新鲜,但对比近三十年中国的几次通胀,本轮通胀是何成因?为何关注度这样高?
广东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有关负责人指出,去年广东物价变动主要原因有几个:
———异常天气。这使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全国旱涝频发,也导致外地入粤产品涨价,还有不法商家利用恶劣天气炒作中药材、绿豆、大蒜、生姜,哄抬物价。
———政策性因素。1-10月国内汽油、柴油分别涨价16.0%和17.5%,共同上拉物价总指数0.19个百分点;1-10月房贷利率上涨2.2%,间接影响房租价格;部分市县陆续上调自来水价和污水处理费,1-10月广东居民用水价格上涨8.3%。
———货币政策。2008年底以来中国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对物价产生滞后影响,市场流动性充裕,支撑价格总水平上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易行健称,近三十年来,中国有三次明显的通胀。上世纪80年代,价格双轨制改革,计划经济压抑的需求被释放,引发第一轮通胀;上世纪90年代,外商投资升温,经济过热和货币政策宽松,引发第二轮通胀,CPI甚至一度超过20%;对比之下,本轮通胀成因更复杂,影响面更广,关注度更高。
易行健指出,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这一轮通胀的主要外部因素,由于国家在释放流动性上“用力过猛”,货币发行量过多,同时人币民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投资升温,又进一步引发货币超发,加剧了通货膨胀。
专家指出,由于这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单一原因引起的通胀,宏观调控需要有综合的眼光。对此易行健建议,平抑物价一要增加食品供应,二需管制货币,同时要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因素。记者许静
11月12日,北京市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北京市发改委此前公布了两个拟调整方案,一为从现行的2.05元/立方米调至2.28元/立方米,另一个则调至2.32元/立方米。今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统一提高国内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0.23元/立方米,并规定在调后基准价格基础上再上浮10%,同时要求各地尽快理顺下游天然气销售价格。北京市现行居民气价为2007年制定,价格标准为2.05元/立方米。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如何破题?代表委员吐心声:汽油、水电、有线电视等,都属垄断经营 如能打破垄断生活成本必降 从垄断企业的高收费入手
广东省政协委员曾少强建议:在解决“物价高”问题时,可以首先从打破垄断入手。他坦言,汽油、电力、有线电视等,都是垄断经营。比如装一套有线电视,要收费几百块钱,一个家庭如果要装几套,每套都要收费,算起来要几千块钱。这就增高了居民生活成本。除此之外,宽带费用、水电费用等,都很高。
“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打破垄断,允许市场竞争,必然会使大家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曾少强表示,垄断企业的“物价高”,是其他商品“物价高”的根源所在,只要降低了这些事关群众生活成本的价格,其他物品的价格也会相应降低。
提高工资只能靠升级转型
“解决物价高的另外一个途径,是提高工资,而真正能让企业提高工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靠企业的转型升级。”曾少强称,改革开放至今,物价翻了几番,但大家工资涨了多少?广东企业在国际上竞争,仅仅靠赚加工费,是不可能让大家的工资涨起来的。“一部苹果手机设计制造过程中,我们的企业赚的是最少那部分,大头被人家拿走了。”曾少强建言广东企业:如果从创意、设计到研发,都在广东完成,企业赚的钱自然就多,工人的工资也就可以随着上涨,这样来对抗高物价非常有效。
夹心阶层应予照顾
物价飞涨,工薪阶层的生活受影响很大。关注通胀下的“夹心阶层”,广东省人大代表俞雪花提出三条建议:一是从源头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比例,增加这部分人群的工资性收入。二是要切实控制物价。三是扩大政策优惠的覆盖面。
1月19日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3月1日起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这也在委员代表和广大群众中引起高度关注。有网友表示,提高工资最低标准,最怕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文件喊口号没用,重在执行。”有网友建议,两会代表委员们应就相关政策的执行问题,好好反映一下。
两会诸民生话题市民最迫切要求:涨工资 上海两会期间的调查显示,在众多“两会”民生话题中,“涨工资”成了市民最迫切的要求。
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2010年,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38元和1374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11.5%。2011年,上海要实现GDP增8%左右,“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民盟上海市委建议,应合理确定初次分配中政府、企业、职工收入的分配率,适当降低政府收入比例,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6%逐步提高到国际公认的50%到60%的比例。同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改变目前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工薪阶层、对高薪阶层调节不力的状况。
针对上海物价水平和消费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实,民盟上海市委还建议,上海可以向中央申请建立和地区物价、通胀系数相挂钩的“个税标准浮动机制”,单独提高个税起征点,从而增加收入。(许静)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