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新一轮伊核谈判,因为各方依然分歧严重, 谈判无果而终。有关各方在谈判结束后陆续表态。
在本轮谈判开始之前,外界就纷纷预测,谈判不会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伊朗坚持铀浓缩权利,并继续推动核研发进程,而西方不愿意解除对伊朗的制裁,有关方面在短期内无法取得共识。
伊朗问题一朝一夕难于解决,决定性因素要如何作用才有可能出现曙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教授在段接受邢斯嘉采访时谈到美国这样一个关键点
李绍先:5月份的时候,伊朗和土耳其、巴西达成一个关于伊朗低浓度浓缩铀用到国外进行交换,交换高浓度的浓缩铀这样一个土巴伊三方协议,尽管三方协议最后遭到了美国的否决,实际上伊朗就是有意要引进一些新的力量,我想随着土耳其、巴西这样新的因素,新的力量的进来,伊朗和谈判的原有的格局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原来的六方架构。
关键是美国态度,美国要真想解决伊朗核问题,我觉得他需要态度有所变化,一年多前,美国曾经同意伊朗把它手里拥有的低度浓缩铀到国外去换取少量的高浓度浓缩铀,浓缩铀置换这样一种设想,但是当土耳其、巴西和伊朗达成这样一个协议的时候,完全是美国原有同意了这样一个内容协议的时候,美国断然否决了。
联合国安理会从2006年以来已经对伊朗接连实施四轮制裁。美国和欧盟也对伊朗实施了单方面制裁。在这次伊朗核谈判结束后,有美国匿名高级官员表示,仍有“时间和空间”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伊朗核问题。他认为对伊制裁取得了效果,伊朗核进程已经放缓。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