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胡锦涛访美 > 胡锦涛访美评论

专家解析胡主席访美:应理性看待美方善意(图)

来源:国际在线
2011年01月25日11:01
美国民众欢迎胡锦涛到访

  白宫在一些问题上做出罕见妥协,但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将一帆风顺

  本报记者/李静

  本报驻美国记者/王珊珊

  本报特派记者/全宇虹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21日结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但这次访问带来的热度并没有随之散去。“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中美两国人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得幸福安康,让世界持久和平、持续发展。”胡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招待宴会上一席话让不少美国网友津津乐道。450亿美元经贸大单更是给美国带来了实惠:支撑23.5万个工作岗位,使70家美国公司受益。《世界新闻报》驻美国记者王姗姗在芝加哥采访时,刚一上出租车,司机就热情地打招呼:“你是中国人吗?我们需要中国,中国能给我们带来就业。”

  “需要中国”,这句话不再是对中国物美价廉商品的评价,也不仅仅是美国百姓的感受。 “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同样的话在胡主席访美期间,奥巴马总统说了至少三次,并写入了《中美联合声明》。无论是细节,比如奥巴马专门染黑头发,以最高规格欢迎胡主席;还是大局,中美开创合作伙伴新局面,发表内容务实的联合声明。这一切都让人看到,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上,越来越广阔的领域中,美国终于开始坦然承认并接受中国的重要地位。为此,美国正在渐渐学会对中国理解宽容、平等相待以及妥协让步。

  美改变居高临下的心态

  打开世界各大媒体的主页,胡主席访美相关报道已经蝉联重要版面头条数日,一向苛刻的西方媒体,纷纷散发出了温和的信号。“突破”、“合作”、“双赢”、“新篇章”等等成为定义“胡奥会”的关键词。美方对胡锦涛主席来访的极大重视并给予最高规格礼遇,更是各媒体用来表述美国已经“平起平坐看待中国”的佐证。英国《卫报》报道说,这种地位平等并非源自硬实力,其真正原因是中国的活力和发展趋势。《每日邮报》评论,胡锦涛的访问对奥巴马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开始接受中国这一东方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事实上,无论是坊间传说奥巴马专门染黑头发,打破惯例在白宫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私人晚宴,还是两国元首会谈、会见及共同出席各项活动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美国无疑已经在行动上为写入《中美联合声明》开篇的承诺做了注解:“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算上奥巴马在白宫欢迎仪式和记者会上反复强调“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成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的一员。”对于中国崛起的承认与接受,他先后表达了三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达巍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在胡主席访问美国的整个过程中,都突显了中美的平等姿态。“美国以前对中国一直有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经过这么多年的接触,渐渐感觉到不太能够改变或是遏制中国,这在美国国内大概已经达成共识。而且,无论是就业问题还是债务问题,朝核、环境气候……美国面临的挑战,要想解决,几乎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所以对中国的重要性已经开始承认,对待中国的方式也趋于平等。”

  划时代的伙伴关系

  有了相互尊重的平等态度,关系更近一层,也就不再是难题。两国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确认了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随行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国确定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事实,旨在进一步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以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伙伴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指出,两年内中美两国发表的两份联合声明中对于两国关系定位的不同表述方式,表明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一种态势,这种新的定位是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国际媒体纷纷将中美伙伴合作的新局面定义为“历史性突破”。路透社评论称,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顺利和成功的峰会,内容非常充实。中美通过制定共同目标和共同协议,将双方关系向前推进。《朝日新闻》评论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宣告“美中占据世界主要地位”的时代来临。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甚至把这次访问与1979年邓小平访美相媲美。

  美方做出罕见的妥协

  既然成为伙伴,就要在有分歧的时候给予理解,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细看《中美联合声明》,可以发现在一些中国关心的问题上,美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妥协:“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美联储近年来已采取重要步骤增强其传递未来展望和长期目标的清晰度。”“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

  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中国需要美国的经济稳定,美国的承诺无疑是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利益。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对记者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联合声明中对外国做出有关美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乃至美联储未来举动的承诺,实属“史无前例”。

  有关人民币特别提款权的阐述更被经济界人士视为“亮点”。因为这无疑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意味着在美元力量削弱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考虑接纳、推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此外,声明中还确定了 “中方代表团于2011年访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和其他合适的设施”、“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等一系列政治、军事、民间的交流项目。

  理性看待美方善意

  大约5年前,2006年4月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美。美国当时的接待规格远不能与今天相比,两国关系定调也仅仅是从“利益攸关方”发展到“建设性合作者”。让人不禁思索,最近5年发生了什么,让变化这样明显?

  答案显而易见:中国加速崛起,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发言权日趋重要。一场金融危机,美国实力大大削弱,且若不是中国力挽狂澜,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还会受到更大冲击。不再如昔日那般自信的美国,开始学习用宽容、理解的目光来打量中国这位“新伙伴”。

  同时,专家指出,美国绝对不可能做单方面的让步,美国在释放善意的同时,中国针对美国的关切点也做出了同样很有分量的承诺,例如“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

  尽管双方都释放了真诚的善意,但在一些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和最为关切的经贸问题上,中美尚未达成一致。达巍告诉记者,中美间有一些长期存在的分歧,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比如对台军售、涉藏问题等等,而且“我们也没看到美国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实质性的努力”。尽管联合声明讲得很好,但“一纸声明决定不了中美关系”。达巍强调,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也很好,但一个月不到就对台军售,紧跟着是2010年一整年的中美关系波折。因此,不必放大美国对中国释放的善意,而是应当理性地去看待此次访问的成果。中美之间要走的路还很长。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责任编辑:板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