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卖肉串男子资助上百贫困生 居感动人物榜首(图)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1月26日01:27
成名后,阿里木继续在毕节街头叫卖烤羊肉串。新华社发

  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授予草根慈善家39岁的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哈里克“新疆青年五四奖章”。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以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他的故事,使无数网民为之动容,誉之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感动2010

  网络投票高居榜首

  2010年底,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作为候选人之一,阿里木最终获得24万多张网络投票,高居榜首。

  当年9月,阿里木获评贵州省道德模范,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号召全省人民向阿里木学习。之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栗战书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多次“力挺”阿里木。

  在“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发起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给阿里木投了一票。

  “一夜成名”之后,他依旧有滋有味地卖着肉串。在阿里木租住的陈旧砖木房内,摆在客厅里的台式电脑,是他最值钱的物件。

  这个身材壮实、经常胡子拉碴的新疆汉子,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20元的蓝布裤子,一穿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便宜他常常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一个囊或两个馒头,加一杯水,就打发掉一顿饭。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觉得十分满足:“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收入大多捐资助学

  2002年,阿里木路过贵州镇远县,参与扑灭了一起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现金。随后,他将这笔奖金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钱,捐给毕节学院一位因贫濒临辍学的女生:“我第一次感到,500元钱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很小的数目,对贫困生却帮得上大忙。”

  从此,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收入,大多用在了捐资助学上。阿里木几乎没有存款,资助了多少,他也没个准数,“这么多年,有多余的钱了就去资助,直接资助的学生有100多个,加起来有10多万吧”。

  >>助学动机

  不能让孩子和我一样

  4年前,阿里木揣着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提出想资助一些困难学生。

  “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清楚地记得,“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个社会上有的是比阿里木生活宽裕的人,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

  “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和我一样。”阿里木对文化教育有着近乎崇拜的尊重,“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思想和命运”。

  省钱帮孩子很开心

  身边的朋友没少劝阿里木攒些钱,买套房,改善条件,可他总“听不进”。

  阿里木有个朴素的想法:“把字写在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在沙子上,只能保存一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省下的钱,帮那些孩子学文化,心里很开心。”阿里木说。

  2007年11月,得知大方县达溪镇聚河小学大部分学生没有书包后,阿里木从批发市场买了181个新书包。由于交通闭塞,不通汽车,他和朋友在农户家借了一匹马,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阿里木走进聚河小学破旧的教学楼,将新书包递到每一个孩子手中。

  如今,阿里木又打算未来10年攒钱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让那些得不到父母温暖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眼下,阿里木还想娶个老婆,“要求不高,她一定要能理解我的想法,支持我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传递爱心

  互相关心就会和谐

  “我做的一切,都是对那些在自己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好人的感激。”乐于助人的阿里木,永远记得在最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

  出生在新疆和静县乃门莫敦乡的阿里木,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当地供销社职工,一家9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读到高二时,家里没法再供阿里木上学,他选择了参军,后来复员回到地方。

  2002年,刚到毕节时,阿里木孑然一身,“身上只有10块钱和一个烤箱。”

  “这世上总有好人。”阿里木说,一个农民工兄弟请他吃过一顿两块钱的豆花饭,“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顿饭”。随后,一个并不太熟悉的酒吧老板借给他100块钱。有了本钱,阿里木拼命做生意,5天就把钱如数归还,“到如今,我们都还是好朋友”。

  “人关心人多一点,这个社会就多一点和谐。”阿里木说。

  阿里木说,他始终铭记当兵时老班长说过的一句话:“小的是家,大的是国家。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