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见闻】 “今天就可以开火煮饭了” 1月21日,汶川映秀镇气温低得冻脚。但“搬家”这件事,让该镇中滩堡村的村民们忙得汗流浃背。
上午9点,一辆满载家电、家具的大卡车驶入村里,停在一幢沿街新修的三层小洋房前,车上跳下来房屋的主人杨和军和搬家工人们,一些已入住的邻居跑来帮忙,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搬新家过新年的喜悦。
杨和军三步并作两步冲去开新家的门,看着头天从都江堰买的冰箱、空调等一一搬进屋,他激动地跑上跑下,为一家7口安排房间,“房子不错吧?今天就可以开火煮饭了!”
他的小女儿杨雪忙着挂灯笼,她已有两个春节没有与亲戚朋友一起过年,这下好了,“我们终于回家了!”
映秀镇党委副书记孙小飞告诉记者,震后多数家庭都在都江堰租房安置,前两个春节也就各自度过,“他们很期待大家庭团圆的温馨与快乐。”根据《汶川县映秀镇群众动迁入住方案》,映秀镇80%的群众将在春节前搬进新居,最近几天,镇上许多家庭都忙着搬家。等大家把新家收拾好,全镇要搞一个“千人坝坝筵”,居民们准备了春联、鞭炮,要好好庆祝。“大家心里高兴啊!映秀镇终于热闹起来了!”孙小飞说。
一砖一瓦都体现大师风格 如今的映秀镇,崭新的楼房沿街而立。“你看,那边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1月16日启用的镇卫生院是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何镜堂设计的;那栋青少年活动中心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孙小飞如数家珍,记者眼中的映秀镇可谓“星光璀璨”。
“贝聿铭的设计非常牛,施工队伍也是全国最好的,一砖一瓦都体现大师的风格!”这些让映秀人骄傲的建筑,今年3月将全部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
在映秀中学门口,一些工人正围坐着烤火。“娃娃也回来上学了。”工人们说,学校已竣工,前天刚铺设好塑胶跑道,九度设防、八级抗震,是两院院士吴良镛设计的,学校重建用的全部是新技术、新材料。
镇卫生院一角有一块2平方米的透明玻璃,方便游客参观。院长蒲倩说,医院设施齐备,是全国同级医院中最好的,“目前已收治了3名病人”。蒲倩最大的心愿是在这里的产房迎接新生儿,“新生命在最安全的地方诞生,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
【百姓纪事】 东莞援建工人:看村民搬家,很自豪 东莞援建工人刘吉华来镇卫生院输液前,专门绕道去中滩堡村看村民搬家,“我在映秀呆了快三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看到村民搬家那股高兴劲,我的病就好了大半”。
连续的冰雪天气让刘吉华患了感冒,已在卫生院输了两天液。以“新映秀人”自居的刘吉华告诉记者:“我是震后第一批进入映秀的东莞援建者,几年来踏遍映秀大小山川,走过每一条羊肠小道,经历了余震、泥石流,一直坚持到现在。”
看到村民们搬家,刘吉华很自豪:我们东莞援建的房屋,家家户户的一层楼都可以当门面做生意,很符合这里旅游小镇的定位,老百姓今后的生活肯定会过得不错!
最近几天,东莞的援建工人陆续回家过年,刘吉华也将搭乘27日的飞机回老家过春节,正月初五再回来。“之前,我连续3年在这里过中秋节,还有一年春节是在工地过的。”他说,这次回家心里很踏实,因为“这里的老百姓有了新家”。
回首两年多的援建历程,刘吉华说,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们和这片土地一起,经受住了考验,映秀比震前更美丽!
【新年新愿】 最想找一份工作 梁贞蓉(中滩堡村第一批搬新家的村民):地震前,我和丈夫经营的农家乐休闲庄在映秀几乎无人不晓,但地震中农家乐变成一片废墟。在政府帮助下,我们搬进了新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找份工作。我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是和亲戚一起去成都打工,二是把门面出租给旅游公司整体包装,自己收租金。最好能找份固定工作,又把一楼的门面租出去,这样家里的经济就更宽裕了。(颜婧 陈碧红)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项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