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照顾张世豫和张世琴的Tunyong |
25年前的一个夜晚,她被亲生父母装在一个竹篮里,放到了一户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家门前。7年前的一个下午,她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唇裂男婴。7年后,一位来中国旅行的新加坡男孩,在遇到她之后,准备一直留在中国,和她共同照顾这个男孩。今年3月份,他们要徒步从合肥走到北京,为了争取社会和企业的帮助,帮助唇腭裂的孩子们。
她是姐姐,但却担负着妈妈的责任
被遗弃的她捡回男婴
9岁的时候,张世琴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对养母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在她四个月的时候,养母就去世了。养父身体不好,不能做农活,在村里替别人理发。18岁的时候,高中还没毕业的张世琴,辍学离家来到河南,在一家学校里找到一份代课教师的工作。
2004年的一天下午,她骑车去新华书店买书,看见路边有很多人围着一个箱子,里面竟是一个男婴。张世琴丢了一些钱,之后依然去买书,回来的时候路过这里,人已经散了,箱子和男婴还在,她把孩子带回了学校。
上课的时候,她把婴儿放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孩子很乖,从来不在课堂上哭,她想这一定是个性格很好的男孩。她叫他弟弟,给他起了名字,叫张世豫,豫是河南的简称,也是相“遇”的谐音,起这个名字是为纪念姐弟俩的缘分。
面对困难,她依然坚持
一边上课,一边抚养一个幼儿,这让18岁的张世琴难以应付。三年后,她辞职回到六安老家。然而,她和孩子的出现,在平静的村庄里,激起了波澜。“她是姐姐,还是妈?”闲言碎语让张世琴体会到人言可畏。想到未来,她重新拿起了课本。通过成人高考,她进入了安徽农业大学英语专业。
其实弟弟曾经也叫过她妈妈,那是张世琴第一次带着小世豫去做唇腭裂手术。她冒着雨,骑了八个小时的自行车,把他带到金寨的一所县医院。躺在手术台上,小世豫不自觉地叫了她一声“妈妈”。
念书,打工,存钱,带弟弟做手术,最忙的时候同时代12份家教。毕业之后,凭借着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听说能力,张世琴找到合肥一家进出口公司的工作,她把弟弟从老家接到身边,6岁的张世豫已经在合肥上小学一年级。
新加坡男孩被感动加入爱的接力
Tunyong是一个新加坡男孩,2011年他来中国旅行,在山西的一家宾馆里,看到了贵州卫视的一档讲述类情感节目,女主人公正是24岁的张世琴。通过电视台,他联系上了张世琴。
一个陌生男孩不远千里飞到合肥找张世琴,还是自称来自新加坡,张世琴的朋友劝她,还是要小心一些。
1987年的 Tunyong比张世琴小一岁,他的中文说得很好,因为父母都是中国人,但是写中国字就不行了,他的中文名字叫“陈荣瑞”,三个字,写的歪歪扭扭。
第一次见面, Tunyong下了飞机已经快到中午,看到来接机的张世琴,他说在外面吃点吧。“虽然之前有朋友的劝告,起码不能带陌生人回家,但是第一次见面,我觉得,这个人真心想要帮助我们。”于是张世琴说,外面很贵,我们回家吃吧。
Tunyong还记得那顿饭,“就做了两个菜,一个青菜,一个肉,肉给了弟弟吃。”
“本来只是准备放一些钱就回去。”但看到瘦弱的张世琴,在经过25天的相处后, Tunyong改变了主意,准备在中国留下来,和姐姐还有弟弟一起组成一个家。
“当然,这个家不是婚姻构成的,而是像兄弟姐妹一样,一起生活。”Tunyong说。
他们从合肥徒步去北京筹集善款
弟弟接受免费手术
1月28日晚上,在滨湖医院口腔科的病房里,这个新加坡男孩,一身户外打扮,站在姐弟俩的病床中间,一直显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姐姐刚刚吐过,身体不舒服,不方便接受采访。”
21日,姐弟俩在多方帮助下,申请到“微笑列车”项目手术名额,在合肥市滨湖医院口腔科,接受免费的嘴唇修补手术。“微笑列车”是美籍华人王嘉廉先生于1999年在美国发起并正式注册的非盈利性慈善组织,宗旨是为贫困的唇腭裂患者实施矫治手术。
小世豫25日刚做过手术,嘴上的伤口还没有拆线,说话还不太方便,但他早已不是当年教室后排安静的小婴儿,举手投足,都透着一个7岁小男孩的调皮。
相比之下,张世琴更像是个病人,她躺在床上,看上去有点虚弱。Tunyong帮她倒了一杯开水,确定水不烫了,才递了过去。
她和Tunyong相处的很自如,聊天的时候她批评Tunyong,“你把我的书,都收到柜子里,那我不是白带到医院来了。”那些书,包括她带来的英语、西班牙语的教材,还有朋友送给她的书,“我的朋友有时候会觉得我有些奇怪,其实,我只是有一些不一样,没有好,也没有坏,只是有一些不一样。”
他们的梦想是做慈善
不久前,张世琴辞职,说希望能专心做慈善,“想开一所孤儿院,救治更多像弟弟这样唇腭裂的孩子们。”
为了争取到社会的帮助,她和Tunyong策划成立一个爱心团队,号召驴友,从3月初开始,每天行走30公里,从合肥徒步走到北京。这个策划内容还包括,每到一个地方,在广场用投影仪进行宣传,争取社会和企业的帮助。
不论活动能不能成功,张世琴都觉得她已经算是最幸运的人,“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有人来帮助我,我是最幸运的。”苏洁
本报记者 张琦娟/文 高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