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18日以“三军统帅”身分,视导台湾军方在屏东九鹏基地举行的“联合防空火力实弹射击测考”,测考后,马英九与官兵合影留念。 多枚导弹脱靶,甚至有的坠海变“鱼雷”,新年伊始,台军方的一场号称近年来岛内最大规模的飞弹演习成了媒体和公众的笑料。
台军方透露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6枚失效射偏的导弹半数是美制“麻雀”导弹。对此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陈一新另有一番解读:“高调军演是故意向美显示防务缺失。”“防务缺失”的时间点加上“战备过时”、“年久失修”等技术理由,潜台词很明显:该军购啦。
胡乱要价之“狮子”对“凯子”
近日,国民党“立委”林郁方爆料称,台军方向美国采购的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价格从2007年8月美方报价21亿美元涨到了25亿美元,陡增20%。 实际上,“黑鹰”在2000年的出厂价不到1000万美元,如此讹诈、加价,大有“此地人傻钱多速来”之意。
强势的做法,引发台军方高层的不满。但囿于盲目与大陆攀比心态和岛内军事研发实力,面对美方的狮子大张口,台当局往往照价全收。更让台军方郁闷的是:“我们想要的没拿到,美国给的都是他们剩的。”比如现在连极力争取的F16C/D战斗机都买不到,而军方心仪的F35和新式预警机更是远在天边的迷梦。民进党“立委”蔡同荣嘲讽军方是“资源回收商”,专买一些“阿公”级的武器。
即使这样美国兰德公司还在接着忽悠,评估台湾出于“防卫需求”,在2020年前还须花费上万亿元新台币购买100多项“新”武器。
岛内评论认为,吃定台湾的军火商靠过时武器漫天要价,让岛内军购如扬汤止沸,陷入越买越滥、越滥越买的圈套和泥潭里。如此下去,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凯子军购”。
乱猜民意之“安全”或民生
台当局表示:“军购可以让台湾社会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从而能与大陆进行更多互动,有助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这种基于“民意”的“安全”说,和过去某些绿营政客鼓吹的“毒蝎战略”、“境外决战”、“有效吓阻”一样,都是做给岛内民众看的,满足的是部分人的心理安慰诉求。
台湾舆论无奈地表示,部分政客和军方人士总认为买美国货等于买“保单”,好像交了“保护费”心里才踏实。
台湾军方近来送交“立法院”的2011年度公开版预算书显示,仍有450亿元新台币将花费在对美军购案上。这笔预算虽然不少,却仅仅是“分期付款”、“前期预算”部分,“大头”还在后面。
对于普通纳税人来说,“保护费”换来的“破铜烂铁”,远不如柴米油盐有吸引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刚发力,经济才稍起色,民生本就不易,这么多血汗钱拍出去,更多的不是“安全感”,而是肉痛。
新党主席郁慕明受访时就表示,当局应该把预算移做健保等社会福利。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则计算说,军购省下来的钱,一年就可以向岛内中下层民众发放4次消费券。有网友则以“大陆建高铁,台湾买武器”作对比称,一个惠及民生,一个在买“安全的感觉”。
逻辑混乱之战争与和平
2008年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后,两岸交流“先经后政、先易后难”成为共识。ECFA签署生效后,政治和军事议题尚未开篇,军购却成了笼罩在两岸和平发展上空的阴影。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从“三通”直航、陆客赴台、食品安全到司法互助、金融合作,台湾与大陆关系密切,给岛内带来两岸和平的“红利”。但另一方面的现实却是,去年年初美对台新一波军售是“十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一方面谈和平“红利”,一方面不忘军购规模。难怪岛内媒体都直言“吊诡”,称台湾的大手笔军购,某种程度上等于是拿从大陆赚来的“两岸财”向美国买武器再对准大陆。这种缺乏诚信和诚意的表现,恐怕会在两岸下一步交流中埋下隐忧。事实上,台当局是时候该听听民众的呼声了。有岛内民众投书媒体,直言:不要再花冤枉钱在军购上,“投资战争、不如投资和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