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港媒关注中国电影市场 称其患上“大片综合征”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2月02日08:03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30日文章】题:大陆影迷喜欢好莱坞电影

  中国大陆电影票房收入去年增长了64%,达到102亿元———但这对大陆电影制片商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统计,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在票房收入中超过十分之一,达到14亿元。

  描述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一个家庭影响的故事片《唐山大地震》是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达到6.73亿元。

  一名被女朋友拉到北京一家电影院观看午夜场《新少林寺》的30岁电影观众说:“大多数国产电影都很差。”《新少林寺》是一部云集了大陆和香港明星的功夫片。

  每年他在影院观看5部左右的电影,几乎都是外国影片。至于国产片,他则会看10块钱一张的盗版光碟。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但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艺术总监约瑟夫·格雷夫斯说,在每年拍摄的约500部影片中,只有大概三分之一赚钱,赚“大钱”的就更少了。

  一家在大陆拍摄和发行电影的香港公司M anner M ovie说,去年10月份上映的29部国产影片中,只有一部赚钱。去年,国产电影———其中526部———占大陆票房收入的三分之二,20部上映的外国影片占三分之一。

  密切关注大陆电影业的观察家们说,与好莱坞大片的竞争不仅威胁到票房收入,而且也影响到大陆电影的总体质量。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主任叶月瑜教授说,大陆患上了“大片综合征”。

  她说,大陆电影制造商认为,与好莱坞进口大片抗衡的唯一方法就是拍摄像《新少林寺》这样的“大制作故事片”,运用高科技特效和大明星带来票房保证,例如香港巨星刘德华和大陆美女范冰冰。

  叶月瑜说,着迷于明星魅力说明大陆电影缺乏深度。她说,小成本影片有时候比主流影片更具价值,而试图与好莱坞竞争的大制作影片把这些影片推向了边缘。

  格雷夫斯说,似乎出现了一种拍电影是为了赚钱的倾向。他担心,“(大陆)电影制造业会变成没有多少艺术可言的生意,就像在西方经常出现的那样。”

  但一些人认为这种稳步增长表明了巨大机会的出现。

  Manner Movie公司主席李志刚说:“更大的投资、西方电影的灵感、技术突破以及更多(国际)合作产生了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国产电影。”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去年增长了9%。李说,这种增长表明了大陆的潜力。去年,大陆新开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量1533个。目前,大陆银幕总数达到6200个。 李说:“为达到200亿元(票房收入),我相信中国的银幕数量必须增加到1万个,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叶说,内容将在今后的电影业中起首要作用。她还说,创作一个有新意的剧本对大陆制片商是很难的,他们游走在拍摄吸引广大观众的新电影和通过政府审查的钢丝绳之间。

  叶估计,只有10%的大陆影片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李也认为大陆制片商必须更加迎合国内观众。他说,他们应该“更多地研究市场的需求,尝试更多以往从未出现的新风格和故事。”

  美国电影票房分析公司分析师凯莉·拜布尔说,中国电影在美国仍只是一种尝试。

  拜布尔说,如果要与好莱坞竞争,中国需要培养明星的国际声誉。她说:“成龙是成功实现这种转型的例子。”“他的电影和魅力遍及全球,吸引了极其广。(作者迈克尔·马丁)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