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季苏平 高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红红火火的新春佳节来临,庙会红火,商场红火,超市红火,就连往年清淡的典当行如今也是火爆异常。面对步步紧缩的银行信贷,典当行似乎成了中小企业借款的好去处,典当红火的背后,是中小企业的狂欢,还是另有隐忧?
往年一二月份是典当行的淡季,虽然不能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但生意清淡有目共睹。然而今年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最近几天,济南国信典当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凤池忙得不可开交,除了为春节做准备,同比明显增多的业务量也让他分身乏术:
孙凤池:今年我们从业务收入来看,能增长40%左右。
珠宝钻石、汽车豪宅都成了标的物,被抵押在典当行。在一些人看来,春节来临,典当奢侈品不仅能获得流动资金,而且也更加保险。
江苏居民:我们的汽车、古玩字画,出去旅游之后放在家里不太放心,不断的往典当行进出。
在典当行的主顾中,中小企业主成为了绝对的主力。春节临近,济南一家家电销售公司的经理李昌利也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但手头上缺少进货资金,最终,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典当行,他以现有的电风扇等反季节家电存货作抵押得到60万元。江苏某典当行业务经理最近接待了好几笔中小企业的单子:
经理:年底的时候中小企业一般要回笼资金,所以它把这些物品来到我们典当行做抵押,短期做个融资,春节以后随着银行的放贷或者他们应收帐款的回笼,他们相继赎回的。
中小企业转战典当行也是迫不得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家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企业能够相对容易地从银行贷出所需的资金。如今时过境迁,自从去年国家信贷政策已经明显收紧趋势,某银行职员直言不讳,现在贷款都没有额度了:
银行职员:我感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现在不能放款没额度,现在上级行不让放了。
有消息称,今年一季度四大行总体信贷目标共7259亿元,但一月份前两周商业银行放贷太猛,财经评论员李一戈透露决策层实际上已要求银行控制信贷节奏,想要得到贷款更加困难重重:
李一戈:从1月份的信贷发放情况来看,信贷发放还是超速,1月份的信贷发放已经达到了上万亿,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为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这种信贷发放增速其实还是惊人的。所以说在1月份的下旬,银监会立马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发明文通知,但实际上已经知会了各大商业银行,从信贷这块立马开始紧缩。
眼下,受信贷紧缩影响最大的恐怕是房地产开发商。一家国有典当行总经理就透露,国家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比较大,近期就有多家相关企业找来,至少有两家企业正在洽谈。那么,典当行是否会成为房地产坚守高房价的另一个理由呢?
财大气粗的地产商曾经嫌弃典当规模小,很少把对方放在眼里,如今也来找典当行"借钱"了。很多开发商把自己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抵押给典当行,以获取流动资金。
孙凤池:房地产公司现在也是从我们典当增加借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典当占到我们30%,近40%。
在江苏的一家典当行,业务经理预测2011年与房地产相关的典当还会持续增长:
经理:与2010年相比,房产抵押应该有所增长,因为通过银行在2011年可能在贷款比例上面有一些限制,它是逐月放贷的。
房地产商,特别是中小房地产商如今"很差钱"。银行现在贷款审批异常严格,即便下面的支行愿意贷,上面主管部门也不会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开放商的贷款已经停止了。中小地产商资金链已经绷紧了:
银行职员:项目的话现在肯定收紧,一般项目贷款包括项目都是我们得形成文件,因为总行审批比以前要严一些。
典当行在突如其来的火爆生意面前,也有点儿差钱。国信典当目前正在大股东的支持下从银行融资,如果顺利的话,近期将有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到账。李一戈提醒典当行对地产商借款一定要小心核查,否则得不偿失:
李一戈:有些典当行可能寻求较高的利润回报,可能对这块审查不够严,有一个标的审查不严,足以颠覆以前所有的利润。
在信贷步步紧缩的当下,2009年拿地高潮后的开发建设高潮迫在眉睫,开发商的资金需求必然猛增,典当行也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融资渠道之一。而这是否给予开发商信心,继续维持房价坚挺呢?孙凤池并不这样认为,毕竟开发商能从典当行拆借的资金非常有限:
孙凤池:因为我们典当公司对外借款有个上限,是资本的25%,对我们来讲,是750万,我们对外放款控制在500万以内,所以他们即使资金需求量大我们也不会给他们发太多,不能解决他们的根本问题,比如说他们应急的资金需求可以解决。
新国八条的出台再一次显示了决策层调控房地产的决心,紧张的资金链将会迫使开发商降价销售从而实现资金迅速回笼。在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看来,如果地产商企图通过典当行这条曲线继续负隅顽抗的话,势必会引发管理层的进一步更加严苛的举措:
赵锡军:这些企业,这些金融机构,绕开国家的管理来提供资金,那它无疑是在跟自己的管理方面来较劲,一方面可能使得自己的风险会加大,把自身的发展跟房地产绑的更紧,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他自身也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压力。另外,短期内临时绕开了国家的管理,你不可能一直去做这件事情,所以这个管理会越来越规范,将来有可能在规范管理的时候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作者:季苏平 高华
(责任编辑: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