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福利院儿童寄养家庭过年 专家称有利于培养人格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2月07日03:31
  看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小康(化名)拍着手蹦蹦跳跳。虽然因为智障,小康甚至不能回答“1+1”等于几,但他知道“年”是个令人高兴的节日。对于8岁的小康来说,2011年的春节不一般,他走出福利院,在长沙县跳马乡一户寄养的家庭里过年。

  捧着玩具模型,边玩边笑

  2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沙县跳马乡跳马村村民易香芝家,这也是小康的新家,他在这里寄养有半年了。狗“汪汪”地叫了几声,小康听到声音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糯米肉团。

  易香芝正在厨房里忙着做年夜饭,小康忍不住要了点好吃的。见记者来了,易香芝搬出几把椅子,“坐”“坐”……小康学着大人,发出不标准的话音,然后围着椅子打转。

  年夜饭很丰富,小康都尝了一遍。易香芝说,小康最喜欢吃的还是鱼和糯米肉团,饭也吃了两碗。

  吃过年夜饭,当绚烂的烟花冲上高空,小康脖子伸得老长,高兴地叫起来。“不知道他讲些什么,但肯定开心。”易香芝告诉记者,自己家不算富裕,平时过年很少放烟花,今年因为家里搞了装修,又考虑到小孩子喜欢看烟花,因此特意买了几个大花炮。

  易香芝的儿子送给小康一个玩具模型,小康捧着拿到床上,一边玩一边笑。

  新年愿望:希望小康身体越来越好

  小康的床也在易香芝房间里,易香芝说,这样方便照顾小康。

  易香芝今年快60岁了,自己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在长沙市工作,只有节假日才回来。平日里自己种点菜、打理家务,不打牌的她常有空闲时间。

  半年前左右,易香芝在村上一位负责人那里领养了智障的小康,并与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签订了协议,每个月领取600元的生活补贴费。就这样,小康走出了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易香芝也开始了自己的善心之举。

  易香芝说,小康从小就患有脑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为自己说长沙方言,开始的时候,小康听不懂,易香芝只好一边说一边做手势。慢慢地,小康也听懂大人的一些话了。

  为了让小康更多地接触社会,易香芝常常带着小康逛集市、走人家。对于小康,易香芝说她就像带自己的孙子一样。

  半年时间里,小康的病情没有加重,有时候还挺懂事。一次,睡觉的时候,易香芝给小康盖上被子,当小康含糊地说出了“谢谢”时,易香芝说自己感到无比欣慰。

  新的一年,易香芝希望小康身体越来越好,全家平安幸福。

  近两百个福利院孩子有了“家”

  像小康一样,还有近两百个来自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孩子,寄养在长沙城区长沙县跳马乡、长沙县梅花村,他们走出了福利院,有了新家。

  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家寄办事员吴志萍介绍,从2008年开始,他们开始尝试“家庭寄养”模式,主要是让孩子们寄养在农村。“我们的工作人员虽然工作很努力,但这里的孩子太多了,他们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把每一个孩子都照看得面面俱到。”吴志萍说,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吃穿住用,还需要“父母的爱”。

  吴志萍说,寄养在居民家的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生活,在寄养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进行选择,比如居住条件等,并签订相关协议。

  “孤残儿童在进入家庭后,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弥补了儿童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同时培养了自尊、自强的性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群群说,家庭寄养能促进孤残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新闻回放]

  民政部发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10月,民政部发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家庭寄养工作的目标、管理、服务、标准及责任。暂行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儿童福利机构于所在地区经调查了解和审查评估后,将院里的孤残儿童委托给那些各方面条件较好,并且自愿申请为儿童福利机构代养孩子的家庭进行养育看护。福利机构同寄养家庭签订协议,被寄养儿童原来的法定监护人和户籍均不变更。寄养时间随双方协议的终止而终止,对因家庭变故等原因不宜继续寄养的,儿童福利机构有权单方面终止寄养协议。 (来源:潇湘晨报)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