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更多俄最大代表团视察南千岛群岛日媒哗然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将辞职挑战奥巴马俄推进争议领土战略布局日心有不甘日本首相访美计划没有变化快
把控时机行“方便”
灵活的外交沟通是严肃的外交战线上一副调味剂。2006年中日关系处于僵持状态,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李肇星与时任日本外相的麻生太郎共同出席一个国际会议。期间,李肇星起身去洗手间,麻生太郎立即跟了出来,并未让其助手跟随。就这样,两国外交部长在没有任何打扰的情况下畅谈了20多分钟。后来,麻生太郎没有透露谈话细节,但却用了这样的措辞:“我和李肇星在双方都在"方便"的地方进行了真诚的沟通和讨论。”
据2007年9月5日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讲座内容整理
各国大使加印中国名
有段时间,每届安理会主席几乎都会在任期之内向其他理事国代表赠送礼物。印尼大使送过座位牌,美国大使送过巧克力……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于1996年5月起担任安理会主席。在该月的最后一天,秦大使给每位大使赠送了一枚印章,上面用篆体刻上了各人的中文译名。秦大使详细介绍了印章的由来和篆体的发展历史,强调印章在中国最早称为“玺”,是权力的象征。秦大使最后“一本正经”地说:“今后,如果诸位要写信给我,别忘了盖上你们的印章!”此番幽默的言语引得各国大使开怀大笑。
摘自陈伟雄《亲历安理会》,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名字不同芬芳尚存
周南是香港回归的历史见证人,在当年的谈判中,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他,与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思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曲折而复杂的斡旋交锋,其机智幽默的外交语言令人折服。有一次,周南在香港总商会发表演讲,有人当场发问:“港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有些抵触,将来的驻港部队能否换个名字?”周南莞尔一笑,随即用英语吟诵了一段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道白作答,中文大意是:“名字本身有什么意义?我们称之为玫瑰的花朵,换一个别的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芬芳。”周南的机敏和幽默博得了与会者的一片喝彩。
摘自吕迎春2010年6月《中国外交官的幽默》,原载《莫愁·天下男人》2009年第12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刘士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