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多省冬季旱情严重 > 冬季旱情消息

旱情威胁中国粮市 专家称须防资本借机“炒作”

来源:西安晚报
2011年02月11日05:30
2月9日,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楚岗村农民尚荣彬(右)带着家人冒雪抗旱。
2月9日,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楚岗村农民尚荣彬(右)带着家人冒雪抗旱。

  旱情威胁中国粮市

  专家称粮价“温和可控” 须提防资本借机“炒作”

  干旱威胁下的我国粮食市场,正处于风口浪尖。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扶持粮食生产的10条措施。当前旱情对粮食市场有何影响?“国十条”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后市粮价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权威人士。

  提高“最低收购价”应对灾情

  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从扩大抗旱补助,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表明国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物价的着力点,已从此前单纯北方小麦产区的抗旱,扩大到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扶持,实现了从“单纯抗旱”到“综合促粮”的转变。

  “这是一套政策组合拳,有利于减少农民的灾害损失,稳定农民种粮的收益预期,提高种粮、管粮积极性。”熊学华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说,在政府高度重视稳定物价的背景下,依然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这透露出强烈的经济信号:国家不会通过打压原粮收购价来稳定物价。

  “这与加息控通胀、限购稳房价的调控是截然相反的。”李国祥说,这表明政府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坚持“有保有压”的思路。

  “国务院高密度出台抗旱促粮政策,不是因为粮食生产和供应已出问题,而是为了防止将来出问题;并非旱情已不可逆,而是今年夏粮生产尤为重要。”农业部有关人士说。

  李国祥说,由于粮价稳定走高,当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高,但由于抗灾设施薄弱,农民抗灾积极性较低。这次国家新出台抗旱浇水补助、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有利于提高地方和农民的抗灾积极性。

  “与过去灾后救助不同,这次是灾前补助,是真正的未雨绸缪。”专家普遍认为,此次新增的几种抗旱补助,是我国继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之后的新政策,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惠农促粮政策体系,意义深远。

  提防资本借机“炒作”

  受旱情等灾害影响,被称为“百价之基”的粮价,2011年走势如何?

  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我国北方干旱已引起国内外市场关注。春节前后,国际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月9日,国内期货市场强麦已突破3000元/吨。有关国际组织发表预警称,中国干旱可能对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冲击。

  但李国祥等专家认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市场素来隔着“防火墙”,二者之间互相略有影响,但不存在决定性的关系。2010年,国际麦价因俄罗斯等地灾害全年上涨近45%,但国内麦价仅上涨5.1%。

  权威人士表示,由于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其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和95%的自给率,将力保中国自身的粮食供应。中国粮食产量已首次实现“七连增”,这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砝码。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我国实现夏粮丰收仍有一些积极因素,如政策信号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播种面积略有增加,春灌用水有一定保障等。“冬小麦目前生育进程才到一半,中后期回旋余地较大,夺取夏粮丰收是有希望的。”

  “由于国内外粮价均处于历史高位,加之大量粮食库存和抗灾成效的显现,预计今年我国粮价呈现‘温和可控’的波动态势。”李国祥说。

  但有关专家提醒,要提防投资客借旱灾炒作粮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由于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必须加强监管,防止炒家拿旱灾当题材,在期货市场大肆炒作,带动现货市场跟涨,从而放大灾害的减产预期,加剧粮价波动。

  相关新闻

  中央财政拨129亿元

  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

  国务院10日在京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抓好政策落实,努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温家宝强调,要全面强化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措施。一是切实抓好抗旱工作。二是统筹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对小麦苗情较差的地方,国家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农民及时施返青拔节肥。在东北地区推广水稻大棚育秧,在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覆膜种植。

  三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

  四是加大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近期中央财政安排129亿元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

  五是进一步做好粮食等农产品市场调控。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实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保障农民从事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合理收益,努力形成务农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最新动态

  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12亿亩

  进入2月份以来,前期受旱的冬麦区仍无有效降水,气温明显回升,耕地土壤失墒加剧,旱情继续发展。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2月8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12亿亩(多年同期作物受旱面积为1.85亿亩), 比2月1日增加了3400多万亩,其中重旱1570万亩;有272万人、2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有820万人、53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据介绍,目前,受旱农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8省冬麦区,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其中河南、山东、安徽3省作物受旱面积合计8271万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74%。人畜饮水困难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甘肃、山西、山东、河南等6省区的山丘区和牧区。

  新闻分析

  久违雨雪能否缓解当前旱情

  9日夜间起,久违的雪花终于“赴约”华北黄淮,为干渴的土地带来滋润。久旱逢甘霖,这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将持续多久?能否缓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旱情?如何利用有利天气形势打赢抗旱保丰收这场硬仗?

  去年10月以来,由于缺乏水汽,华北黄淮等地鲜有雨雪眷顾。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培群表示,造成北方旱区雨雪时间推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极地大气环流的明显调整导致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明显增多增强。同时,来自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导致暖湿气流无法北上,降雪缺少有利的水汽条件。

  然而,由于降水过程偏弱,且持续时间不长,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室专家认为,此次降水利于黄淮等地冬麦区土壤增墒,但对缓和旱情作用有限。特别是华北中东部、山东中北部等旱区仍无有效降水,旱情仍将持续。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