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政协第二十—组教育界讨论现场,来自高中、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委员们坐在—起,由《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话题谈起,联系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现象,展开了—场有关生源危机的热烈讨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阐述,实话多了。”省政协委员、聊城第一中学校长崔秀山发言说,报告提到,从幼儿园到初中、大学,生均经费补助和拨款水平都将提高。“教育像场长跑,每个环节的接力都做好,才能跑得快。”联系自身的办学感受,他继而提到生源危机这个话题。
“2010年,高中学校的招生与往年相比,减少了20%至30%,在聊城就有很多高中吃不饱。以茌平县为例,4所高中以往招生规模都在1200人左右,但去年全县初中毕业生一共才2500人,只有一所高中招满学生,其余的都只招到几百人。好高中挤不进去、普通高中招不齐生的现象在未来将愈演愈烈。”
有生源危机意识的不仅是高中校长。听到这个话题,省政协委员、山东财政学院党委书记袁一堂接话说,“到2013年,山东高考报名人数将从顶峰时期的80万下降至50万左右,而从目前的高校数量和招生计划看,在2013年后有些高校的招生工作将会非常困难,高校重新洗牌也就是三五年的事。"十二五"时期,山东高校格局必将发生变化。”
高校重新洗牌,哪些学校最先面临困局?袁一堂认为,办学层次比较低的低端学校、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中的地方院校将首先受到冲击。2010年部分院校的招生危机已经显现,大批院校接连遭遇“零投档”。
“比方说,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提升过来的,还有一些是部分专科院校和民办高校建成的,虽然名义上叫高职教育,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立,像实习车间、整个课程的布置都跟不上实际需要。”袁一堂说。
“这确实给高校办学敲响了警钟。”在座的烟台职业学院副院长温金祥委员有些坐不住了,也加入了讨论。
温金祥说,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左右,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在山东,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靠高职贡献了半壁江山。下一步,如果办学实力跟不上,势必会有一批师资力量不强,又没有特色专业的学校倒下。“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迫切需要政府立法规范企业和学校的责任义务。另外,还有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和增强技术服务。”
袁一堂认为,对于目前的生源危机局势,各个高校都非常清醒,并提出了转向内涵发展。“本科院校现在也强调应用型教育。而硕士研究生教育,咱们国家对学术硕士稳定规模,扩招专业硕士,这也将进一步缓解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的脱节问题。”(记者 杨凡)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