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0日,随着蒋介石从成都乘飞机逃亡台湾,“国民政府”也从大陆彻底消亡。
孙科虽然辞去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职务,但他一直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49年7月改为“中央非常委 员会”)常务委员。蒋介石不但没有通知在香港的孙科去台湾,还一再阻挠他赴台。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任 “总统”。此后,社会上又风传孙科将赴台湾出任“副总统”。但很快,台湾的报纸就出现了大量攻击孙科的报道,有关方面 对他来台更是竭力防范。孙科意欲申请赴美国,但台湾当局又以种种理由不给他发放护照,无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这年秋天 ,孙科才得以携夫人陈淑英经印度、希腊赴法国居住。两年后,孙科夫妇迁居美国,和在那里的子女团聚。孙科一家的“漂泊 ”生活一直持续到1965年回台湾。
孙中山与台湾的渊源 孙科虽然被拒在台岛之外十几年,但孙家却与台湾有着颇深的渊源。这还要从孙中山说起。
从推动革命开始,孙中山就有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的决心和意志。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就在成立《宣言 》等重要文献中表露出“战败赔款、割地求和是耻辱”的思想,并决心“恢复中华、收复失地”。
孙中山还是最早将“收复台湾”付诸实际行动的人。1899年冬,他在日本东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手绘一些中国 《形势地图》,将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的台湾领土涂上颜色,以便“让阅读者触目惊心,永志不忘”。
此后,孙中山3次到台湾,从事革命活动。
1900年9月25日,孙中山独自一人从日本奔赴台湾,在台北设立指挥所,指挥了惠州起义。第二次到台湾是1 913年8月,孙中山住在台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馆里(这里现已改建为台北市国父史迹纪念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孙中 山赴台历史遗址)。他在此接见了一些在台的老同盟会会员,向他们了解情况,征询意见。当时,孙中山还给“梅屋敷”旅馆 的主人题写了“博爱”二字。孙中山第三次赴台是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的1918年6月,但由于台湾日本殖民当局的 极力阻挠,他只在台北住了一宿,次日即离开了台湾。
孙中山3次赴台,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足迹。台湾方面还有文献指出,孙中山直到去世前,都念念不忘要撤除日本与中 国所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给台湾实行自治的权力……
正是由于这些,“国父”孙中山得以在台湾深入人心,并受到尊崇。
如今,“孙中山”在台湾是无所不在。台湾流通最广的新台币100元钞票上,印的就是孙中山的肖像。在台湾许多 地方,“孙中山”甚至就是钱的代名词,像选举时就常有人说“选举没师傅,有"孙中山"就会赢”;大家还常说“口袋中" 孙中山"多不多?”此外,台湾所有的政府机构、学校、公共场所,也都有孙中山的塑像或画像;所有政府人员、民意代表在 宣誓就职时,也必须要“面对国父遗像宣誓”;政府机构举行重大会议时,还要“宣读国父遗嘱”……孙中山在台湾已经成了 一种精神信仰与图腾。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