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2月9号,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轮胎生产线并没有开工,与此同时,国内多家轮胎企业也选择了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继续延期复工。这是轮胎行业为了自救而采取的举措之一,利用春节延长轮胎企业的放假停产时间,以减少天然橡胶的用量,降低原材料成本支出。我们马上连线《汽车之友》杂志副主编李洋,请他对此做出点评。
主持人:关于这些轮胎企业春节假期结束之后继续延期没有复工的现象,很多人可能没有关注到,毕竟是非常专业的问题。我们也了解到,现在天然橡胶占到了商用车轮胎生产成本的70%以上,所以对橡胶价格的变动,企业是非常敏感的,而且现在是越开工的话就越亏损,现在是企业可能承受不了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您觉得国内的轮胎企业,该如何去应对才能够自保呢?
李洋:我觉得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可能光靠轮胎企业自身的努力很难对这个事情产生一个比较积极的影响。首先,造成这个事情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我们对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的国际市场的价格缺乏定价的话语权,其实这个事情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在前两年的铁矿石那个事情就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现在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我们这个行业内的人士都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我们中国人买什么什么东西就贵,当然我指的主要是原材料这方面。这次的天然橡胶又给我们上了一课,一方面生胶、天然胶的价格在暴涨,另一方面那头轮胎特保案给我们出口带来很大的压力。而跟轮胎企业关系更密切的在于什么呢?在于他们的产品主要都是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这样一来,你想一个生胶的价值能够占到整个生产成本的70%,可想而知,这个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很低的,越是这样的产品,一但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的时候,受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这样产品。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轮胎企业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说,希望国家能够完善天然胶国家调节储备机制和取消天然胶的进口关税,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李洋:这当然是一个紧急情况下的短期自救的措施,但是还是那句话,救急救不了穷。上述措施只可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生效,可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我前面说的那两点,一个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再有是增加我们中国人在重要的原材料和战略物资上国际定价上面的话语权。但是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启示是什么呢?现在钢板还有橡胶、钢材这些东西的价格都在上涨,所以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给上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作为汽车产业,今年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的涨价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另一方面对应的就是在某些领域的销售量的下滑,所以我对今年整个的汽车价格的继续下探我不是抱太大希望的。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