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大成就考察报告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2月14日18:24
  2010年8月19日至30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为团长,朱佳木、牛越生委员为副团长的全国政协“西部开发10年来的重大成就”委员考察团一行21人赴宁夏、青海,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分别听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有关情况介绍,在宁夏实地考察了宁夏黄河金岸建设、永大线节水农业示范区、沙坡头旅游区治沙工程、中卫香山硒砂瓜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神华宁煤集团甲醇厂、烯烃项目等;在青海实地考察了青海藏羊集团、金诃藏药集团、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拉西瓦水电站等。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和实地考察,委员们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成就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了解,对两个省区10年来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建设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重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各级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带领各族群众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区情、省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增长1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1.6亿元,增长近5倍,年均增长19.5%。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777元,在1999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1999年至2009年,青海省生产总值由238.39亿元增加到1081.27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由4663元增加到19454元,翻了两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3.03亿元提高到166.46亿元,增加了近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15亿元提高到300.47亿元。进出口贸易由1.08亿美元提高到5.86亿美元。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宁夏、青海坚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注重优势资源开发,促进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宁夏大力发展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特色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在考察中,宁夏中卫的硒砂瓜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干部群众在年均降雨量只有180多毫米的干旱带上,创造出独特的旱作农业模式:给沙土压上硒砂石,种上耐旱的枣树和西瓜,既减少了水的蒸发量,保持了墒情、减少了扬沙,又给作物增加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提高了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07.54万亩,预计今年硒砂瓜总产量在120万吨,总产值将达到9.36亿元。委员们指出,中卫市立足当地实际,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压砂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探索出了一条富民之路,实现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创举。

  同时,两省区立足各自实际,大力发展工业。宁夏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青海百万吨钾肥及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四大支柱、四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循环经济、园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

  (三)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宁夏基本建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了一大批通信、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大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实现了乡乡通邮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户户通电的发展目标。

  青海“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和兰青铁路复线相继建成,青藏铁路西格复线、柴达木地方铁路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西宁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玉树机场建成通航。全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建成,完成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过去的10年,西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对于“幸福”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宁夏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各族群众就业、社保、居住、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和解决。 青海“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4%。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建设项目,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9年的59%和82%提高到2009年的889%和94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大力推进。农牧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房建设加快实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启动。

  (五)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宁夏、青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的全面封山禁牧,草场植被覆盖率由30%提高到60%左右。9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89万亩,造林超过113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由8%提高到9.8%。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成为全国第一个“人进沙退”的省区,全区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宁夏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被评为“十大新天府”。

  青海省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顺利,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5.28%。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淘汰“两高一低”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了一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国家许可的范围以内,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委员们认为,由于自然、历史、区位和基础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两地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在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宁夏、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纵向看,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横向看,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省区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要与全国同步迈向小康仍然任重道远。

  (一)发展基础依然薄弱

  胡锦涛同志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实际情况正是这样,2009年,宁夏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的85%,人均财政收入仅为343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的82%,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79%。全区尚有人均收入不足1350元的贫困人口112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7.9%。

  青海省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的标准,截至2009年底,全省尚有农村牧区贫困人口138.36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5.2%,其中8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全省的贫困发生率达到37.6%。

  宁夏、青海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宁夏年降水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全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8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最低需水线,且季节性、区域性分布不均,南部山区仍有100万人口饮水困难。青海同样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工程性缺水严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省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7%,尚有12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制约了两地的现代化进程。宁夏区内铁路开通线路少,通车里程短,技术等级低,而且全部为单线,外运能力严重不足,货运缺口每年超过2000万吨,银川至西安、北京等重要城市仍需绕行,运行时间超过15小时以上,是全国没有开行动车组的少数省区之一;公路通道连接不畅,跨省连县公路断头路多,公路密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青海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地域广阔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水、电、路、通讯等瓶颈现象较多。目前,全省仍有3个乡、405个行政村不通公路,11个县未与大电网连接,883个村不通电。全省铁路只有一条干线,运输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此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群众享有的社会公共服务低于其他省区。例如,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28年,比全国低1.2年,尤其是藏区9个尚未实现“普九”的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3年,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缺少智力支撑。 (二)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恶劣的环境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治理工程的艰巨性,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目前,宁夏仍有严重土地沙化面积11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7.8%;中南部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重,干旱呈现范围扩大和旱情加重的趋势。青海省六个自治州中,有四个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冰川、雪山、湖泊、湿地面积仍在逐年缩小。草场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4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8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退化草场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3%。

  三、几点建议

  委员们建议宁夏和青海在第二个10年,应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做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为抓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柳树水利枢纽是1997年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审查批准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干流控制性骨干梯级之一,也是重点流域的大型水电工程。它的开发建设,对发展西北特色产业和建设国家能源接替基地具有重要影响,建成后将惠及宁蒙陕甘四省区的黄河上中游水资源控制,建成后可实现全河丰枯调度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重大作用。我们建议国家对此项工程尽早决策,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由宁夏与相关省区责任共担、权益共享、团结协作、共同开发,使其早日发挥效益,造福人民。

  (二)以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三江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保护好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而且对维系全球的气候稳定与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影响。鉴于“三江源”地区在整个生态安全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而在经济领域作出的全面收缩,建议中央在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和帮助青海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统筹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建立既有利于长期巩固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又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青海藏区特别是对青南牧区支持力度,结合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补偿制度和动态的专项补助增长机制;落实补偿各利益相关方责任,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促进重点领域、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黄河上游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在考察中,青海省政协代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政协向委员们介绍了关于规划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的设想。委员们认为,在包括黄河上游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青海东西部地区(包括西宁市、海东地区和格尔木市),甘肃中部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宁夏中北部地区(包括银川市、中卫市、吴忠市和石嘴山市)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对于优化国家区域布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和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黄河上游地区跨越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多元文化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10年来,该地区已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社会资源相对集中,城镇带初步形成,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基本具备了构建经济一体化的条件。据此,考察团建议中央将黄河上游经济带建设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第二轮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层面上给予重视,为该区域的经济崛起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黄河上游经济带内重大产业布局的支持力度和项目倾斜力度,采取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策略,实行有差别的产业、土地等政策,力争使一批重大企业和项目落户到黄河上游经济带内,促进东西部之间实现产业的科学转移,促使有着横向或纵向联系的企业在局部空间上聚集,建立起对区外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体系,改变区域产业同构化现状,努力促使经济带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在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积极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协调发展联席制度,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经济带的经济、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一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示范项目。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