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有“两房”债券并非高枕无忧
如果“两房”关闭,中国主要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可能会因为失去流动性而价格暴跌
严婷
作为“两房”(“房利美”与“房地美”)债券的主要海外持有者,不少人担忧美国政府上周五公布的关闭“两房”的改革计划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巨大风险。
那么,中国究竟购买了“两房”什么债券?这些债券究竟面临哪些风险?
主要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根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披露的关于海外持有美国政府“机构证券”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中国(除香港与澳门地区)持有的美国政府长期机构债券(Long-term Agency Bonds)总额为4540亿美元,其中3580亿美元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占长期机构债券总额的79%,而其他机构债券仅为960亿美元。
这份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持有的“资产支持证券”是由资产池支持的证券化产品,“这些资产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或汽车贷款,还包括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住房抵押贷款。也就是说,中国持有的主要“资产支持证券”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BS)。
“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者从潜在标的资产获得现金流。与其他债务证券不同的是,“资产支持证券”ABS通常会定期返还本金和利息,从而在每次支付周期降低未偿付的本金余额。
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是“资产支持证券”(ABS)的一种,其偿付给投资者的现金流来自于由住房抵押贷款组成的资产池所产生的本金和利息。
面临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
据了解,“两房”的职责就是从银行和其他贷款发放机构处购买抵押贷款债权,然后将其打包证券化后卖给投资者,并为这些证券提供担保以防借款人违约。
这意味着,由于这些贷款存在坏账可能,一旦贷款违约无法收回,则抵押贷款证券就不能兑现,因而这类贷款风险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房”的债券属于“政府机构债券”,但“两房”并不完全属于政府机构,因此这些“政府支持企业”的债券并不像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一样属于安全资产。
而金融学最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这类债券存在风险,它们的收益率才会高于美国国债。
根据国家外汇局上周五的声明,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两房”债券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在6%左右。这一收益率显然高于美国国债在2008年至2010年之间的平均收益率。
“两房”关闭大势所趋
目前,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两房”改革方案:一、政府除保留现存的联邦住房管理局这一机构外,彻底退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二、只有在住房市场出现危机时,政府才能出面担保住房抵押贷款;三、政府仍然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将不再通过“房地美与房利美”这样的政府支持企业来实施,而是通过私有保险公司来实施,在这些公司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政府才会介入。
显然,无论最终选择何种方案,“两房”的寿终正寝已是大势所趋。但“两房”关闭后,债权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
由于MBS并非普通的公司债,其还本付息的背后是“房贷”,因此“两房”关闭并不影响MBS的安全。就像雷曼破产并不等于按揭贷款人不必再继续还本付息。
不过,MBS可能会因此失去流动性而出现价格暴跌。比如说,如果美联储不会继续QE3购买MBS,结果就是MBS会慢慢失去流动性,导致“两房”MBS价格下跌。
美国政府在白皮书中指出:“政府承诺确保房利美与房地美拥有足够的资本来实现任何现在或未来做出的担保,并有能力负担起任何债务责任。”并强调,在优先股购买协议(PSPAs)下,政府将保证足够资金来确保房利美与房地美“有序而从容地关闭”。
在布鲁金斯学会上周五举行的“美国房贷市场重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两房”债券的国家和机构不用着急抛售“两房”债券,因为今天美国政府所提出的这份改革方案的核心只是为政府最终退出“两房”确定一个过渡框架。
除了坚持要求“两房”债券由政府信用背书外,中国拥有足够“话语权”要求美国政府放慢撤出步伐。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脆弱,预计 “两房”改革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美财长盖特纳已经暗示需要5至7年。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短期内“两房”债券风险有限,但长期内中国仍然需要在外汇投资结构上作出战略性改变,例如利用对冲交易减少“两房”债券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