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孙中山副官张猛遗孀去世 错过辛亥革命100周年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11年02月16日01:58
潘景晴遗照。(翻拍)
潘景晴遗照。(翻拍)

  未等到辛亥革命100周年成遗憾 孙中山副官张猛遗孀潘景晴昨去世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剑辉 见习记者 关天夫)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孙中山副官张猛遗孀潘景晴女士,于昨日上午11时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2岁。据悉,潘景晴女士的追悼会将在本周日银河园举行。

  已因病住院一个多月

  昨日下午4时许,天空下着冰冷的细雨。记者前往潘景晴位于海珠北路福泉三巷的房子,其家人已开始整理房间,给潘景晴设置灵台。

  这十余年来,潘景晴将自己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家里以博物馆的形式张贴出来。只要走进她的家门,四周均是与其公公张云田、丈夫张猛有关的革命历史材料和自己多年的慈善工作材料等。在进门正对的墙壁上,还陈列着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人与张猛一家的书信、题词。

  据潘景晴大儿子张华鸿介绍,今年1月3日,潘景晴因病被送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当时潘景晴出现脸部发黑,视力衰退的症状。张华鸿说,“一个多月过去了,在母亲去世前一天上午我去探望她。这个月来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精神,能伸手动身、能写毛笔字,脸色好了很多。她还说自己没什么事了,让我们回去工作。我们也开始商量母亲出院后如何帮她调养的事,没想到今天上午她就平静地离开我们了”。

  潘景晴女士对来访者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展出的每一件资料都包含着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人们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

  登山教授改良版“永字功”

  “母亲小时就像个光脚丫在山村里乱跑的小孩,贫困的生活也让她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据潘景晴家人介绍,她自小酷爱运动,其中以跑步、游泳为最多。在南京居住期间,已经有4个孩子的潘景晴,还参加了当年的游长江活动。1981年12月,63岁的潘景晴参加广州市首届老人运动会,获得女子三千米赛跑比赛第一名。1986年,她还在老人组五千米长跑中获胜。

  在广州生活期间,特别是90岁之前,潘景晴几乎每天都跑步、登越秀山,“很健康很有活力的”,因此也结识了不少登山好友。

  另外,潘景晴在气功老师处学习了“永字功”,经她改良为“永字诗歌气功舞”。张华鸿说,“‘永’字是中国文字中最讲究笔画、最见书法功力的一个字,母亲学习‘永字功’后把身边的运动与书法相结合,边吟诗词,边做书写‘永’字的动作,十分适合运动空间较少的人锻炼的身体。只要她登山,她都会教人在山上练‘永字功’”。

  未等到辛亥革命100周年

  从2009年开始,潘景晴的身体状况开始转差,听力、视觉都有下降。每年也会在医院住上一个月左右时间。1981年,潘景晴和张猛参加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1985年,张猛去世。现在,潘景晴也已经离去。张华鸿说,“去年9月母亲在住院期间说,‘我在医院住了21天,算是从鬼门关跑出来了。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一定要等到那一天’,这现在已成为她最大的遗憾”。

  她和他 10年革命爱情成正果

  据介绍,潘景晴祖籍番禺,父亲潘应祺是著名数学家、书法家。194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系,随后在香港、台湾、南京和广州等地从事教育工作达半个世纪之久。

  二十世纪30年代末,潘景晴在澳门知用中学任教期间,与当时在学校负责抗战军训团工作的张猛相识。张猛曾任孙中山领导的粤军第一师副官,后升中校副官。潘景晴大儿子张华鸿说,“当时父亲负责军训工作,而母亲被分配协助父亲编写、刻印军事讲义等等,随后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但由于战乱以及工作的原因,潘景晴与张猛相识近10年时间,都是聚少离多。据张华鸿介绍,潘景晴1947年大学毕业后,就响应当时号召前往台湾支援建设,在台湾一所中学任教务主任,并兼教中文。张华鸿说,“现在台湾都还有不少她的学生时常给她发来慰问”。

  1949年,潘景晴与张猛共结连理。同年,两人“怀着理想和信仰”从台湾去到南京。张华鸿说,“当时父亲收到消息说再不回大陆以后就无法回了,母亲就编了个理由离开学校,和父亲简单收拾就坐了艘空船回到南京”。后来又因张猛的身体需要,一家人又搬迁至广州,潘景晴到现在的广州市第97中学任教,主教数学。

  据张华鸿介绍,母亲潘景晴自幼受很好的文学熏陶,且英文水平较高。不时会帮父亲翻译一些孙中山英文本的文献,方便阅读。自己本身也从事英文教学的张华鸿说,“母亲的翻译能力实在让我自愧不如,她翻译过来的文本是中文中的阳春白雪,极具美感”。据了解,张猛晚年的回忆录也是潘景晴帮助整理。

  教育子女 对待孩子学生主张鼓励

  潘景晴与张猛回国后生下3个儿子1个女儿,按年龄分别叫华鸿、华清、华安、华强。张华鸿说,“我们兄妹的四个名字,可以说都是有按照出生时的历史形势命名的,比如华安是希望国家安定,华强是希望国家富强”。

  张华鸿是华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他十分认同母亲潘景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张华鸿说,“母亲从来不教训我们,永远是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并且鼓励我们。不光是对待我们这样,她对自己的学生也同样如此,因此凡是她教过的学生都十分喜欢她。现在我也是用母亲教育我的方法去教育我的学生”。

  据孔淑婉介绍,现在潘景晴的学生不少都在香港或者在国外,但这些在外的学生们几乎每年都会回来探望敬爱的潘景晴老师。

  热心公益 十余年捐款十余万以上

  潘景晴闲时的一大爱好之一就是写毛笔字,他的儿子张华安就是在她的督导和帮助下在书法上闯出了自己的天地。1988年,母子俩还曾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母子书法展,受到书法界的好评。

  张华鸿说,“母亲退休后热心于不少公益事业,她认为,在慈善方面她能做到的是,借举办书法展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慈善活动。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都很热心地帮助他们”。

  据介绍,十余年前潘景晴参加过科技诗社(主要由退休员工组成的诗社)的活动后,答应每年捐款1000元资助诗社活动;1997年以来,潘景晴从没间断地向宋庆龄基金会每年捐款一万元;在潘景晴曾经工作过的广州市第97中学,她以其母亲名字为名,设立漱荔奖学金,每隔一年捐5000元。

  外孙女孔淑婉:外婆生活节省、乐观

  孔淑婉和外婆潘景晴生活20余年,回忆起来很多都是潘景晴忙碌于各种活动的身影,“是个为人随和、朋友遍天下的人”。尽管各种交际活动多,在孔淑婉的印象中,潘景晴永远是十分朴素、节省。孔淑婉说,“她舍不得一点浪费,生活只求将就过去就行,她将自己收入更多的投入到慈善资助事业当中”。

  孔淑婉说,“外婆从不对我们说教、从不骂人。她为人处世随和平静,哪怕说起以往那些革命岁月,都是那般的平静道来。从她身上,我们也学会培养乐观的心态”。

    同城报道:

    新快报:孙中山副官张猛遗孀辞世 晚年热衷慈善事业(图)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