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店外排队的内地游客。 如何规范自由行市场、应对内地游客爆炸性消费 亟待港澳旅游界正视及思考 春节黄金周短短7天,内地游客赴港旅游人数达66万。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统计,2010年内地游客约占到港游客总数的六成,平均每个到港的内地游客,消费超过6000港元,成为香港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小到十几港元的护肤品,大到过万的洋酒百万的名表,都被内地游客在港旅游一网打尽。
另一边厢,与这种热闹景象对比的却是近日连串内地团队游客与港澳导游发生争执的事件。这些被香港旅游业界称为“个案”的事件,每一桩都引发极大关注——2月5日内地游客在港因强制购物与香港导游争执,2月14日澳门百名导游疑因内地游客殴打同行而“堵车”抗议。
在内地游客屡屡急剧暴增,非理性消费趋势悄然抬头的现实中,如何根治由于“零负团费”等业内操作手法引发的“老问题”,如何应付内地游客在黄金周或节假日蜂拥而至的爆炸性消费,成为香港旅游业迫在眉睫又不可忽视的难题。
在尖沙咀的太子珠宝名表店,据店长何伟光介绍,仅大年初二就有一批来自北方的客人,一口气买了20块、每块价格约3万港元的欧米茄手表。他透露,年初二、初三是销售最好的时段。一般内地游客购买手表的售价在1万~3万港元。香港钟表业总会主席、该公司执行董事朱继陶表示,内地客消费已占该公司营业额的九成,而且这一现象并不是在今年才出现。内地游客居多的尖沙咀、铜锣湾等分店,春节黄金周的营业额增加了三成。
朱继陶表示,平日可以多次前往香港的内地客才是重量级“豪客”。店内对这些客人设有专门的VIP一对一服务,并提供红酒和预订服务。特别是来自山西、内蒙古、辽宁的客人购买力最强。这些内地“豪客”从30万港元左右的江诗丹顿到上百万港元的钻石表都直接从银联借记卡刷出。
普通民众 平均每人花6千港元 在尖沙咀人气最旺的巨型购物广场——海港城内,导购人员告诉记者,初八后内地假期结束,人流少了。
在一家护肤品店,店方表示,在正月初三也出现过内地游客在店外排队购买商品的现象。来自武汉的梁小姐购买了约1500港元的护肤品。她说自己是首次与同事结伴“自由行”,在港购物预计消费在5000元~1万元之内。
来自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对内地游客推出“自由行”后,中国内地过夜访港旅客的人均消费为5235港元,而到2009年则为6630港元。
在香港罗湖口岸的便利店内,备受内地游客偏爱的美赞臣奶粉仅剩下第5阶段。在旺角、尖沙咀等市区中心的万宁便利店,在美赞臣1~4阶段、惠氏等内地游客欢迎的奶粉都摆有展示品,但除了橙红色纸牌的“缺货通知”,还有醒目的“每人限购3罐奶粉(不论款式、次数)等”的温馨提示。
店员阿宁说,每罐在一两百港元的奶粉都非常紧俏,美赞臣奶粉并不是长期没货,只是有时一天来2箱,很快就被扫光。就连几十港元的洗发水,也会被内地游客瞬间扫光。
沙田、屯门等位于市区中心与口岸之间的站点,也开始热起来。26岁的香港人Monica住在屯门,她说自己晚上9时回家后,也能见到手推行李车,大包小包的内地扫货族。
导游事件 繁荣港澳游潜藏另一面 内地游客为香港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近日,《福布斯》杂志将香港春节与西班牙的斗牛节等一起列入了“全球十大节日”。
然而,在繁华热闹的背后,兔年春节两个被称为“孤立事件”和“个案”,却不由发人深思。
2月14日,一个来自辽宁的旅行团,在澳门旅游时,疑因不满该团澳门女导游服务,动粗殴打一位介入调解的男导游。随后近百名澳门导游在得悉事件后,于当晚包围当事旅行团大巴,要求打人游客道歉。15日凌晨,事件在澳门警方介入后平息。澳门专业导游协会会长胡惠芳表示,“此次冲突是一个孤立事件”。
2月5日,来自安徽的张姓游客因不满旅行团强制消费与来港导游发生激烈争执。后经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提讯,判三人签保1000港元及守行为12个月。
对于此次 导游事件,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曾表示,“此事不但影响有关旅客及同团团友对香港的印象和在港的体验,更严重的是,事件已经在内地引起广泛报道和讨论,对香港的整体旅游形象会造成沉重打击。”
实际上,内地团队游客的不愉快体验已不新鲜——从去年7月的女导游阿珍骂“内地游客是穷鬼”,到早前2006年青海牧民为到香港旅游卖掉全家十多只羊,却被香港导游遗弃街头。
拖着行李来购物的内地游客。 难解之题 天堂与宰客双重体验 生长在广东,著名记者谭卫儿则曾在一篇专栏里写道,“《导游欺骗内地游客到尖沙咀星光大道参观收费200元,游客到了才发现星光大道根本无须收费》;《导游哄逼游客购物不果,把游客遗弃街头不顾而去》…… 一宗宗令人沮丧、忧心、震惊、甚至愤怒的新闻……”
如何面对占来港总数不到五分之一,却频频有与“自由行”游客体验天壤之别的团队客?如何面对一面是“购物天堂”一面是“宰人香港”的双重体验?
香港旅游发展局方面介绍,实际上,由于香港旅游发展局与内地旅游局的地位并不太一样,有关旅行社的问题,主要是由旅游业协会来规范,并通过立法来解决。
因此,该局主席田北俊对事件的回应是,“希望旅游业议会能够尽快彻查事件,并加强切实执行规管接待内地团旅行社的十项措施,特别是"一团一导游"的安排,杜绝业界不良行为。”
而在朱继陶看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应好好审视自身问题。他的另一身份是香港旅游优质服务协会委员。他也曾遇到过被内地游客无理要求而不得不报警求助的经历。他对澳门“导游事件”通过警方介入表示赞赏,最好是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个案”。
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三,尖沙咀阴雨绵绵,曾在黄金周内火爆广东道一带的名店有些寂寥。在内地游客熟悉的LV店,导购小姐的服务显得舒心从容。而几天前,等候购买一线奢侈品牌的人们曾在门外排起了长长的人龙,大部分是来自内地的游客。
一日12万人 内地客创访港最高纪录 “他们排那么长的队伍,只是为了花几万港元买一个手袋。”在海港城工作的香港人Karen回忆起春节看到的盛景,仍感不可思议。
这只是内地游客兔年春节在香港旅游火爆景象的一个缩影。除了购物,在香港旅游胜地海洋公园,由于游客爆满,公园曾三度暂停售票并限制入场人数,以应对繁忙时段的客流量拥挤状况。海洋公园主席盛智文表示,在农历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一共接待游客约38万人,其中74%为内地及海外游客。
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香港所有类别的酒店实际平均房租为1165港元,平均入住率为87%,较2009年分别增长13.9%和9%。而在内地游客偏爱购物的油麻地、旺角的酒店,全年平均入住率更达到92%,位居榜首。
“今年春节黄金周的内地访港旅客数字已创历史新高。”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说。
根据该局的统计,从农历年三十到初六的7天内内地访港旅客约为66.3万人次。其中2月7日年初五达到11.78万人次,创下了单日到港人次的最高纪录。
如果将数据展开至刚刚过去的2010年,内地游客对香港旅游业的“推波助澜”更为明显。在2010年,内地访港旅客达2268万人次,占整体旅客人次的六成多。
与入港旅客数量相对应的是带来的巨大消费力。初步估计,2010年香港“与入境旅游相关的总消费”预期将达2126亿港元。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分析,内地市场游客强劲增长是继续带动整体访港旅客数字上升的主要动力。
内地豪客 十万洋酒百万名表很平常 内地游客在香港的消费能力到底有多强?
在红磡火车站,前往北京、上海以及广东各地的城际直通车离境口前的免税商品店,一位店员告诉记者,最受内地游客欢迎的是名烟洋酒。特别是在五一、十一、中秋、春节等内地假期前后,内地游客消费过万港元是常事。以香港的洋酒为例,种类多、出口商不同,品质更有保证是与内地相比的优势,价格反而不是内地客购买的主因。
她记忆较深的是一位内地的商务客人,一口气买了5瓶共十万港元洋酒,“那可是2万元一瓶的轩尼诗理查呀”。
香港人爱称这样一掷千金的内地人为“大豪客”。除了名酒、奢侈品牌的服饰箱包,黄金、珠宝、名表也是“豪客”的挚爱。在旺角的周大福,在店内购买几万港元一只龙凤镯的游客络绎不绝。
业界呼吁错峰游港澳 雨后的尖沙咀古阁广场,空气格外清新。来自云南的王先生一家三口正在广场前的“情人节快乐”标示前悠闲拍照。而在整个广场前,只有另外2名外国游客。相比黄金周香港景点游客要“抢景”照相,年后的体验完全不同。
王先生曾多次到港旅游。他表示,节后带女儿来港旅游更能感受香港这个城市的气氛。他们一家13日乘飞机到香港,无论是在城区游览还是在女儿要去的迪斯尼乐园都很舒服。
旅游业人士分析,与其蜂拥到香港、澳门旅游购物,不如理性消费和选择错峰旅游。既利于旅游市场的均衡和成熟,也利于让游客享受更好的性价比和旅游品质。
“节后出游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可以避开人潮”,南湖国旅副总经理陈志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市民出游观念的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市民将通过利用其他出行时间,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对旅游行业而言,春节黄金周延长、"淡季"不淡、错峰旅游将更为普遍,使国内出游格局更加合理”。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王丹阳 (除署名外)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