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厦门举行万人大踩街 海峡两岸民俗闹元宵(组图)

来源:东南新闻网
2011年02月18日10:47


特技舞狮,惊险连连
特技舞狮,惊险连连
客家舞蹈,跳出“节节高”
客家舞蹈,跳出“节节高”

精彩民俗表演
精彩民俗表演
2011年厦门第七届元宵民俗文化节部分活动一览表
2011年厦门第七届元宵民俗文化节部分活动一览表


  东南网-海峡导报2月18日讯 欢乐春节开门红,和谐湖里锵锵滚!16日下午,厦门第七届元宵民俗文化节——海峡两岸民俗踩街活动,在湖里台湾街盛大举行。现场,锣鼓喧天,人头攒动。踩街队伍绵延成1000米长的民俗盛景,为全市人民献上了一场两岸民俗踩街盛宴。

  整个民俗踩街表演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3个大型表演方阵为大家带来了 《人龙舞》、《挑幡》、《东北高跷》、《特技舞狮》、《少林铜人》、《舞鹰雄》、《闽越土风舞》、《空竹》、《妙音开元》、《瑞兔迎春》、《节节高》、《台湾水果寄深情》、《闽南风偶人乐》等精彩表演。

  “厦门第七届元宵民俗文化节”——海峡两岸民俗踩街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与中共湖里区委、湖里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和谐湖里、欢乐春节”为主题,以融汇海峡两岸文化为主线,旨在弘扬优秀民俗文化,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文金,市政协副主席魏刚与湖里区四套班子领导一同启动了踩街活动。

  据悉,一年一度的元宵民俗文化节到现在已经是第七届了。如今,它不仅成为了湖里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厦门节庆文化的新亮点,更是厦门对台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古老“挑幡”,神奇壮观

  许多人知道,闽北建瓯市有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传统表演——— 建瓯挑幡,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技艺堪称一绝。

  在前天的挑幡表演中,表演者们牙咬、脚踢、手持、肩扛,巨幡在他们的掌控中灵活变幻,场面神奇壮观。建瓯挑幡与北方表演的中幡有很大区别,它选用当地盛产的大毛竹作幡杆,尾部套上一个用竹片和彩绸制成的六角幡顶,全幡长10余米,重约20公斤。因此,挑幡表演既要力量又需技巧,共有“手舞东风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等近30个表演招式。

  相传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在闽招兵买马,筹备收复台湾,建瓯城郊许多造船工匠纷纷追随征战。凯旋的建瓯将士把带回的军旗高挂竹竿上竞相擎持,以示纪念,久而久之便演化成“挑幡”活动并流传至今。如今,建瓯挑幡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应邀参加过中华绝技绝艺博览会、央视2009年元宵晚会和中秋晚会等,被誉为“中华一绝”。

  欣赏完东北高跷,来自河北沧州的龙凤杂技舞狮艺术团还为大家带来了惊险连连的“特技舞狮”。

  不同于常见的舞狮表演,河北的特技舞狮凭的可都是真功夫。斗狮人一出场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翻腾跳跃,7头大小不一的雄狮更是不断地腾空高跃,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表演中,斗狮人、舞狮人,均把中国功夫与舞狮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为大家献上的 “立体自转”、“小荷花”、“大荷花”、“金狮龙头”、“二层楼”等高难度绝技,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现场,狮头、狮尾两名舞狮人配合十分默契,时而狮头坐在狮尾头上,直立着转;时而狮头坐在狮尾肩上,一对狮子面面相对,脚连在一起,身向后平躺,似荷花开放飞速地旋转,既神奇又富有技巧难度。

  据悉,《狮舞》是汉族民间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河北沧州龙凤杂技舞狮艺术团是集华夏舞狮和沧州武术为一体的综合舞狮演出专业团,近年来舞狮团演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有“中华第一狮”的美誉。

  民俗踩街表演中,由金山街道带来的客家舞蹈《节节高》,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悉,这也是2010年春节期间上杭乡亲与胡总书记一起欢度新年时跳的舞蹈。

  整个舞蹈过程中,淳朴美丽的客家姑娘们,手持特有的道具,翩然而舞。据介绍,姑娘们手中的道具,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茶筒”,取自房前屋后种植的毛竹。客家人上山下地干活都会带上“茶筒”。勤劳的客家儿女在劳作时,总结人体动作产生的节奏,演变成现在所跳的“节节高舞”,充分展示了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客家精神。

  现场,伴随着音乐,表演者手持竹筒,在欢快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呈现出老区人民幸福的生活。大家一边敲击竹筒一边齐声呐喊,共同祈愿生活一节更比一节高。

  (本网记者 李玉燕/文 黄少毅 吴晓平/图 通讯员 洪重华 陈瑜瑾)

(责任编辑:news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