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网络房托发帖忽悠房价 被称为“变相虚假宣传”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02月19日03:20
  有这么一个网络群体:他们受聘于某些网络公司,每天“游走”在各个网络房地产论坛,专门靠发帖、跟帖忽悠房价挣钱,他们被称为“网络房托”。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网络房托”中绝大部分人虽然对房价走势毫无专业眼光,却与某些开发商达成“默契”,制造楼市的紧俏,误导消费者的判断。

  发帖 信誓旦旦挺房价

  今年25岁的小伟(化名)2009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换过多个工作的他目前是一家国内知名房地产网站石家庄分站的发帖回帖专员。他向记者透露,自己每天工作约8个小时,任务就是在各大房地产论坛里大肆渲染房价上涨,制造楼市多么火爆、房价还要上涨的气氛,充当着“水军”的角色。

  “网络房托”既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只要会上网发帖,懂点市场行情都能胜任。他们一般三五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帮助顶帖。当有质疑之声出现时,他们就紧密地抱团,在论坛上互相声援观点,造成房价上涨合理、房源少的假象。每个人一天至少发帖30条、顶帖100条。每月工资是1300元,如果“业绩”好还可以提成。

  小伟说,“业绩”好不好主要看“优质帖”数量,帖子发得有煽动性,网友跟帖多,自己得分就高。因此,他每天挖空心思找话题,比如“某某楼盘买了四个月涨了10万元”、“房价走低难的十个理由”、“限购令马上来了,再不买就来不及啦”等等。

  刚刚辞职的一位河北某网站发帖回帖专员小梅(化名)说,现在很多新楼盘都建了网上论坛,业主或者楼盘关注者经常上网看帖了解信息,他们就抓住这样的机会,注册为会员“冒充”普通购房者忽悠房价,几乎每个论坛上都有“托儿”。有时候发帖也被人怀疑,不得不下狠帖:“事实如此,买不起房别怪别人啊,穷鬼活该买不起房!”“现在不买,将来想买都买不起”等。

  导向 替开发商“当托儿”

  据了解,“网络房托”所在的网络公司都与各家房地产开发商有业务往来,网站负责组织房托发帖、力挺房价,开发商花钱在网上登广告作为“回报”。如果房托为某个楼盘“专门服务”,还可得到额外赞助费用,主要根据帖子在各大房产论坛的覆盖率和跟帖数量来付钱。

  小菲(化名)是一家房产中介的业务员,兼职当发帖回帖专员,她说,自己专门发帖“力挺”石家庄几个楼盘—盘前,她一般会发试探帖:“大家猜猜这个楼盘开盘价是多少”开发商可以通过网民跟帖发言了解购房者承受力,便于定出有利价格。她还经常拿着相机到楼盘现场拍来照片供网友参考,很受开发商肯定。

  小菲说,发帖回帖专员“各为其主”,经常为力挺各自“服务”的楼盘展开网上“口水战”,互相贬低,谩骂声不断。“某楼盘太让人失望了,我打算放弃,改买旁边的某某楼盘。”“像某楼盘这样的烂房子居然也敢与某某楼盘比价!”之类的帖子比比皆是。

  危害 误导购房者判断

  小伟说,为了使帖子“质量”提高,他们平时很注意“学习”国家调控政策,发帖中的很多观点都是参考网评,多数粘贴过来就直接可以用。有经验的人在论坛上发楼市分析帖,口气比“专家”还自信,一写就是成百上千字,但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只有鬼知道。

  “这对我来说就是个临时性的工作,我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不满意。”小伟说。小梅说,自己辞职就是因为觉得干的不是一份正当职业,挣钱多少没关系,整天“活得憋屈不真实”,还经常被网友识破谩骂。

  网友杨勇说,现在不少房产论坛已经沦为各大发帖公司牟利的工具,内容不仅起不到指导作用,反而干扰了购房人正常的判断。

  杨勇说,“网络房托”发的帖子有的一眼就能看出真伪,有的确实看似很“真诚”,真能唬住人。在论坛上经常能看到“超低价出售”的广告帖,结果打电话过去,被告知“房子已经卖了”,制造房子畅销的空气。

  不少购房者向记者反映,“网络房托”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虚假宣传,在国家加紧政策调控的关键时期,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对调控政策的预期,有关部门应该予以警惕,并加以监管,净化市场环境。

  新华 张涛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