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寻人第一人散76万扑克 10年寻260失踪儿童(图)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2011年02月19日10:28

  人未找到前,任何合法的方法都可尝试

  楚天:与“扑克寻子”相比,网络打拐(特别是微博)在方式和效果上有何异同?

  沈浩:寻人界有一句名言:找到人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在人未找到之前,任何一种合法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使用。

  扑克寻子、微博寻子等方法,从某种角度说,都是通过人际传播,受众在各自圈中口口相传,达到传播效果。寻人成功,可能是一种偶然,但中间存在着必然。对于寻子家庭来说,多种方法,多管齐下,长期坚持,相信总有曙光出现的那一天。

  在“寻子扑克”面世之前,可能很少有人关注到失踪儿童、乞讨儿童这些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寻子扑克”的面世,有越来越多善良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孩子并付诸努力,使他们回归家庭,回归正常的生活。

  在这背后,中国网民用键盘与鼠标关注了一个又一个失踪儿童的家庭,为这些家庭送去了团圆的希望,使这些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说明中国网民的悲悯、善良与担当,他们正在通过网络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楚天:微博代表的是民间渠道,要见证更多彭高峰式的奇迹的话,民间渠道和职能部门之间,应如何良性互动以形成合力?

  沈浩: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我们在保持热情的同时,也应该有一颗冷静、理智的心。我相信网友有无穷的智慧。

  楚天:您认为,理想状态下,网络微博打拐最终的目标应指向哪里?

  沈浩:回想扑克寻子之初,我们在很多城市遇到记者提出的相同的问题:这副扑克找到几个孩子了?而这个问题,也是我当时最难回答的。

  我们坚持了八个月之后,终于有了鼓舞人心的成功案例。随着时间推移,寻子扑克的印发量越来越多,成功案例也一个一个地增加。

  目前,微博打拐刚刚兴起,尚未满月。我们谁都可不可能知道一个婴儿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在婴儿成长的道路中,有太多的未知。

  除了热情,还需专业精神与专业经验

  楚天:有人担心,在媒体、社会关注一段时间后,打拐热潮逐渐又淡出人们的视线。目前本报与一些知名网站等合作,已经开辟“楚天寻子公益平台”,目前已收到众多求助信息,这一活动将长期持续下去,您有何评价和建议?

  沈浩:2004年,我做客央视《小崔说事》时,曾说过一句话,网络是一个平台,更多的工作需要做在网络之外。

  寻人可能是一件相对专业的事情。网友们的热情,让很多人感动。这次“微博打拐”,网友爱心涌动,传递着一条条寻子信息。即使一条未经确认的虚假信息,都可能会被转发成千上万次。我想,除了热情,可能还需要更多专业精神与专业经验,用理智与冷静面对更多的不可预知。

  楚天:多年奔忙在打拐路上,支撑您的动力何在?在打拐方面您个人有哪些深入的思考?

  沈浩:我不是一个“打拐者”。我只是一个志愿者,在努力传播寻人信息,帮助那些失踪者的家庭寻找他们失踪的亲人。寻人者家庭对我们的信任、全国各地热心网友、媒体朋友对我们帮助、以及各地志愿者团队给我们的支持,是我们十年来的动力。我相信这动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当天下无骨肉分离者的那一天,我的网站就可以关闭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