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转战网络“急转”订票密码
铁路警方:任何超过5元的退票行为都属倒票行为 “黄牛”新特征:可能搭售高价物品、可能身份是老人或孕妇……
核心提示
春节过后,票贩子倒卖火车票出现了新动向:通过网络发布火车票信息向旅客高价倒票,在网上公开叫卖火车票“订票密码”。对此,郑州铁路警方成立网络打票行动队,在网上对倒票信息实行24小时监控,并组织“蓝盾”小分队顺线打击。截至目前,郑州铁路警方已侦破网络倒票案件88起,抓获倒票人员92名,收缴车票200余张,票面价值6万余元。
□记者 乔伟辉 实习生 王磊
【有“牛”出没】
网上叫卖火车票“订票密码”
2月11日下午,在河南某知名网站上,自称“姚某”的人发布了一条信息:“自己通过电话订票有4张从三门峡至吐鲁番的T197次硬座车票,现在有急事去不了,急寻买家。”该信息上显示,这四张车票属于电话订票,姚某想加价将“订票密码”转让给买家。
郑州铁路公安处网监部门监测到这条信息后初步认定,姚某很可能在倒卖“订票密码”。
根据技术手段,郑州铁路公安处“蓝盾”小分队得知:犯罪嫌疑人姚某将要在下午4点向旅客倒卖“订票密码”。
下午4点,郑州铁路警方“蓝盾”小分队赶到人民公园南门代售点处,当场将正向旅客高价倒卖“订票密码”的票贩姚某抓获,收缴三门峡至吐鲁番T197次硬座车票4张,票面价值1124元。
据姚某交代,他购买多部电话(对应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设立反复拨号程序,通过这种“原始”方式大量订票,并在订票成功后记录下电话订票的流水号和密码,即“订票密码”。然后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吸引买家,并将“订票密码”高价卖给买家,由买家去售票窗口完成交易。
郑州铁路公安处处长、网络打票行动队总指挥长解新喜说:“由于电话订票是铁路部门新的尝试,在制度方面尚有缺陷,铁路部门规定订票人在取票时需出示订票时所用的身份证件,但是由于售票业务繁忙,同时售票人员也没有身份证件识别能力,实际操作中取票时几乎不用出示证件,而姚某正是利用这一点,既降低了自己的犯罪成本,又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增加了难度。”
【捕“牛”行动】
警方成立网络打票行动队
近年来,受火车票退票费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旅客为减少损失,尽快转让出手,选择在一些专门火车票交易网站或板块、较有影响的论坛发布转让信息。但一些票贩子也趁机浑水摸鱼,在网上发布转让车票信息,从中获取暴利。解新喜说:“在网上倒卖‘订票密码’,就是票贩子利用网络倒卖火车票的一种新方法,并且与传统的倒票方式相比,在网上倒卖‘订票密码’的倒票方式更加隐蔽。”
为了不让涉票违法行为在互联网上形成气候,郑州铁路警方在春运伊始就加大了对网络倒票的针对性打击,成立了网络打票行动队,专门打击票贩子利用网络的倒票行为。
据解新喜介绍,网络打票行动队中的网监部门对互联网实行24小时监控,每天针对热门车次和热点线路进行专门研究和分析。对涉嫌以转让车票为幌子实施诈骗或网上倒票违法行为,网监人员则通过转让平台进行网上举报或跟帖警示;对线索清晰的倒票行为和利用网络以代购火车票为由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及时获取证据,组织“蓝盾”小分队顺线打击。
网络打票行动队成立以来,警方共搜集火车票转让交易信息2万余条,查证核销倒票可疑信息1600余条,下发各类打击线索100余条,为打击小分队提供信息的准确率达90%以上。
截至目前,警方已查获包含倒卖“订票密码”的网络倒票案件88起,抓获倒票人员92名,收缴车票200余张,票面价值6万余元。
【探“牛”虚实】
网络倒票更隐蔽
据郑州铁路公安处副处长张慧茂介绍:与传统的倒票方式相比,网络倒票更加隐蔽。一方面,网络是一个公开的平台,买卖双方通过QQ网聊或网络留下的电话进行沟通,不用见面,警方无法掌控。另一方面,票贩子在网上发布转让信息时,只留下车票信息,并不写明多少钱转让,与购票者联系或见面交易时才当面商谈。而这些倒票信息与网上正常的原价车票转让、出售,或是在允许范围内加收5元订票费转让的信息混杂在一起,较难准确区分,给查证带来难度。
铁路警方郑重提醒:任何超过5元的退票行为都属于倒票违法行为,如果旅客需要退票,请到正规的退票窗口进行退票;同时,提醒那些妄想利用网络牟取暴利的“黄牛”,不要心存侥幸,对利用网络进行倒票的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都将予以严厉打击,坚决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
揭秘“黄牛党”
网络倒票者
变相加价、人员复杂
解新喜依据网络打票行动队打击网络“黄牛”的经验,总结了网络“黄牛”的新特征。
揭秘1:向旅客强制销售高价酒作为购票条件
除原有的直接加价倒卖外,还有的“黄牛”变相加价。如2011年2月11日9时许,蓝盾小分队在优胜南路某烟酒店查到一名倒票男子。当场查获郑州至广州东K259次硬座火车票5张,票面价值970元,该男子以高价向旅客强制销售五瓶酒作为购票条件,变相加价125元。
揭秘2:网络“黄牛”也可能是身怀六甲的孕妇
网络“黄牛”既有无业人员,也有极少数的学生、农民等;既有为减少经济损失而临时起意加价的初次倒票人员,也有一些职业票贩掺杂其中;既有70多岁的老年人,也有身怀六甲的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