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专业上的,而是反复问各个老师“您怎么平衡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的心态”,现在我体会,此问无解
口述/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 请原谅我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我怕自己说的真话会伤害一些我本无意伤害的人。
要说我学医,确有家庭渊源。我姥爷是当地的老中医,我3个姨、1个舅都学医,但现在还坚持当医生的只剩下1个姨了。这些搞过医的姨姨舅舅,他们的孩子都坚决不学医。
你问我为什么,付出和得到太不成比例呗。
“不受《劳动法》保护” 医生这行都要经历为期一年的住院总医师阶段。在这一年里,没有任何节假日,隔天要上一个24小时的班,而这个所谓的24小时,是从头天早上8点上到第二天中午11点,如果遇到抢救病人那就还得上到下午甚至晚上,并且没有任何加班费。也就是说,即便是保守估计,在这当“住院医”的365天或366天里,你也要在医院整整待182天或183天。
好吧,住院总医师这种“残酷”的班算是个例,那么在结束住院医历程后,我们科的一线、二线医生大概都还要每5天值一个夜班,这是我们的常态。这个夜班长16个小时,给到我们的夜班费是40块钱,这还是涨过了的,我听说“非典”那会儿只有10块钱。我不是夸张,我们科的医生一般一个月才能轮上休一个完整的双休日。
医生之间都开玩笑说咱们这个行当根本不受《劳动法》保护,周六周日值班不算节假日加班,也没有所谓3倍的加班费。这么说吧,医生的节假日一年只有10天,元旦一天,春节、五一、十一各三天。在这10天中加班,每8个小时给我30块钱,比如,我在大年三十值一个24小时的班医院总共给我90块钱。
这不是我们一家医院的情况,几乎所有医院都这样,这换了哪个行业人家能干呀?
你问我门诊挂号费的提成,假如是5块钱的挂号费,医生个人得5毛钱,我们就开玩笑说到医院看个医生比去动物园看个动物都便宜,其实别说看动物了,就是逛个北海公园你不还得花3块钱的门票吗?可我看门诊的一上午,那是要看80个病人,甚至100个病人的,那是什么工作强度?光开方写字就让你抬不起胳膊。大家埋怨医生看病看得快,其实也不都是我们想看得快,你看得慢后面病人就打架呀。大家其实是这样的:到自己都希望医生看得慢,到别人都希望医生看得快。
我身边的人知道这情况,都说“你干什么劲呀,也不挣钱”,其实我也觉得自己死心眼。我的高中同学,那些当年成绩远远不如我的、那些大学里没我用功的,人家毕业后做IT的年薪有20万,搞金融的年薪能到30万,你看我本科、研究生学了那么多年的医,现在我的年薪只有四五万,人家还说你当年那么优秀,现在年薪一定很高吧,我都不好意思见人家。
呵呵,你想知道我的睡眠情况,这事分人,我属于倒头就睡的那种,因为我实在是累惨了、困狠了,只要有点时间我都可以睡着。但据我观察,我这种人在医生里是少数,我们科的医生大多睡眠脆弱、神经衰弱。我给你说个故事,我们新生儿室是个刷卡出入的感应门,距离医生办公室大概10步路的样子,新生儿室由护士24小时值守,那么一旦夜里有情况护士就会出来叫医生。有医生就跟我说,只要护士刷卡发出“嘀”的一声,她就立刻清醒,知道护士要来找她了,她就等着护士来叫,可有时候护士只是出来上个厕所,她就等啊等啊,等半天也没人来,她就更睡不下了,干脆跑出去问护士“有事吗”,直到听护士说“没事”才算踏实下来。
说到吃饭,那必然是没有固定时间的呀。我经常说自己长了个“铁胃”,有时候一顿吃一天的饭,有时候根本顾不上吃饭。不夸张地讲,在抢救病人最紧急的关头,我们是以30秒为一个单位的,也就是说,每隔30秒,我们要做一个评估,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每30秒我们干的事情可能都是不同的,那种情况下哪儿还顾得上饿呀?
至于我们这行的淘汰机制,我就不跟你从大学讲起了,单说这5年的住院医制度下,我就得通过3次考试:第一次是临床工作一年后考医师执照,这个跟医院签的合同都明白写着,只给一次机会,考不到执照就辞退,像我这种外地生源,因为占用进京指标,那还要给医院几万元的赔偿,这个考试的全国通过率一般是60%;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是在住院医师培训第三年、第五年的时候,这两次医院会给两次机会,如果不能通过还是要被辞退,这两次考试的通过率在我们医院大概是80%和60%。
我是有编制的,但真是要等这三关都过了,那才基本算是吃了定心丸。话说这后面两关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参加的,你要够年限不说,还要看你管过多少病种、做过多少操作、发表过多少文章等,要这些都达到要求才能去考,否则算你浪费一次机会。我刚说过,我们日常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那也没办法,只能是挤占本来就不多的业余时间,熬夜去写论文、做试验。医生这一行真的是很难混的。
头一次站在法庭上 你说我们这么累,也很难挣到家长的感谢。
就我们科,护士给小孩打针,一针扎不上,家长一巴掌就上来的也有,你把警察叫来了,警察还得说护士“你怎么那么㤘,就不知道躲呀”,但谁知道他伸手就打呀?
儿科现在的情况是,病情特别重的孩子,除非你把孩子救过来,而且不留任何后遗症,否则他一定告你。我们医生都总结了,这大致分三种情况:你不救,家长要告你;你救活了但孩子傻了,家长也要告你;有时候家长害怕后遗症,想想说我们不救了,但孩子抱回家两天没死,他还是要告你,说你凭什么让我放弃。
你说危重病例不具有普遍性,小孩发烧算常见病吧,我不让孩子验血,家长说小孩发烧你都不让我验血;我让孩子验血,家长说我是来看医生不是来看仪器的,我们小时候怎么不用验血呀,我说那现在不是条件好了,您有这条件干吗不使呀,您要不让孩子验血也没关系,但出了问题您得自己担些责任,那他会说他可没说不让验血,你们医生怎么就会推卸责任,有没有医德?
你说医生这活儿还怎么干呀?也有家长跟我说,你们医生怎么说话跟律师似的,我心里话,我们还不是被一些刁蛮的家长给难为成这样的。
你不该问我有没有遇到医患纠纷,你该问我遇到多少次了。我前些日子还出庭了,是,我是遇到一些纠纷,但站在法庭上还真是第一次。你问我什么感觉,说实在的,真没感觉,主要那家长都来医院闹多少回了,我都疲了。有时候是孩子妈妈拿着麦克风站在电梯间喊“××医院都是杀人犯、刽子手”、“产科和儿科的大夫把我们孩子给治死了”,有时候是直接冲到病房逮着医生就劈头盖脸地骂,见到其他患者家长就说“你们还找他们看病,他们就是专门治死人的医院”。不过,他们动口没动手,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看我现在讲起这事还算平和,当时我可是辞职的心都有。那个孩子特别重,生下来就不好,我们好几个医生抢救了15个小时,真是尽心竭力,做了所有能做的努力,家长反过来这样对待你,我是真的很灰心。
你问我现在信息这么发达,难道以前就没听说医生这个行业、儿科医生这个工种的情况?要说这事真怪不了别人,学医是我自己选的,儿科也是我自己愿意的。坦率说,儿科又穷又累,大家都不愿意干,所以相对好找工作。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专业上的,而是反复问各个老师“您怎么平衡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的心态”,现在我体会,此问无解——愿意干你就认了,不愿意干赶紧转行。
其实进入儿科后转行的、跳槽的也特别多。我大学学临床,班里100个人,就3个干儿科,现在他们2个都不干了,宁可去搞心电图、B超。
我是真觉得转行会舍不得,但我有时也琢磨,人家搞金融的不是常常讲要勇于“割肉”吗?那走了的或许都是勇于“割肉”的睿智者。这是真的,我们科里只要有人要走,大家肯定是集体欢送:“恭喜你脱离苦海。”
儿科医生的情况同行心知肚明。有次我去口腔医院看牙,那医生问我哪个科的,我说儿科,他立刻说:“你怎么那么想不开呀”,我只能长叹一声:“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大家都说,以前学医很多是子承父业,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科流传着W医生的一句名言:“我的孩子要是敢学医,我就打断他一条腿,他要是敢学儿科,我就打断他两条腿。”科里别的医生的孩子看到父母这种情况,都是宁死不学医,只有×大夫家的孩子非要学医不可,拦都拦不住,我们全科上阵劝都不听,×大夫正想顺了孩子的心意,帮孩子选个相对好点的口腔科,有人出主意,让孩子跟着你上个夜班吧,结果一个夜班下来,那孩子再不提学医了。
“人扭头就走了” 你问我有没有男朋友?嘿嘿,本人相亲中。我妈说了,下了班累得跟死狗似的,哪儿有时间谈男朋友呀?
要说我还真算幸运的,我妈现在退休了,专职给我做饭。我到家一般是中午12点,有时是晚上七八点,一到家倒头就睡,我妈大气都不敢出,说不能打扰我睡觉,我好不容易才睡个囫囵觉。
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我现在也不小了,可我家里什么事都指不上我。昨天我妈还说你陪我去逛超市吧,我说我宁肯在家睡觉。这是真心话,也就是在谈恋爱的时候,我下了班还能勉强出去跟人吃个饭,现在我是“三不政策”——不逛街、不上网、不交男朋友。
大学的时候,我那些学工科的同学跟我说“真痛苦,每天都有4节课”,我真想揍他们,我可是每天至少要上8节课的。大学谈恋爱那会儿,我们在一起吃饭、上自习就算是谈恋爱了,顶多有时候看书看累了,跟男朋友出去溜达一趟回来接着看书,这就算是相当幸福了。
也有朋友问过我,你家里人能接受你目前的工作状态吗,我只能嘿嘿一乐:“我父母是能接受了,将来那位能不能接受我还不知道。”
那天遇到一搞金融的,一听说我5天要上一个夜班,还不是两天的频率哦,人扭头就走了。
我说了这么多儿科医生的苦和累,其实这不是我感受到的全部。假如我抢救过来一个患者,哪怕我挣不上什么钱,家长也没个感谢,但我内心真是充满了成就感,我觉得这种成就感是别的行业无法体会的。
你问我灰色收入?这没什么好隐晦的,对一些医生来说,药品回扣确实存在,但儿科是业内公认最清廉的科室之一,因为小孩子用药很少。一个同行说,要是收入能体现我付出的80%,我不拿回扣,60%我也不拿回扣,40%我也可以不拿回扣,可为什么只有20%?我有同学既不愿意昧着良心拿回扣,又不甘于受委屈接受那么低的收入,于是跳槽去了某外资医院,每个病人诊疗费100美元,给他自己约50美元,他说我现在做医生做得很安心,因为这50美元是我自己的劳动所得,是我个人能力的真实体现,而且我可以一个病人认认真真地看个把小时,病人满意,我也不容易出差错。
其实,没有人愿意昧着良心拿灰色收入,我觉得大家应该更多从制度层面去考虑,不可能单单是医生这个群体整体道德败坏吧,一定跟制度有关。要我说,中国的很多医生就是靠良心在支撑,但能支撑多久那还真不好说。
至于儿科大夫,我和身边一些三甲医院的朋友聊过,大家的总结是,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下来的姑娘,都是嫁了个好老公的,而且老公还能挣钱。
我刚说过我算幸运的,你看我在北京,我父母给我出首付买了套房,吃饭也是蹭他们的,我现在的工资还了房贷也不剩什么了。我们科有些医生可能就还得租房、吃饭,那点工资不紧张才怪。所以,儿科大夫男的少,即便干了几年也就下海卖药、卖医疗器械去了,男的不是得养家糊口吗?
你问我是不是就打算这么度过儿科医生这“高风险、低收入”的一生,说实在的,我还真觉得干儿科挺好,我也挺想当个好医生,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转行,那我真的会惋惜自己被现实打败。
(张冉燃)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