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聚焦农村三大留守人群:日复一日期待亲人回家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2月23日14:41
  “中国的农村,像无数条血管,长年累月向城市输送营养……”采访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他的办公室设在古朴的民主楼里,案头放了几本书——是关于留守人群的调研成果。叶教授一面将这几本书推到记者面前,一面以这段话开始了对这个群体的介绍。他说,农村青壮劳动力到城市打工,把“386199”大队留在农村。这几年他和同事、学生走进河南、安徽、江苏、湖南、陕西、四川、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寻访了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记录他们的生活。

  “调研过程中受到的心灵震撼超出想象,我们所做出的努力,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甚至获得了不少嘉许和荣誉,但留守人群的留守生活还在周而复始,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望着自己的父母、丈夫、子女。”叶敬忠给记者介绍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撼人心魄……

  别样童年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这段话出自四川省青神县南城中学留守儿童杨洋的一篇书信。

  叶敬忠和他的研究团队从2004年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关注、观察和研究留守儿童。其间,开展了“给爸爸妈妈写信”的留守儿童书信征集活动。叶敬忠说,他们最终从3000封书信里选取了131篇集结成书。选取的时候,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感动与不舍,因为每一封信,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得的一次心灵告白……

  11岁的胡文杰,父母在西藏做小生意。他在书信中说:“我在梦里梦见自己受伤了,爸爸妈妈在病床前跟我说,"杰娃,我们商量好了,不去做生意了,在家照顾你。"我听了高兴得乱吼乱叫……闹钟响了,我睁开眼一看,原来又是一场梦,真让人失望。"铃铃铃",电话响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电话,原来是找奶奶的,又一次让我失望了。每当门铃响了,我都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门,因为我以为是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放学时,许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来接,我见了就难受。当老师说留守儿童起立时,我真想有一个洞钻进去。”

  除了对父母的强烈思念,孤寂、凄苦、甚至怀疑的情绪往往充斥和包裹着留守儿童幼小的心。

  13岁的钟云鸽刚会走路时,她的父母就出去打工了。她在信中对妈妈说:“我常常在心里骂您狠心,因为您走后的这几年里我承受了太多的委屈。记得最清楚的是五岁那年,因为我要上学了,我兴奋得要命。我高兴地背着新书包去上学,在路上我碰到了邻居家的同龄男孩。他们看见我,便与旁边的男孩相视一笑,打着怪腔调对我说,"没爹要,没娘疼,跟着外婆,外婆家穷。"我当时真有抓住其中一个人打一顿的冲动,但是我忍住了,他们人多势众。从小我就不爱说话,经过那一次后我更沉默寡言了。当一群同学和老师做游戏时,我总是溜出去,躲在草地上仰望天空。老师无数次追问我原因,但我对老师爱答不理的,老师也拿我没办法。”

  “每当夜幕降临时,我一个人独坐在窗前,感觉周围一片漆黑,一片寂静。静静的,静静的,让我感到毛骨悚然。”10岁的孟彩霞这样写道。

  李红林是个13岁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她和弟弟由爷爷奶奶照顾。她说:“在弟弟发烧的日子里,我着急呀!弟弟晚上总是做梦,哭着喊你们,哭着叫你们,可是你们是否听见了呢?弟弟总是傻傻地问我,"姐姐,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抑制住眼中的泪水,对他说,"很快就回来了!"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我和弟弟很想你们呀!有一晚,你们打来电话问弟弟的病情,我听见了你们的哭声,我终于确定你们也是想我们的。”

  泪水无声,隔空有爱。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不是一栋房子,不是豪华的摆设。家,是亲情,是欢声笑语,是永远无法分离的爱。他们试图去读懂这个“家”,去理解家里的寂寞,去理解家人的异地阻隔,去理解隐藏在父母日夜辛劳中的无声的爱。

  “亲爱的爸爸,你身体好吗?现在工作忙吧?妈妈给你织了一件毛衣,给你寄过去了,你在那别舍不得穿,身体要保护好,千万别喝酒……”

  “爸爸您太辛苦了,天冷了,您要多穿点衣服,等我将来考上大学,您就不用在外面受苦受累了……”

  同样是青葱活泼的年纪,留守儿童的生活却少了许多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无论是幸福还是苦涩,他们都将长大,度过属于这个时代和这个群体的“

  别样童年”。

  阡陌独舞

  岁月像一把刻刀,对留守妇女尤为无情

  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形成的不只是留守儿童群体,另外还有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这三大留守群体相依为命,与外出者一起为了家庭的生计而默默奉献。

  四川的一位留守儿童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爸爸你知道吗?妈妈生了病,她肚子非常疼,听医生说她的病要开刀,可她还是忍着疼痛去田里干活了……”

  女人在家,文化不高,缺少农技,农活干得极累,不过也就是粗放经营,广种薄收。但是这地里的活计也不是轻易能放得下的。因为“如果单在家里带小孩,不到地里干活,别人都会说这家的媳妇太懒。再说油、粮、菜什么的全部都要花钱买了,也没有东西喂猪、喂鸡了。”

  如今河南省固始县大觉寺村的李翠兰说起当年的不易仍唏嘘不已。结婚后,家里困难,丈夫就出去打工挣钱。当时女儿三岁、儿子才四个月大。婆婆早已去世,公公不会看孩子,自己一个人既照顾孩子,又要下地干活,还得做家务。白天不得不下地干活的时候,就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在地里干了三个小时活,回到家里,家里都不成样子了。大的把大便拉到屋门口,小的在床上哇哇哭,尿了一床,拉了一床。自己就开始收拾,经常是边收拾边哭。

  除了繁重的劳动,令留守妇女煎熬的,还有沉重的心理负担。

  “孩子学习吃力,干着急也帮不上忙,怕他们爸爸怪罪我没有管好孩子。”

  “现在整天提心吊胆,一看电视说哪里出事了,心就怦怦跳,赶快给老公打电话,听到他那边没事,心才放下来。”

  “盖房、婚丧嫁娶、人情往来、水电、孩子上学、吃穿样样要花钱。盖房时欠下的债还没还完,农药和肥料也都是赊来的,等卖粮的时候再把钱还上,孩子上大学最费钱,到时候肯定还要向亲戚借些……”

  她们心里装着孩子,装着丈夫,装着老人,唯独没有自己。安徽省太湖县毕岭村的汪的莲一年到头也不会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如果确实需要添置了,也是捡十几二十块钱最便宜的买。如果老公在城里给买了新衣服,她还会抱怨他乱花钱。

  甘家妹留守是为了照顾八十多岁的公公。公公年岁大了,头脑也不是那么清楚,每天甘家妹就给他端点饭过去,此外就再也没什么交流。“家里整天没个动静,我就跟养的鸡、鸭、猪讲话。”

  病痛的折磨、精神的孤独、生理的压抑、感情的落寞,或此或彼、或今日或明日,一直是她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岁月像一把刻刀,对这些留守妇女尤为无情。“我也想跟着老公一起打工,可是为了孩子出不去,等孩子们都长大了离开这个村子了,公公婆婆又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慢慢熬,慢慢熬,我就变成留守老人了……”在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妇女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当她们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的时候,也咽下了心头无尽的孤独和无法言喻的生活滋味。

  尽管背负着太多的无奈,留守妇女们仍以积极的态度,坚强地支撑着留守的家庭,瘦弱的肩头扛起的远远不止是“半边天”……恰如阡陌上的独舞者,她们舞出了中国农村妇女朴实善良、勤劳坚强的精神。

  静寞夕阳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孤苦晚年谁来抚慰?

  调查发现,农村“重幼轻老”的现象逐渐增多,最无助的是留守老人,最落寞的也是老人,他们的境遇更值得关注。据估计,生活在我国农村各个角落的留守老人数量高达1800万左右。

  在每个调研村,漂亮的新楼房很显眼,这些多是外出务工者多年血汗的见证,然而,很少看到老人的身影出入其中。真正属于老人的,往往是傍依这些楼房或错落在角落的土坯房,昏暗的光线,脱落的墙皮,阴湿的地面,掩不实的木门……

  由于子女对老人的供养水平很低,留守老人主要靠自己的双手维持基本生活,经济状况并没有因为子女外出而得到明显改善。他们勤俭持家,节衣缩食,生活简朴拮据,相当一部分留守老人都处于贫困状态。只要还有劳动能力,留守老人一般还在从事农业生产。

  “在农村随处可见老人和孩子相依为命的情景。有的夫妻双双出去打工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留守老人在进行隔代监护,有的老人甚至同时照看六七个孙辈。孩子的生活、管教、健康、安全让他们承受着莫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叶敬忠说。

  高桂芝是江西省永丰县八江乡高家村的一位留守老人,老伴20多年前就去世了,她自己省吃俭用、贷款给两个儿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2002年,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外出打工了,分别留下一个5岁和一个4岁的孙子。

  高桂芝说,儿子刚外出时,孙子小,一到晚上都哭着找妈妈,自己五六十岁的人了,常常抱着一个,拉着一个在街上乱转,想去别人家,又怕人家不耐烦,仿佛又回到丈夫刚去世的日子。当孙子或自己有病时,会感到特别孤独无助,常常因为孙子有病,自己会着急得满嘴起泡。自己生病更是令人难过,有一次自己生病,干活回来浑身无力,吃点药就躺下睡了,孙子在外边玩到很晚回来喊奶奶,自己也无力回答,两个孙子看看锅里也没有做饭,就趴在自己床头哭着喊奶奶,她自己一时心酸,竟抱着两个孙子痛哭一场,自己一哭,孙子就哭得更厉害。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很多留守老人面临着孤苦的晚年。四川省青神县白果乡胡坝村的杨月华今年76岁,老伴去世很多年了。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经结婚成家,外出打工。

  为了节省粮食,杨月华每顿饭吃得都很少,有的时候为了让女儿给的那点米能维持一年的生活,老人经常隔几顿饭才吃一次,长期忍饥挨饿让老人看起来骨瘦如柴。杨月华说,由于缺钱,她生病了根本买不起药,每次都是忍过来的。以前女儿没有出去打工的时候,还会经常过来看看她,生病了女儿也会买点药给她。而在女儿出去之后,除了村委会每年给她发点救济粮外,很少有人会踏进她住的屋子。

  这些生活在我国农村各个角落的数以千万计的留守老人,在子女离巢远去后毫无怨言地苦守田园,默默老去;倾尽心血如落日洒辉,孤苦隐忍如夕阳静寞。试问谁愿意自己辛劳一生,却落得“老无所养”?谁在残年没有对儿孙绕膝承欢的天伦之盼?而留守老人正是以在背后默默牺牲和奉献自己晚年幸福,来成就子女在城市中的立足,来换取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

  记者感言

  留守人群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叶敬忠教授和他的同事、学生所做的调查,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留守老人的孤苦晚年需要抚慰,留守妇女的艰难生活需要帮助,留守儿童更需要良好的教育。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心和关爱,更需要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关心和关爱这一特殊群体,将她们的生产生活教育问题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在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关照,探索解决好、帮助好、保护好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信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共同的支持和努力,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工作会有更好的进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记者李海涛)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