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磊本报特约记者杜善国本报通讯员王达
邰忠利,我们来看你了。
2月15日,踏着厚厚的积雪,记者一行来到北国边陲的一座小城呼玛。在这里,冰雪封冻的黑龙江畔,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这是为了纪念一名舍己救人的解放军战士而修建的。
他太年轻了。在纵身跃入滚滚江水,奋不顾身将落水群众推向岸边时,他的人生之路刚刚走过23个年头。
他就是邰忠利,生前是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三连优秀的蒙古族士官。英雄虽已远行,却给战友和驻地群众留下了无尽的感动和思念。
关键时刻他纵身一跃
让我们追忆的思绪穿越冰雪,回到两年前的那个夏天。
2009年8月9日下午,在边陲小城采摘山货的张文礼夫妇来到江边钓鱼消暑。突然,钓鱼竿漂向江中,张文礼情急之下探身去捞,不料脚下一滑,随即跌入湍急的江水中。不谙水性的张文礼在水中拼命挣扎,但他离岸边却越来越远。惊慌失措的妻子则在岸边大声呼救。
执勤归来的邰忠利听到呼救声,立即朝事发地点奔来。他边跑边脱掉上衣,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邰忠利奋力把张文礼推向岸边,随后赶来的两名战士协力把张文礼拖上了岸。而此时,体能消耗殆尽的邰忠利却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
消息传出后,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寇铁、政委宋凤鸣立即作出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搜救英雄战士邰忠利!”当地军民组成多支搜救队伍迅速展开行动,一些渔民和游客也自发投入到搜寻行动中。
英雄的壮举也跨越国界,感动了对岸的俄军。俄方也派出巡逻艇协助搜救。8月15日15时20分,俄军搜救船艇在距离事发地点134公里处俄方一侧发现了邰忠利的遗体。
风华正茂的邰忠利永远离开了他的战友和亲人。
这一刻,人们的心在流泪。
8月17日9时16分,邰忠利烈士遗体火化。这一天,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到普通百姓,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稚嫩的孩童,大家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是送英雄最后一程。绵延数百米的花圈和人们胸前的白花,寄托着各界人士无尽的哀思。
军营里的“超级边防兵”
邰忠利走了,但战友们至今仍无法将他的音容笑貌从记忆中抹去。
从入伍到牺牲,邰忠利在军营中度过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时光。
2005年,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邰忠利参军了。在火热的军营中,邰忠利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迅速脱颖而出。
提起邰忠利,战友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们说,地方上有“超级女生”、“超级男生”,邰忠利就是军营里的“超级边防兵”。
当新兵时带他的班长高强回忆说,新兵训练,邰忠利在几百名同年度兵中,创造了13个课目综合成绩优秀的“奇迹”;下连不到3个月,他就熟练掌握了边防执勤的各项技能,创造了入伍第一年就参加预提骨干集训的奇迹……3年下来,邰忠利不仅是本专业的训练尖子,还熟练掌握连队所有作战执勤装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技能。团里评选的10名“古驿精”,邰忠利榜上有名。
2007年3月,由于军事素质过硬,邰忠利被团里抽调到八连参加集训。高手云集的集训队,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攀登、游泳等特战课目全是第一次接触,尤其是6公里负重奔袭,他被八连的官兵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
响鼓不用重锤。为了尽快追上战友,此后,邰忠利每天坚持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围着训练场先跑5大圈,接着练器械、举哑铃。10米攀登抓绳上,他每天都比别人多练10次以上,练得吃饭时手都拿不住筷子。为了提高攀登成绩,他多次向参加过特战训练的人员请教,琢磨出一整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6公里负重奔袭,按规定每人负重25公斤,他每次都偷偷地再塞上两个杠铃片。
5个多月后,邰忠利6公里负重奔袭成绩从38分钟提高到26分钟,徒手攀登进入集训队前5名,总评成绩排第三,成为一名让人刮目相看的“特战尖兵”。
忠诚戍边的钢铁卫士
邰忠利生前戍守的边防线,无霜期只有100多天,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冰雪封江,内地草木枝繁叶茂的4月,这里还是大雪纷飞的时节。由于自然资源丰富,界江捕鱼、狩猎等屡禁不止。官兵稍一打盹,不法分子便会伺机而动。沿江潜伏是边防执勤最艰苦的工作之一。可邰忠利却乐此不疲,经常申请带队潜伏。
一天夜里,连队接到举报,哈旺达地段有人企图越界捕鱼。连队干部决定派人前去侦察。邰忠利主动请缨,带领战士小马等人到某航标处潜伏。出发时已是狂风大作,到了潜伏点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气温骤降,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这么孬的天气不会有人非法作业,咱们还是回去吧!”看着浑身湿淋淋、冻得发抖的战友,小马几乎是用哀求的口吻对邰忠利说。
邰忠利没有动摇,他小声地说:“为了寻找机会捞一把,个别非法渔民会不惜一切代价。我们现在撤回去,就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
果然不出所料。凌晨4时左右,两名非法作业人员大摇大摆地到江中下网,被他们逮了个正着。当嘴唇冻得发紫的邰忠利等人把非法作业人员送到派出所时,所长深受感动,当场给连队干部打电话表扬说,你们的战士真优秀,责任心真强!
邰忠利40多次出色完成界江巡逻、深夜潜伏和部队应急行动任务,查获40多个非法作业网具,防止和制止越界事件、越境行为20多起,抓获12名非法作业人员,在百姓中流传着“火眼金睛”的美名。
忠诚托起使命。邰忠利生前把戍边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虽然他牺牲了,但他树立起的精神丰碑,将永远屹立在祖国的北疆。
短评
瞬间壮举化作永恒感动
朱磊
邰忠利,一名“80后”边防战士,他用短暂而闪光的一生,为新时期边防军人如何更好地履行使命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他奋不顾身勇救落水群众的英雄壮举,让年轻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追寻邰忠利的成长足迹就会发现,他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决不是偶然的,因为他对人民群众怀有真挚的情感,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他深知军民鱼水情深的道理。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时,他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困难面前,他冲在最前面。面对在滔滔江水中挣扎求生的汉族兄弟,邰忠利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瞬间的壮举化作永恒的感动。激流中涌动的,是“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军人情怀。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肩上有使命,心中有大爱。邰忠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奏响了一曲时代强音,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感召着我们。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