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利润储蓄说”,央企又推新概念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2月24日08:23
  央企赚了那么多钱哪去了?为什么全体国民没有享受到央企的利润成果?对于该质疑,国资委副主任邵宁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有资本收益就像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储蓄,不会被企业内部人拿走,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2月23日《新京报》)。

  央企高管所取得的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家对于央企的特殊政策支持,利用的是国有资产与资源,所以央企高管无权不受约束地获取天价薪酬。尤其是不少央企高管实际上都是自定薪酬,薪酬标准不向社会公开,薪酬标准制定更未征求民众意见,显然是极其漠视全国人民这一央企利润“储户”权利的体现。

  与此同时,许多央企作为垄断型企业,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不断谋求提高其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减少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加重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如果说央企利润就像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储蓄,而增加这笔储蓄就意味着民众的可支配收入要不断减少,民众经济负担要被不断加重,那么这样的“储蓄”对于民众来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邵宁之所以说央企利润就像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储蓄,是因为这笔钱“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用在人民头上,但是事实却是,要让央企从全国人民的这笔储蓄中拿钱出来却非常不容易。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两万亿元,但是只拿出了其中的5%左右上缴“红利”;2007、2008两年,国企红利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的支出只有10亿元。像央企利润这样只可投入却难以取出用于公共事业的“储蓄”,显然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储蓄款”。

  另外,由于所有人缺位等原因,包括央企利润在内的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注定不会高于不存在所有人与使用人分离情形的民间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且央企所获利润越大也就意味着经济垄断程度越高,而这实际上也就会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与社会总体生产率。如果央企利润中的相当部分能够“储蓄”在民间,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社会总体生产率就会得到更大提高,而且会更多地直接体现为民众生活质量与保障水平的提升。所以,相比于通过垄断不断扩大央企利润这一全国人民名义上的“储蓄款”,不如在更大程度上破除垄断,通过藏富于民促进资产使用效率与社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民众生活质量与保障水平的提升。

  江西魏文彪媒体人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