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东北非爆发示威潮 > 2011中东北非示威潮消息

两撤离在利人员包机抵京 新一批276人撤至埃及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2月26日01:43
昨天凌晨,首架赴利包机抵达首都机场,一名归国人员与亲人拥抱。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昨天凌晨2时15分,我国撤离在利人员的首架民航包机抵达首都机场,包机搭载224人。第二架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包机于昨天上午抵京,共搭载227名中国公民。记者从外交部了解到,截至25日上午,已有近12000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撤离回国或暂时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

  全线撤离

  新一批276人撤至埃及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张志忠25日说,当地时间8时左右,新一批276名中资公司员工在埃及萨卢姆口岸办理手续后,乘坐使馆组织的7辆巴士赶往开罗机场。中国使馆工作组正积极联系航班,争取将这批中国公民尽早运送回国。

  正在途中的中建公司一名王姓经理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们这批人绝大部分是中建公司的工人,来自利比亚动荡比较严重的班加西地区,所幸他们的营地属于封闭式并且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保护,在动荡中没有受到损失。

  截至25日上午,已有731名驻利比亚的中资公司员工撤离到埃及,其中340人已搭乘我国包机或其他国际商业航班回国。中国驻埃及使馆工作组目前仍在萨卢姆口岸和开罗机场紧张工作,随时准备组织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公民回国。

  近两千同胞进入突尼斯

  截至当地时间24日22时30分,第二批从利比亚西部地区撤出的中国公民920余人顺利进入突尼斯境内。至此,在突利边境利比亚一侧已没有中国滞留人员。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批中国人员主要是中资公司职工。他们在抵达突尼斯后,在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工作人员帮助下,入住当地旅馆休息。

  每当中国同胞跨入突尼斯境内时,使馆工作人员总是微笑相迎,从他们手中接过行李,一声“你们吃苦了!”或“欢迎你们来到突尼斯!”让这些朴实的同胞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凌晨,首批近千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西部撤至突尼斯境内,受到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

  4艘船累计撤离9365人

  记者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获悉,按照国家应急指挥部2月24日的统一部署,交通运输部继续全力协助中国驻利比亚人员撤离和运输船舶保障工作。截至25日中午,中方租用的4艘船舶已经累计接应9365名中国驻利人员从海上撤离。

  目前,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一艘希腊籍客船和中国驻马耳他使馆租用的一艘意大利籍客船分别装载2894人和2100人,25日下午起航前往希腊克里特岛;24日运送首批中方撤离人员的两艘希腊籍渡船,已经于25日凌晨离开克里特岛返回班加西港;中国驻马耳他使馆租用的另一艘希腊籍高速客轮预计26日凌晨抵达班加西港。

  南航每天安排一班飞机

  记者从南航了解到,按外交部和民航局通知,南航将从2月26日起,每天安排一班大型飞机波音777机型,飞赴突尼斯杰尔巴岛,接回从利比亚撤到此间中国公民。目前,已经初步预留5天运力,预计可接回2000多名中国公民。

  南航有关负责人此间对记者介绍,赴突尼斯的首架救援包机南航CZ2001包机将在26日12时从广州起飞,预计经过12个半小时的飞行到达突尼斯杰尔巴国际机场。这架飞机将在当地搭载约350名中国公民后,于27日凌晨3时30分由杰尔巴岛起飞,预计8个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乌鲁木齐加油后飞回北京或者上海。

  关注包机

  接机现场

  亲友同事准备鲜花棉袄

  昨天凌晨1点多,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国际到达出口外,百余人的接机队伍已经在此守候。人们打起了横幅,整理着手推车中的鲜花,焦急地等待亲友、同事归来。由于利比亚当地气温较北京稍高,国机集团员工还特地为此次回国的11名同事准备了棉袄和一些生活用品。

  2点半左右,人们陆续通过手机联系上回国人员,并相互传递飞机已经着陆的消息。大人们抱起孩子,默默地紧盯着出口,一些亲友已经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眼泪。大约3点,第一位乘客走出国际到达出口,接机的人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彼此呼唤着、紧紧拥抱,述说着连日来的经历和感受。

  “呀!你怎么来了?”男友刘宪宇抱着一束鲜花出现,让郑冬梅喜出望外,半年前,她被北京宏福集团派往利比亚从事翻译工作。郑冬梅说,由于手机联系不上,她在利比亚的情况一直没有告诉男友,不想让他为自己担心。“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回来?”面对女友的询问,刘宪宇环顾四周,保持神秘,“秘密!这儿人太多,一会儿再告诉你!”

  包机乘客中大部分为女性,从事会计、翻译等方面的工作,其中还有7名儿童。

  归国历程

  孕妇儿童被安排在头等舱

  国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月24日13时55分,国航首架包机从利比亚离地。由于很多妇女的丈夫还滞留在利比亚,登机时她们情绪很不稳定。乘务长一边服务一边开导她们,还为她们讲轻松愉快的故事,使旅客们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细心的乘务长把3名孕妇和7名儿童安排在头等舱休息。乘务员还为一名在当地嘴部面部受伤较严重的旅客及时换上从北京带来的备用药,并为他特制了流食。

  国航的第二架包机CCA061在北京时间24日2时28分从首都机场飞赴开罗,于13时25分到达当地,随后做好了航前准备。由于利比亚局势严峻,陆路交通受阻,旅客迟迟不能赶到机场,机组只能就地待命。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包机在25日零点零4分搭载227名中方人员从开罗起飞。

  对话·首批包机回国人员郭兰

  动荡之前,那边秩序很好

  昨天凌晨3点半,中兴通讯有限公司驻利比亚代表处员工家属郭兰带着7岁的女儿走出机场。去年6月底,郭兰带着女儿和丈夫一起在利比亚生活,一场意料之外的动荡暂时分开了他们。郭兰的丈夫目前仍坚守在利比亚,她希望丈夫和他的同事们能尽快得到营救。

  京华时报:动荡前,你们在利比亚工作、生活状态怎样?

  郭兰:老公在那边负责网络、通讯方面的售后和技术管理工作。动荡之前,那边秩序很好,平时他们早出晚归,有班车接送上班。公司有几个房子,员工散住在周围。公司在那边有88个人,本来最近签了个大项目,还准备派一批人过去,结果发生了这种事情。

  京华时报:动荡发生后,周边又是什么样的状态?

  郭兰:周边的情况我们挺害怕的。我们住的地方是二楼,可以看到街边的状况,我们看到很多人在街道上又敲又打,特别害怕他们冲进家里来。

  京华时报:在那边生活怎么保障?

  郭兰:商铺都关门了,根本买不到东西。公司的人都搬到一起住,可以压压胆。我们这批走了以后,公司还有79个人在那边,菜和食物估计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京华时报:他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吗?

  郭兰:是啊,很危险,但是还得工作。有时候网络坏了,还得冒着危险去抢修。有天晚上,我老公带人去抢修的时候,他们被一群人扔石头,还拿棍子围攻,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最后他们都不敢回家住,找了个离机房近一点的房子住。

  京华时报:回撤的计划是怎么安排的?

  郭兰:他们说要保证女性的安全,万一有什么事我们跑都跑不动,特别像我这样带着小孩的。所以第一批撤女性,第二批撤男性,第三批留14个人,看看局势,万一不行的话就都撤。

  京华时报:进机场以后顺利吗?

  郭兰:当时机场已经爆满,各国人都有,挤都挤不进去,院子里到处都是人,我们只有排队慢慢挪进机场。当地还刮大风、下雨。当地时间23日14点到机场,排队到次日凌晨5点才登上飞机。上飞机以后松了一口气,终于安全了。

  京华时报:在那个国家有一些美好的回忆吗?

  郭兰:在那边,最开心的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这比什么都好。

  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史册 任芬 报道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