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与前些年相比虽有提高,但仍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换句话说,也就是近97%中国的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1992年到2001年这十年,上升了约1.8个百分点;而从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同样上升了约1.8个百分点,即便考虑到人口增长等因素,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速度仍然缓慢得吓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协调。
什么叫DNA?Internet的定义是?纳米是什么?最早期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年代吗?含有放射性现象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有没有害?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对吗?抗生素是否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你是否相信看相、求签、周公解梦、星座预测等预测人生或命运的方法?如果上述预测告诉你最近将有劫难,你怎么办?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试着回答一下上述问题,你就能对自己的科学素养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关于“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话题一度热遍全国,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一部分人为此陷入焦虑、狂躁的情绪无法自拔,甚至患上抑郁症,也有一部分半信半疑,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则坚决不相信,但为什么不相信,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再来想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张悟本的“吃绿豆能治百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道长李一的“盖世神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没能让公众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科学素养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较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这个道理,不要说普通百姓,即便是具备职权的领导干部,有几个能真正明白的?这直接导致很多人都认为,科普知识与自己生活工作没多大关系,我们只需要努力让自己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多挣点儿钱就行了,至于科普,那是政府和科学家们的事儿。但事实上,关于医学与健康、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包括计算机与网络等相关知识,哪一样不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呢?
领导干部因其不能马上产生效益而不予重视,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教育长期无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需求,整个社会越来越功利化等种种因素,令我们的科普环境日渐萧索,也让很多人几乎丧失了对科学素养水平提升的内在需求,更使得公众“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成为一句空话。
一个科学知识只存在于专业和精英层面、对媒体信息没有质疑和过滤功能、不具备科学思维和精神的民族,一个公民科学素养处于极低水平的国家,没有强大可言。
作者:冀彦伟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