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网游“家长监护工程”明起实施 家长可申请封号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02月28日03:09
 

  从明天开始,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八个部门联合发出的通知《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家长监护工程”》将正式启动。据悉,这是政府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又一新举措。 那么,这一次八个部门联手,能否对根治孩子的“网痴”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游名称、账号、申请书、保证书、授权书,监护人信息表、被监护人信息表……天哪,要申请监护孩子玩网游要这么多程序啊!”在采访中,面对网游公司要求提供的申请材料,不少家长担心由于不知道孩子玩什么游戏,孩子的账号是什么而无法提出申请。但不少孩子表示,告诉家长账号也没什么,偶尔上网玩玩游戏家长可以理解的

  “网游学生群”小调查

  为什么玩?

  在校成绩不好 游戏里找到“尊重”

  小伟是南京某中学的高二学生,因为沉迷网游,小伟和父母爆发了多次大战。无奈之下,小伟的父母只能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小伟说:去年暑假的时候,由于生病,父母对自己也没有要求,于是他就天天打游戏。等恢复上课后,发现在学习上根本跟不上,就更加沉迷于网络。而在网络游戏中,他俨然成为一个高手,获得了很多“尊重”和“羡慕”。

  此时,父母才发现儿子除了吃饭、睡觉,根本没法正常学习。为此,双方发生了多次激烈冲突,小伟甚至离家出走。“他说以后做职业玩家,靠拿游戏奖金糊口。”

  “其实很多孩子沉迷网游,主要是因为在现实中学习成绩不好等原因而被边缘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而在网络世界里却能够得到宣泄。”南京从事学生心理教育多年的胡文宇老师分析道。

  有多少人玩?

  高一男生四成是“练家” 但多数周末或假期玩

  玩网游的学生到底多不多?记者在南京某四星级中学高一年级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受访者中60%的男生都表示有过玩网游的经历,而坚持一直玩下来“练等级”的学生也有40%。魔兽世界、冒险岛等网游在中学男生中的“市场占有率”极高。网游作为一种消遣,普遍会在周五晚上7:00到11:00左右玩一玩。到假期,打游戏则比较疯狂,有人能从每天早晨起床一直玩到次日凌晨一点钟!

  其实不少女生也加入了玩网游的行列,《天下2》等“温和”一些的网游是不少女生的最爱。一位女生坦言,她的数学天赋在“开心农场”的“经营”上发挥到极致,“每天都要算什么时候该收菜什么时候该浇水,我还弄个小闹钟来个"夜半鸡叫",叫醒我去收菜。”

  家长怎么看?

  多数人反对打游戏 少数人当作对孩子的奖励

  孩子玩网游,多数家长不赞成,甚至采取断网、下键盘等极端方式治理,但也有家长“被逼”无奈,把玩网游当做奖励孩子的筹码。

  “我妈和我约法三章了,我来做作业,她来玩游戏。”资深玩家“标兵”说。“标兵”告诉记者,他迷上网络游戏“冒险岛”有一年多了,而成绩呼啦啦地直线下降。标兵妈的“约法三章”是:标兵的考试成绩每进步三名,标兵妈便负责帮标兵账号的“修炼时间”延长一刻钟。

  尽管标兵妈每个礼拜五晚上都得帮标兵玩到深更半夜,但她还是觉得“付出”值得。自从有了这样的“约法三章”,标兵再也不用三心二意地惦念着网游了,成绩排名一下子“上涨”了十多名。

  回顾:

  2011年3月1日 新推出“家长监护工程”

  特点:可以封账号,压根不许孩子玩网游

  家长为难:很难知道孩子的账号,而且提供的证明太多,担心泄露隐私

  家长为难:不知道孩子玩什么网游和他的账号

  日前,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八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3月1日开始,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家长监护工程”,这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又一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主要内容为:网游经营单位建立专门的服务页面,公布专线咨询电话,开通专门受理渠道,介绍受理方式。家长需要了解、引导、控制孩子游戏活动的,由家长向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提供合法的监护人资质证明、游戏名称账号以及限制措施等信息。限制措施包括: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长度,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段,或者完全禁止玩游戏。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并持续跟踪观察,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为家长提供必要协助,制止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不当游戏行为。

  昨天,记者在“魔兽世界”网络游戏的网站上看到,“家长监护工程”已经被设定在专题界面里,里面有详细的申请步骤和相关信息资料。申请人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监护人信息表(包含监护人的身份证明);2、被监护人信息表(包含被监护人所玩游戏相关信息及身份证明);3、填写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申请书、保证书、授权书并手工签字(需下载,填写并打印,亲笔签字);4、申请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证明文件(户口簿或有关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

  “要申请监护,首先要提供被被监护人所玩游戏的相关信息。我本来就是个电脑盲,孩子玩的游戏各式各样的,搞清楚这些信息我都快发疯了。”家长张女士向记者诉苦,这个“家长监护工程”对她来说根本没法进行。“我的孩子一直在玩网游,但是他玩任何游戏都会瞒着我,怎么会提供网游账号让我去封?除非把我培训得精通网络游戏了,不然我哪里搞清楚孩子玩的是什么,账号是什么?”

  最头疼的还在后面。“家长为了开个证明还要跑派出所,太麻烦了!最麻烦的是我费了半天劲限制了孩子的一个账号,他还可以再申请一个账号玩。”家长刘先生表示,这个申请程序太复杂了,还且还要提供户口簿、身份证等证明文件这些重要的个人信息万一被泄露,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007年4月11日 曾推出“网游防沉迷系统”

  特点:孩子可玩网游,但超过三小时就要被断网

  孩子应对:买身份证号、买游戏账号

  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2007年4月11日,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门曾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网游运营商于4月15日开始在所有网络游戏中试行防沉迷系统。网游防沉迷系统规定:未成年人要是在线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就要倒扣账号的“经验”和“财富”。但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范围。

  记者了解到,这个“防沉迷系统”的特点是:首先允许孩子玩网游,但超过了三小时就要被断网。

  记者了解到,也有部分家长使用了这个防沉迷系统, 但是对于少部分痴迷网游的学生来说,也开始想方设法地“搞”成年人的身份证号,以应对父母。

  “一般的办法是向父母索要他们的身份证号,如果父母不给,我就从网上通过身份证号生成器来"买"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高二学生强强告诉记者。另一学生小王他发现苏果券上都会有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码,便发动“兄弟们”一起去苏果团购了苏果券,背着老爸老妈到网吧上网。

  和这几个孩子相比,还有极少数搞不到成年人身份证号码的学生,通过买游戏账号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金蝉脱壳”。

  “买来的账号密码很难监控的”。从职业玩家手里买过账号的学生小于说,虽然买个账号需要花上不少钱,但“能玩到自己想玩的游戏,又能逃避我妈的监视。”一个高一男孩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像这些痴迷的孩子,不少人都是严重的网瘾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防沉迷系统”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再加上系统本身的漏洞,难以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所以八部门此次又推出了家长监护工程。

  孩子很坦白:偶尔玩玩,告诉家长也不会被“封号”

  “又有了家长监护工程?”这几天,记者联系上好几个网游玩得很好的中学生,大多对新出台的“家长监护工程”不太了解。

  当听了记者的详细讲述后,有学生不吭声了,但也有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工程最厉害之处:家长可以申请封账号

  “家长可以通过申请,完全禁止我玩游戏?乖乖,这太厉害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高一学生小韩告诉记者,即便是前几年实行的“网游防沉迷系统”,也仅仅是限制孩子玩网游,而不是“彻底封杀”。

  “要说怕,也不是没有的。因为我们玩网游都不是一天两天了,都修炼了很久,游戏中有一定的级别。万一账号被封,我就彻底前功尽弃了!”

  小韩坦承,如果真面临这种“危险”,恐怕对家长的限制不能不听了。

  这个工程最难办之处:

  你愿意把账号告诉家长吗?

  在采访中,众多家长曾明确表示,最头疼的是不知道小孩玩的是什么游戏,更不知道孩子的游戏账号。对于这个问题,记者也对一些中学生进行了采访。

  “如果父母问,我会告诉他们我玩的是什么游戏。”高二女孩小李告诉记者。

  至于怕不怕被家长申请封号,小李笑着说,“一般不会的”,因为小李大多在节假日才玩网游,“我们班很多学生,包括成绩很好的学生也都玩网游的,但不是废寝忘食地玩。其实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不玩网游的人不多。”

  而一位初三的班主任也表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告诉家长网游账号并不“可怕”,因为真正沉迷网游的孩子并不多。

  但记者也了解到,不是所有孩子都愿意这样做的。一个痴迷网游的高二男生告诉记者,一旦让父母知道了账号,万一被封号那“损失可大了”。他情愿和家长捉迷藏,“不过说实话,上了高中,在校时间那么长,回家又得写作业,真玩游戏的时间也不太多。”

  实习生 杨甜子

  本报记者 王 璟

  专家观点:想让孩子摆脱网游,要让孩子在现实中受到肯定

  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陶老师”工作站主任、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陶勑恒教授告诉记者,从青少年这个角度来说,大量沉迷网络的个案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孩子已经不能在他主流的生活渠道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已经被学校、社会主流价值体系边缘化。

  针对网瘾问题,政府出台一些措施去监管网络是值得肯定的。不过网络社会有一个建设的问题,网络社会发展在中国也就这20年的事。直接把现实生活中的管理方式移植到网络,肯定是有问题的。对于网络的管理,管理者还需要探索。

  首先,国内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要实行分级管理。在很多国家,孩子接触网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上网机构不允许渗透在生活区,都是建在很远的大型游乐场附近,孩子只有在假日才能去玩。

  其次,戒除网瘾最治本的方法是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作为父母,要关心孩子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巨大需求,不能只用在学校的成绩来评价孩子,要肯定孩子的各种成功。只有让孩子在现实社会中找到精神寄托,孩子才不会染上网瘾。

  实习生 杨甜子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