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高待遇地区备受毕业生青睐 |
2007年,“免费师范生”作为新生事物,步入公众视野。免除全部费用,毕业后有岗有编……在高校学费高企、就业严峻的形势下,这些优厚的条件,引来无数赞叹和羡慕。
今年,首届免费师范生将毕业,随着生源省份就业政策的逐步明朗,他们心中作何感想?对前景又如何看待?
“免费”的诱惑
四年前吸引大批优质生源
小沈来自新疆乌鲁木齐,2007年以高出当地高考重点线5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到陕西师范大学。
她说,当初对免费师范生政策做过了解,但“免费”并不是她最看重的。“我觉得当个老师,以后工作会比较稳定。”当年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招收的全部是免费师范生,作为高分考生,小沈综合考虑,选择了陕师大。“免不免费都无所谓,但跟这几所部属高校相比,其他师范类院校差距太大”。
而像小沈这样为了“当一名老师”而选择免费师范生的,只占29.1%。据人民网此前对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抽样调查,51.4%的学生是因为“不用学费,为家庭减负”,8.9%是为“实现稳定就业”,5.6%因“高考分数所限”,还有5%是其他原因。
小沈说,他们班很大部分是因为免费才报考。“能节省很多钱啊,免掉的有四万块钱呢!”“免费”这一条,确实为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揽了大批优质生源。以陕师大为例,2007年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全部在第一志愿录满,生源情况好于往年,其中理科最低分超过一本线27分。
但另一组数字显示,该校当年招收的生源结构,城镇考生所占的比例较前一年降低,农村考生则有所增加,达到60%。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市60%以上的受调查者父亲为“农民/打工者”,89.2%的受调查者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超过一半的家庭月收入不足2000元。
“免费”确实实现了吸引优质生源投身教育的目的,但当他们逐步走出“免费”的喜悦,考虑现实前景时,真的愿意履行到基层任教的义务?
特别是对于农村考生来说,本就被家庭寄托了“跳农门”的期望,经过十多年艰辛努力终于成功在望,他们愿意再次回到农村?
跳出“农门”怎甘心回
四年后58%免费生想留省会城市
小张是一名宁夏籍学生,眼看其他省份的同学陆续找到工作,她最近一直为前景担忧。“我也不知道会分到哪儿”,害怕被安排到农村学校。最好是在市级学校,最不济也该留在县城”。
尽管国家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但在现实的求职中,毕业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倾向性。26日举行的陕西省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关中地区较大的城市,如西安、宝鸡,以及与其靠近的城市,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因资源而经济迅速崛起的陕北部分地区,也受到很多关注。有些地方已注明“只限本地生源”,仍阻挡不了外地毕业生求职的热情。
相比之下,陕南山区县城的招聘台前门可罗雀。镇巴县学生小郝把回家乡列为最后的选择。他说,大城市的学校环境更好,待遇也高。一位女生则直言:“不去收入低的地方。”
人民网的调查中,在选择工作地点时,6.6%的免费师范生选择了“北上广深”,58%的人选择了“省会级城市”,没有人选择“农村”。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归根结底还是“待遇”二字。以神木县为例,双选会开始刚一个小时,就收到100多份简历,应聘队伍还长达十多米。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丝毫不以为奇:“在神木当高中老师,月收入能有七八千,其他地方很难达到。”而到沣渭新区应聘的一名户县籍女生,则表示看好发展前景,“离西安近,工作环境更好”。
边远地区如何留住老师
提高收入改善环境是关键
免费上学、安排岗位,本是引人羡慕的优惠政策,现在却因前景不明朗,令毕业生产生疑虑。相较于眼下的求职,其他一些政策则引起争议,被认为影响个人发展。小沈说,对于在中小学服务十年她没有意见,“既然选择了从教,就没打算放弃,但不能考研制约就特别大”。
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现在学校都要研究生,本科毕业很难找工作。而且学校对学历逐渐会有要求,要么是工作后读教育硕士,要么是交150%的违约金后才能考研。这条限制了个人发展。”小沈说。她还希望政策能更灵活,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外,设置部分非免费名额,让考生能有更多选择。
西安籍学生小顾也提到,她在求职中了解到,西安的学校几乎都对学历和教学经验有要求,作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满足不了条件。
另一条让毕业生感觉受限太多的,是“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本来本科生找工作就比较难,如果任教期间还要到农村支教,绝大部分学校都不愿接受。”
“我们拿同样的工资,去最基层服务,心里肯定不是滋味。”26日的双选会上,一位毕业生提到,要想给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引来高质量教师,必须让教师待遇高于其他地区,并改善学校环境,不能仅仅依靠条框限制。只有解决农村教师收入低、教学条件差的问题,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在农村教育岗位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