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采访电影《社区民警故事》导演张晓春
张晓春导演_新浪博客 2011-1-26
采访人:《品位》
受访人:张晓春
1、 您怎么会接手这样一部电影?
张晓春:在‘娱乐至死’、在电影为‘资本’赚取最大利润的时代,‘无名’的导演便‘有幸’‘接手这样一部电影’。
2、 您认为,这部电影有哪些地方可以吸引观众进到电影院里观看?
张晓春:北京胡同民俗。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包括主人公社区民警李国平)。真实、常态的人物性格塑造。平中见情的感动。
3、 许多人都喜欢“宏大叙事”,电影的投资也越来越高,但您的这部电影,却采用了“静水流深”式的叙事方式,见微知著,这是题材要求还是美学上的考虑?
张晓春:小说是‘人学’,电影也应该如此。我以为,电影不应该‘远离’电影艺术的‘本体’。‘宏大叙事’当然是电影导演的一个策略,但它可能不是‘常态’‘持久’的策略。
4、 作为导演,您怎样理解“平凡”?在作品中如何处理琐细的生活片段?
张晓春:‘波澜壮阔’不是生活的‘常态’,‘日复一日’‘平凡’的‘行动’可能更加令人震撼。‘处理琐细’,只能‘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5、 您说过,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宣传片,而是一部故事电影,您为什么要这样定位?
张晓春:‘纪录片’贴近地面,但较少创作者的‘发现’。‘宣传品’悬在空中,可能会限制观众的‘发现’。
6、 您认为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
张晓春: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的事。
7、 乍看之下,这部戏的题材很“电视剧化”,怎样用“电影”的语言去表现?在艺术上如何处理?
张晓春:一个段落:李国平背京京。人物虽‘无话’,导演‘有话’,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一分半钟的‘长镜头’。在一分半钟内不切换镜头,即使不是‘人物’‘表现人物’,仅是一个演员背着另一个演员,靠演员自己的体力负重走过长长的路途,也会令观者感动。另三个段落:李国平回家给妈妈洗脚,完全是‘重复’,完全是生活‘常态’,但妈妈‘一反常态’地在电视中认出了李国平时,李国平却‘常态’地睡着了,却引发了观者‘一反常态’的感动。
8、 我们发现演员王辉和人物原型在形象上有很大差异,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他来出演?对他的表演有怎样的评价?
张晓春:初次与王辉交谈,我们聊了四个个多小时。我发现,王辉就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他许多当初的胡同朋友就是现在的胡同片警,他有得天独厚的片警‘常态’感受,所以他必将优秀。王辉的表演不是‘表演’,是‘生活’。
9、 在选演员的时候您最看重的是演员的什么地方?
张晓春:心灵的感受。
10、您和演员在片场是怎样进行互动?
张晓春:任何艺术的最高标准是准确,演员的发现常常比导演准确。如果说‘教学相长’,‘导’‘演’也‘相长’。
11、您觉得演员的表演达到您想要的效果了吗?有遗憾吗?
张晓春:演员的表演常常启发了我应该怎样达到表现人物的效果,有遗憾是时间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不是演员的问题。
12、您的博客里有这样一句话:“几个月来,主创浸泡在胡同,切身体味了胡同片警的种 种酸甜苦辣。”时至今日,还有哪些场景让您难忘?
张晓春:李国平推开辖区内的任何一扇门,你都能够感受到一种自然的亲情。
13、您希望这部作品能带给大家什么?
张晓春:对社区民警的理解与尊重。
14、接下来,您有什么拍摄计划?
张晓春:过了春节,拍电影《乡村检察官》。如此,我便是‘公检法’都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