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川藏路兵站部六年进藏零死亡 老兵打油诗成历史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1年03月01日06:22
现在的川藏线90%都是黑色路面,20来天就能跑完
现在的川藏线90%都是黑色路面,20来天就能跑完

  “天险川藏路英雄兵站部”

  ——川藏兵站部连续六年进藏运输“零亡人”的背后

  “十步有险情,百步埋忠骨”,这是很多人对川藏线的评价。行驶在川藏线上,就意味着随时都在与死神较量。自1954年通车以来,负责执行国防运输任务的川藏兵站部先后有658名官兵牺牲在这条“生死线”上。

  同样是这支部队,同样是这条“西部奇路”,但从2005年起,川藏兵站部已连续六年实现进藏运输“零亡人”的奇迹,在“生命脆如秋叶”的天险道路上谱写了“新川藏线传奇”。

  车老解放换成了康明斯

  某汽车团工程师何明寿,在川藏线上入伍、在川藏线上退休。由于技术过硬,退休后他又被部队返聘。任何车辆坏了,何明寿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听声音知故障、闻气味定原因,人称“铁马神医”。

  在川藏线上工作了40多个年头,车辆装备的变化,何明寿最有发言权。“以前开的是老解放、老东风,车辆三天两头抛锚,加上维修工具残缺不齐,车辆维修的效率非常低,经常维修一台抛锚车要花几个小时甚至一个通宵,连夜追赶车队那是‘家常便饭’,安全行车根本没有保障。”

  现在,川藏兵站部全部换成了康明斯、斯太尔、豪沃等重型卡车,并配发了一整套车辆维修保养工具。特别是快速机工具的配发,大大缩短了车辆维修时间。

  信信息化设备设施齐全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川藏公路军事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光纤数字通信网、指挥自动化网等一批信息化设备设施均已组建配备。部队还配发了北斗卫星

  系统终端、运输车安装车载电台,基层干部还配发手持对讲机,把指挥管理连接到单兵、单车。

  “从旗语、哨音指挥,到指挥自动化的转变,现在的车队已经实现了‘动中通’。”川藏兵站部政委杜宜凯说,以前车队上线执行任务,通信靠吼、指挥靠走,车辆管理很难到位。如今要是遇到什么情况,带队干部只需用车载电台或对讲机,就能马上向全车队人员通报,甚至每一台车都能直接收到兵站部的指令,“抛锚请过往车辆带‘鸡毛信’”、“派‘报饭车’先行通知兵站做饭”的故事早已成为笑谈。

  路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油路

  “现在不仅车好了,路也好走多了。”某汽车团老兵杜伟峰回忆说,以前的川藏线,70%以上都是土路,天气好的时候,灰尘铺天盖地,前方什么都看不见;下雨的时候,不仅路面到处都是水凼,容易陷车不说,还特别容易塌方。现

  在,90%都是黑色路面,“以前上线,来回一趟要一个多月,现在20来天就能跑完”。

  “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唱二郎山》,正是当年川藏线上的真实写照。

  二郎山是从川入藏的第一道门户,“以前翻二郎山,七八十公里的路就要跑一天,几乎每一趟都有伤亡。”某汽车团四级军士长何福在川藏线上跑了16年,见证了川藏线从险道到平路的整个过程,“自从2001年隧道打通后,现在只需几十分钟,整个车队就能轻松穿越。如果早上从雅安出发,一天就可以到康定住宿。”

  “不到天黑不到站、不挨批评不开饭”,这句在老兵口中流传下来的顺口溜,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

  行创造六年“零亡人”奇迹

  不上线时,汽车兵们经常在训

  练场开展高难度训练,飞越断桥、原地调头、快速跟进,甚至开着汽车跳“芭蕾”。这种针对川藏线特殊地理条件开展的适应性训练,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通过创新发展军事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新驾驶员的成才周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为4个月。兵站部每年还会组织一次实兵实装检验性演习,演练快速机动、群车加油、夜间闭灯驾驶等重点科目。

  “只有有了过硬的素质,确保进藏运输安全才有充足的底气。”兵站部部长石松青如是说。

  连续六年“零亡人”,川藏兵站部做到了在最普通最安全的公路上驾驶也很难做到的事。

  这背后不只是车况、路况和驾驶技术的改善,更是因为兵站部每一个官兵都把安全的理念放在了心里。如今,保证官兵的生命安全成了车队每次上线的永恒主题。

  华西都市报记者邓宇实习记者黄瀚玉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