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结硕果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3月01日16:53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公司在延安市安塞县建成了全国电气化示范县。该工程的成功启动和建成,计划总投资达1.42亿元,新建的龙石和坪桥2座110千伏变电站和改造的4座输变电站以及建设的3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和1条35千伏输电线路,把城市电网建设标准逐步延伸到了农村,实现了延安、榆林电网向安塞双向双电源供电的成功示范。

  据该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电气化示范县建设项目作为陕西地电在安塞县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工程,项目自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省电力公司和延安供电局、安塞县委县政府的鼎立支持帮助下,省地电公司组织部署、延安分公司精心实施、安塞县分公司全力奋战,在当地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下,电气化示范县工程建设一直有序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110千伏的龙石变电站顺利已建成投运。该变电站担负着安塞工业园区的供电任务,工程输电线路2009年8月开工建设, 2010年4月底完成;变电站主变设计容量2×50000千伏安,概算投资2932.7万元,2010年7月7日正式投入运行,圆满解决了工业园区的生产用电问题。同时,110千伏的坪桥变电站也如期建成投运。位于安塞县城北25公里处的坪桥变电站,建设用地15亩,总投资2969万元,该变电站2009年8月破土动工,2010年6月竣工,同年11月5日投入运行。坪桥变电站的建成投运,使安塞110千伏网架结构日趋合理,及时解决了江汉油田、杏子川采油厂的用电问题,在安塞电网中起到枢纽作用。

  另悉,与电气化示范县建设配套的10个项目工程建设也全部完成。完成招安变电站、高桥变电站、东营变电站的第二电源工程,建设35千伏线路3条60千米,改造油坊坪110千伏变电站,改造了招安、高桥和化子坪3座35千伏变电站等更改项目投资2842万元,还升级改造了调度通信自动化系统。中低压配网完善工程总投资6657余万元,新建和改造的10千伏配电线路301千米/19项;改造的配电变压器65台/3320千伏安;完成低压改造的67个行政村115个配变台区4426 户,改造线路326千米均也成功完成。城网建设也迅速发展,目前城网建设已完成投资1638.6万元,完成单回10千伏绝缘线路7千米;双回10千伏绝缘线路5.4千米;0.4 千伏绝缘线路9.6千米,线路绝缘化达到100%。此外,新增环网柜2台;开闭所2台;10千伏分支箱6台,均已安装到位。新增的配变5台1205千伏安;对现有17台公网配电柜进行了更换。并对城北区4个台区1832户居民采用“集中引进,分散供出”的方法,新装低压电缆分支箱26台,实施了智能计量系统、发卡管理系统和调度室升级改造。

  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安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电气化示范县建设的成功建成,使得电网结构更加合理,运行安全更加可靠,也使得安塞电网初步形成了主网规模化、城网智能化、农网合理化的网络框架,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安塞分公司已拥有龙石、坪桥、油坊坪、安塞110千伏的变电站4座,主变4台/154.5兆伏安,110KV输电线路3条80千米;高桥、东营、招安、镰刀湾、化子坪、城关等35千伏变电站15座,主变23台/ 41.67兆伏安,35kV送电线路7条203千米;10千伏配变1510台,10KV配电线路48条1740千米。其中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还达到了N-1的要求,双电源供电和合理的网架结构,可满足安塞县国民经济未来5—10年内的电力需求,较改造前供电能力提高了2.3倍。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实现了一户一表。并建成了龙石头和茶坊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侯沟门和杨家沟“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电气化示范点、李家湾“现代高效农业电气化示范点”等。完成新农村建设的5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及63个新农村电气化行政村人均收入、居民户通电率、全村人均年生活用电量等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了新农村电气化村标准要求。

  电气化示范县建设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还促进了安塞城乡统筹发展。城区电网建设标准向农村延伸,使家用电器在农村得到普及,以电代煤、以电代柴,成为农民生活时尚,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用电需求,更多富裕起来了的农民购买了空调、有冰箱、有电磁炉的电气化新生活,充分享受到了电气化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解决了畜牧业、养殖业、棚栽业用电的需求,促进了大棚菜、苹果、养猪、养羊等农业产业发展,为农村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注入了强劲活力。

  此外,在全国电气化示范县建设中,“四新技术”也得到推广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应用。城区电网实现了手拉手环网供电、自动抄表系统和调度配网自动化,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理念普遍提升,农村居民用电量达到325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23万千瓦时,增幅19.2%。农业生产用电量达到11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3%。 (张允辉

  李文龙

  李晓娟)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