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昨日进入基督城重灾区。记者看到很多砖结构建筑物受损严重。刘胜仁摄 |
人手不足拖慢救援进度
中国大使馆举行失踪者家属见面会,新西兰警方代表回答新快报记者提问称
■新快报特派新西兰记者 刘胜仁
“为什么新西兰政府当时要停止对CTV大楼的搜救工作?”在1日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首次于艾黎中文学校举行的中国失踪者家属见面会上,有家属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新西兰负责外国留学生事务的官员。
在回答上述问题的时候,一名新西兰官员表示,因为考虑到余震会给救援人员带来伤害,所以停止了搜救,这个过程大概为24小时。
“我想纠正一下,”在场的新西兰警方代表起身表示,“我当日在现场,停止搜救的时间最多是5个小时。”
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这位张姓华裔警员表示,地震发生第二天,正好值班的他前往CTV大楼参与救援,但是由于他们并非专业救援人员,所以在搜救方面并无成果。
被问及为什么最初的救援速度如此之慢,张警员称,虽然基督城处于地震高发带,但是由于每次地震破坏都不大,所以当时没有足够的专业救援人员。正是由于小地震频繁,人们已经麻痹了。
与此同时,由于CTV和PGC大楼(PyneGould Corp公司)倒塌造成的外国人伤亡人数最多,也有很多家庭怀疑CTV大楼建筑结构曾在去年的地震中受到了损坏。失踪者家属就此事与当地官员对质,虽然后者声称曾检查过,大楼质量没有问题,但是当地不少华人表示,新西兰相关专业人员不足,每次都是请澳大利亚的专业人士进行检测,后者收费每个小时高达40多新西兰元,“政府自然会悠着点”。
华商故事
开小卖部的王女士:最后一对电池送你,不收钱
地震已经过去一周,但是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那一刻,当时正好身处大教堂广场的王女士仍然心有余悸。
“我当时正好在市中心的巴士上等红灯,突然就感觉巴士在上下跳动,接着又左右摇晃……”在新西兰开小卖部的王女士表示,她当时马上就冲出了巴士,但是却发现三面都是摇摇欲坠的高楼,她面前当时只有一条安全通道可走,那就是向市中心通往Colombo 大街的小店奔去。
来自北京的王女士说,由于自己身材丰满,别人10来分钟可以跑完的路程,她当时用了20多分钟才跑完,一路上看到烟尘四起,地下黑色泥沙不停涌出,“感觉就像是发生了世界战争”。
没命似的跑回店中,王女士发现小店货架上的商品散落一地,玻璃碎渣满地都是。虽然如此,为了方便周围街坊,王女士和老公在一番收拾之后就马上开工了。
在了解新快报记者需要5号电池的时候,王女士把仅剩的一对电池送给了记者,再三拒绝收钱,称在外华人自然应该互帮互助。
经营炸薯条生意的陈先生:为饭碗,不顾危险抢运商品
新西兰警方下令要在两个小时内搬完数百箱货物,在重灾区经营炸薯条生意的陈先生非常苦恼,因为当地不少华人的住所和店铺都受到影响,要在短时间召集足够车辆和人手运货实非易事。
陈先生打了数通电话后,在基督城开诊所的林先生马上召集了6个人分乘3辆车赶到,此时已经有大概六七人到达现场。
据陈先生介绍,虽然房子被贴上了红色标签,警方警告称危险不能入内,但房子里面价值数万新西兰元的货物可能面临被抢劫的风险,为了饭碗,他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为了互帮互助,在新快报记者和其他人的接力传递之下,仓库所有货物全部顺利转移,陈先生大方地用店里饮品招呼起了所有人。
陈先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店铺一关,自己每个月两三万的营业收入就没了着落。当问到下一步有何打算时,他无奈地回答一句,“我也不知道”。